謝佳航
走出家門,找到一塊草地,蹲下或趴在地上,你就能發(fā)現(xiàn)一個屬于自己的“博物館”。
在我的一片綠樹成蔭的草地上,我就有一個屬于自己的 “昆蟲博物館”。
在“博物館”里,昆蟲種類可多了。有背著食物,整天忙來忙去的螞蟻;有以沙坑為陷阱捕食,擁有一雙厲害大鉗子的蟻獅;有顏色粉紅,在樹上不停奔跑跳躍的跳蟲;有色彩絢麗,在葉底閃現(xiàn)光芒的七星瓢蟲……
這些形形色色的昆蟲中,我最愛的要數(shù)西瓜蟲了。成年的西瓜蟲和花生米差不多大小,有著黑黑的盔甲、白白的肚子。它們年幼時有12條腿,但成年后就會變成14條——據(jù)說,它們是蝦的遠親。西瓜蟲是大地的清潔工,地上的枯葉就是它的食物,它可以適度控制地上枯葉的數(shù)量,讓枯葉不多也不少。這個“清潔工”的生存技能別具一格:你只要碰一下它,它就一骨碌變成一個黑球,在地上一動不動,偽裝成一個果子。等沒動靜了,它才會趁你不注意,快步逃走……
我的“博物館”可有趣了,因為它就是一個小型的社會。蚊蠅在天空喧鬧,知了在枝頭唱歌,蚱蜢在草叢蹦跳,蚯蚓在泥土里快樂地打著滾兒——一切看起來是那樣和諧。你可不要被這表相所迷惑,因為這里同樣存在著十分殘酷的叢林法則。你看,在那棵楊樹的枝頭,一只綠色的、筆桿粗細的螳螂正在虎視眈眈地盯著前方一只蟬。此刻,那蟬正在得意地炫耀自己的歌喉,卻渾然不知身后來了一個“刺客”。猛然間,執(zhí)行暗殺任務的“刺客”身形一閃,手起刀落,歌聲變成了呻吟,最后呻吟也停了。一會兒工夫,知了就不見了,只剩一片薄薄的蟬翼還殘留在螳螂的口中。枝頭的獵殺才剛剛停止,樹葉間,另一場陰謀正在上演。蜘蛛用心織就了一張大網(wǎng),架在幾片葉子之間,正等待著美味自己送上門來。這不,蜘蛛網(wǎng)只是晃了一下,一只剛才還在歡快地哼著小曲的蚊子,下一刻便在網(wǎng)上為了活命而奮力掙扎。守候多時的獵人哪里會給它這個機會?不到一秒,一只藍莓大小的黑色蜘蛛就沖了上來,一陣左拉右扯,迅速在對方身上織了一個“睡袋”……
“博物館”的故事遠不止這些,如果你也感興趣,不妨轉(zhuǎn)移一下視線,就可以隨時欣賞到精彩好戲。
發(fā)稿/莊眉舒
點 評
習作視角新穎獨特,從昆蟲種類多、隨時上演好戲這兩個方面介紹了身邊的“博物館”, 向我們展示了容易忽略的、身邊微觀世界的精彩。
指導老師/鐘華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