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龍
我和兆民老師是很要好的朋友,所以今天我很重視這個活動,特意洗了個頭。來之前我給馮殊老師打了個電話,因為他是天氣預報的主持人。我問他,馮殊老師,今天會下雨嗎?如果下雨我就不洗頭了,因為我走到路上就能洗,既省錢又省時間。
馮殊老師說,尚龍,據(jù)我臺播報,今天是會下雨的。聽完他的話,我決定還是在家洗個頭吧,因為天氣預報基本都沒有準過。
所以這就是溝通,溝通者不僅要會說話,同時一定要會聽別人說話,別人說的不一定就是他想表達的,可能是潛臺詞。
這就是我和大家分享的第一個溝通法則:溝通的本質(zhì)是聽懂別人的潛臺詞。
今天來的都是內(nèi)向的人,比如我的朋友帥健翔老師。他是前廣州新東方的一線名師,平時不愛說話,但他是個學習高手?,F(xiàn)在自媒體圈有個很壞的習慣:大家動不動就自封為某個平臺第一自媒體,某網(wǎng)一哥……我封帥老師為雙井地區(qū)最會學習的自媒體。
有一次我和帥老師在北京三里屯喝酒,喝著喝著就喝大了,我這個人喝大之后就喜歡瞎說話,我跟帥老師說,如果你想成為一個作家、導演和跟做文化相關的人,一定要來北京,因為北京是藝術工作者的搖籃。我說這話沒有什么意思,因為我知道帥老師還是對教育感興趣,不喜歡我們這個文化行業(yè)。
第二天我酒醒了,打開手機,看到帥老師給我發(fā)了一條信息:龍哥,昨天聽你說了一番話,我決定要留在北京,我要成為一名作家。
我嚇了一跳,問他,我說什么了?他說,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來了。
第三天,帥老師告訴我,他在北京的一個小區(qū)租了一套房子,我一聽小區(qū)名字嚇了一跳,因為這個小區(qū)跟我是同一個小區(qū)。
我問,我們小區(qū)有四個區(qū),你是哪個區(qū)?他說,A區(qū)。我倒吸一口涼氣,因為跟我是一個區(qū)。
我又問,那你是哪棟樓?他說6號樓。我當時后背發(fā)涼,因為又跟我一樣。
我再次問,那是幾層?他說我住你樓下。
我當時感動地握住了他的手說,看來我們真的太有緣分,在你完全不知道我住哪里的情況下,竟然和我成了鄰居。帥老師冷冷地說,龍哥,這些你昨天喝大的時候都給我說了啊!
什么叫牛人,就是在別人喝大瞎說時,他不說話,而是認真地聽別人講話,還把別人的話記了下來,他的世界里沒有喝醉和清醒,他永遠在學習。
這是第二個內(nèi)向者溝通法則:可以不說話,但一定要仔細聽,聽是說的基礎,當你發(fā)現(xiàn)你說不出來的時候,是因為聽少了。
今天還來了一個內(nèi)向者,程一老師。他是個電臺主播,也是一個內(nèi)向的人,他不僅是個優(yōu)秀的電臺主播,還是我的酒友。今年年初,程一給我發(fā)了條消息:龍哥,我決定從今天開始減肥,我要在三個月里瘦三十斤,以后你喝酒的時候不要叫我了。
果然,他開始了魔鬼般的訓練,飯店里再也沒有了程一的身影,健身房里永遠充斥著他的呻吟;北京的夜空再也沒有了程一,我們也再也感受不到他的誠意。
程一老師通過自己的執(zhí)著,每天白天去健身,晚上不吃飯,終于一個朋友也沒了。當然,他也瘦了不少,三個月三十斤。
一個人如果瘦了三十斤最可能做什么事?當然是炫耀。
上次他見到我,我還沒說話,他開了口,龍哥,我覺得你胖了至少有三十斤吧?
我還沒來得及反駁,他繼續(xù)說,你看我,減肥效果明顯不明顯?
我說,明顯,腦子都快減沒了!
他問,為什么?。?/p>
你想想,你平時也不露臉,整天帶個面具,你減肥有什么意義呢?人家只會認為你面具下面換人了。
他這才恍然大悟說,對啊,我怎么沒想到!這樣,從六月份開始我就回到組織,跟大家一起聚餐喝酒。現(xiàn)在我減肥也成功了,公司也剛剛完成了融資,無事一身輕。
說完,他弱弱地問,這么長時間沒跟大家聚會,大家還歡迎我嗎?
沒等我說話,兆民馬上接:我們永遠歡迎你,你是否方便跟我們分享一下減肥經(jīng)驗?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誰愿意拒絕一個發(fā)光的人呢?程一老師用自己的行動告訴這個世界,內(nèi)向者也是發(fā)光的。
這是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第三個溝通法則:先學會自己發(fā)光,再去社交。
在自己足夠優(yōu)秀之前,可以適當?shù)胤艞壱恍┥缃?,等到自己到了更高的臺面,就能找到更好的群體。
兆民老師也是一個內(nèi)向十足的人。第一次見兆民老師就發(fā)現(xiàn)他有個特點:一見到女生就臉紅,一見到男生也臉紅。
剛認識的那段日子,我們文化圈的一群小伙伴經(jīng)常在一起喝酒。原來不喝酒的時候,兆民老師還能講上兩句,喝完酒幾乎就不說話了,但直到有一天,他忽然跟開了掛一樣不停地叨叨??膳碌氖牵攘司浦笕缬猩裰?,一個人能說上半小時,最可怕的是,他說的還都挺有趣。
后來我和宋方金老師發(fā)明了一個大招,只要兆民老師一說話,我就說,你說個金句。
大家可能不知道這句話的背后的含義,金句的意義必須要在不經(jīng)意間說,一旦刻意說出來也就沒了意義,也就不是金句了。所以一般這句話大家是很難接的,對方往往會說,好,我不說了,你說。
但兆民老師有段時間忽然接了上來。我說,你說個金句。他說,“一寸光陰一寸金”。
我們當時都震驚了,這句話的厲害在于,第一這是一個金句,第二這句話的還帶“金”字,一語雙關。
有一天,在我們酒過三巡、飯過五味后,兆民老師點燃一支煙,二郎腿一翹說:“尚龍,我找女朋友了?!?/p>
我一聽這句話,嚇得當時剛夾的粉條掉到了桌子上,他看了看粉條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