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娜
每每想起童年,連綴成冊的,不是長長的歲月,而是一個又一個小細節(jié),一個又一個小片段。
就像想起夏天時,出現(xiàn)在腦海中的就是一個又一個符號:太陽,知了,西瓜,麥浪,冰棍,蒲扇,海灘,人字拖,酸梅湯,大排檔……它們組合起來,就是夏天的味道。
而說起秋天,最有滋味的,永遠是記憶中那些閃閃發(fā)光的小片段。
秋天的雨,一下起來就沒完沒了。坐在門檻上,眼前掛著一道密密的雨簾。院子里,三只母雞,一只公雞,縮著脖子,躲在磨盤下,時不時發(fā)出幾聲低緩的“咕咕”聲,好似在哀鳴:“冷啊,冷啊……”平時雄赳赳氣昂昂的大公雞,此時蔫(niān)頭耷腦,兩只爪子來回倒替,保持著單腳落地的站立姿勢,似乎這樣,就可以減少與冰涼大地的接觸面積,阻擋寒氣的逼近。奶奶在屋檐下撒下玉米粒和谷子,喚它們過來吃,它們也不像平時那樣撲扇著翅膀飛奔過來,而是走一步停頓一下,縮起來的爪子似乎在遲疑要不要再落下。
連陰雨綿綿不斷,奶奶望著堆在窯洞里等待晾曬的谷子、高粱、綠豆、紅棗,不斷地嘆氣,擔心它們再捂幾天就會發(fā)霉。于是,拿起爐灶旁的掃帚,牽著我的手,冒雨跑到石磨前,塞一把掃帚在我手里,讓我學著她的樣子,把掃帚高高舉起朝向天空,左掃掃,右掃掃,圍著磨道轉圈圈,一邊轉一邊口中念念有詞:“風來啰,云散啰,太陽出來啰……”我嘻嘻笑著跟在奶奶身后,雖然不信手里的掃帚真的能掃走烏云,卻也樂呵呵地模仿著、重復著……
秋分過后,夏天時像太陽一樣明麗燦爛的向日葵,一個個都低下了沉甸甸的花盤。媽媽一手握鐮刀,一手托花盤,手起刀落,一個又一個向日葵花盤便落在了田間。我和弟弟彎著腰一一撿拾,運送回鋪好的帆布上。然后,拿起搟面杖粗細的木棍,在花盤后“啪啪啪”猛捶幾下,一顆顆飽滿的向日葵籽就像小孩子跳蹦床一樣,從花盤里彈了起來,撲簌簌掉在帆布上,慢慢堆成一座小山。對孩子來說,這是最有趣、最省力的秋收活計。
整整一個秋季,并不是每一天都面目清晰。在記憶的長河里,留存下來的,總是那些仔細觀察過、親身體驗過的瞬間。無數(shù)個觸動內心的瞬間,匯聚成了我們色彩斑斕的童年。親愛的小星星,這個秋天,留在你心里的,是哪些細節(jié)和片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