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志文 張敬文 邱烈澤 張舟南 章文春(江西中醫(yī)藥大學 南昌 330004)
1.1 實驗對象 68名健康在校大學生受試者,男35名,女33名,年齡19~23歲,平均年齡(21±2)歲。受測穴位(右手合谷穴)無皮膚破損或疤痕并配合測試,取穴標準參考全國高等中醫(yī)藥院校規(guī)劃教材第九版《針灸學》。
1.2 實驗環(huán)境 測試環(huán)境氣溫為23℃~25℃,每次測試過程中,空氣濕度50%~65%,空氣無明顯流動。周圍環(huán)境無強噪聲和電磁源,室內(nèi)用兩盞40W日光燈照明,門窗緊閉,并用不透陽光的窗簾布遮蓋。
1.3 實驗裝置 實驗技術(shù)系統(tǒng)的核心裝置是一臺德國Brucker公司出品的VERTEX 80v型遠紅外光譜儀,加裝了一套附有機械循環(huán)液氦冷卻裝置的QMC INSTRUMENTS-QNbB/PTC型熱輻射檢測計,使其光譜測量范圍擴展至0.9~3.6THz。操作軟件:OPUS。光路見圖1。
圖1 裝置光路
1.4 實驗方法 穴位THz輻射測量:受測穴位為右手合谷穴,受測者將測試穴位部位的皮膚緊貼于準檢測窗口(但不用壓力、輕輕貼合),窗口由鋁箔紙封住只暴露出直徑為8mm的圓孔。分別測量意守合谷穴前后太赫茲波的輻射量,每人每次重復(fù)測5條太赫茲波輻射譜線。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運用儀器自帶OPUS軟件對檢測的太赫茲波譜線進行圖譜處理,求出各穴位的重復(fù)譜線的平均譜線,找出每組譜線的差異。公式:真實波動ATR=A輻射譜線-B輻射譜線,計算出各組之間的具體真實差異。實驗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本實驗數(shù)據(jù)為計量資料,以配對T檢驗分析差異性,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意守合谷穴前后太赫茲波輻射量存在差異 分別求出意守合谷穴前后的太赫茲波總平均輻射譜線(見圖2),意守前合谷太赫茲輻射量譜線與意守后合谷穴太赫茲輻射量譜線對比存在差異(P<0.01)。由于人體的太赫茲輻射很弱,特別是要測量體表不到1cm2區(qū)域的太赫茲光譜,腧穴之間的差別十分微小,故而通過計算公式:相對真實波動ATR=意守后腧穴平均輻射譜線-意守前腧穴平均輻射譜線,見圖3??梢缘贸鲆馐睾蠛瞎妊ㄌ掌澘傒椛淞吭?.90~3.60THz段373處頻率大部分低于意守前,只有在 2.26~2.20THz、2.16~2.14THz、1.54~1.52THz、1.36~1.32THz、1.20~1.14THz、1.02~0.94THz 段 33處頻率高于意守前。
圖2 意守合谷穴前后太赫茲波譜線
圖3 意守合谷穴后平均值與意守合谷穴平均值的真實差異
2.2 意守合谷穴前后太赫茲波輻射量變化因人而異 分別求出68位受試者意守合谷穴前后平均太赫茲輻射差值的譜線,見圖4。有一部分譜線高于0基線,有一部分譜線低于0基線,由此可知意守合谷可以引起合谷穴太赫茲波輻射量的變化,但因人而異,有人降低,有人升高。
圖4 意守合谷穴前后平均太赫茲輻射差值譜線
根據(jù)西漢典籍《淮南子·原道訓》中“形為生之舍;氣為生之充;神為生之制”,章文春[3-4]提出形氣神三位一體中醫(yī)生命觀,認為“神”有廣義與俠義之分,此處特指狹義之神的概念,即是人體的意識活動,并包括各種心理思維過程及情志變化,意識對人的整體生命活動的每個動作,遵循意引氣、氣引形的生命活動規(guī)律,人的意念活動對全身的生命活動起著統(tǒng)帥和調(diào)節(jié)作用。腧穴是人體臟腑經(jīng)絡(luò)之氣輸注于體表的特殊部位。古人云:“志一而動氣”,由此認為意識可以影響臟腑經(jīng)絡(luò)腧穴之氣。
本研究通過檢測意守合谷穴前后該穴位所輻射的太赫茲波強度的變化,來了解意識對合谷穴太赫茲波的影響,發(fā)現(xiàn)加入意念后合谷穴的太赫茲波輻射量較加入意念前有了明顯變化,意守合谷穴后太赫茲波輻射量與未意守合谷太赫茲波輻射量存在差異,總體分析發(fā)現(xiàn)意守后合谷穴太赫茲輻射量比意守前降低,而對每位受試者個體分析發(fā)現(xiàn),意守合谷穴后太赫茲輻射量比意守前有升高也有降低,這可能與每位受試者意守合谷時所加的意識活動不同有關(guān)。揭示意識對合谷穴太赫茲波有影響,為以意引氣提供科學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