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靜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彪m說這份初心指向的是國家的宏偉目標,但我卻認為習總書記的初心更多的是通過他在一件件實事上表現出的敢說、敢做、敢擔當的意志體現出來的。
習總書記在青年時期,作為北京知識青年與其他14位年輕人一起,下鄉(xiāng)去了陜西梁家河。在那個艱苦的地方,在那個困惑的時期,他堅定了自己的初心,明確了人生的目標。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p>
和北京比起來,梁家河的條件無疑是十分艱苦的。但習總書記克服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戰(zhàn)勝了不斷出現的困難與挫折。
他和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在逆境中磨礪自己的意志,鍛煉自己的能力。
此外,習總書記對于學習的渴望與喜愛,并沒有被這些困難所磨滅。他在下鄉(xiāng)時隨身帶了許多書籍,總是挑燈夜讀。不論日子多么艱辛,前途多么難測,習總書記始終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牢記自己的使命!
“要留清白在人間”
習總書記擁有堅定的信念、正直的品性和清廉的作風。他對百姓負責,在每一個崗位上,都堅持做好工作,堅定自己的操守。他用切實行動,為我們做了表率:我們每個人都應有一顆正直向上的心,為祖國貢獻一份力量,留一份清白在世間。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
書中有這樣一個細節(jié):1975年,習總書記被推薦去清華大學深造。走的當天,大家都不約而同地來送他。習總書記雖然離開了村子,卻從未忘記這些親愛的父老鄉(xiāng)親。在他的協調幫助下,全村通了電,新建了一所容納100多人的學校,籌建了一家慈善機構。習總書記不忘初心,“梁家河”對他的培養(yǎng),他盡心回報,并始終保持一顆謙遜的心。
看到這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習總書記勤奮好學、艱苦奮斗、求真務實、矢志不渝,這四種品質對于我們中學生來說,無一不是瑰寶,無一不是我們渴望擁有的精神財富。正是那段艱苦的知青歲月的磨練,鑄就了習總書記堅忍不拔、卓而不群的精神魅力。
我們中學生,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產主義接班人,就必須發(fā)揚習總書記那樣的精神,敢于面對學習生活中的種種困難和未知的挑戰(zhàn)。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讓我們牢記初心、砥礪前行,敢說!敢做!敢擔當!我們將開創(chuàng)屬于自己的時代,爭做當代的“風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