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雅莉
摘 要:“亦……亦……”是現(xiàn)代漢語里的一個活躍的格式,可嵌入其中的成分有名詞、動詞、形容詞以及其相關(guān)詞組,還有一些三類混合使用的用法。音節(jié)方面有單音節(jié)、雙音節(jié),也有單音節(jié)加多音節(jié)的,是一個值得探討的格式。本文就“亦……亦……”格式的嵌入成分及句法語義進行探討淺析。
關(guān)鍵詞:亦……亦…… 現(xiàn)代漢語格式 構(gòu)式義
“亦……亦……”格式中,“……”位置上可以嵌入的成分有多種,而《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收錄的只有“亦步亦趨”“亦莊亦諧”兩個成語,是單獨列出的,沒有將其“亦……亦……”作為一種格式來描述。實際上,不管是文學作品還是報刊雜志中,都有使用“亦……亦……”格式的,比如“亦文亦畫”“亦真亦幻”“亦商亦儒”“亦官亦盜”“亦雅亦俗”“亦花亦果”“亦主亦賓”“亦正亦邪”等等。本文將對可嵌入成分的詞性和意義類型等進行探討。
一、嵌入成分的音節(jié)情況
筆者在CCL語料庫和讀秀網(wǎng)中搜索、整理了涉及“亦……亦……”格式的圖書標題、期刊、報道發(fā)現(xiàn),能進入該格式的成分有單音節(jié)的,也有雙(多)音節(jié)。其中嵌入成分是由雙(多)音節(jié)或者單雙音節(jié)混合而構(gòu)成的,有“亦賽亦人生”“亦天使亦惡魔”“亦情人亦愛人”“亦手機亦平板”“亦商務(wù)亦娛樂”“亦父亦棋友”“亦瓷亦瓊樓”(一處陶瓷外形的建筑)、“亦詩亦遠方”“亦品亦生活”“亦花亦世界”等等,也有含有動詞短語的,如“亦搖亦點頭”“亦‘斬男亦‘悅己”“亦美亦養(yǎng)生”“亦開風氣亦為師”。
剩下大多數(shù)皆為單音節(jié)嵌入詞,如“亦新亦舊”“亦主亦奴”“亦奇亦悲”“亦賈亦儒”等等,數(shù)量上要遠遠大于多音節(jié)的情況。
單音節(jié)詞進入“亦……亦……”格式,形成四字格式,在形式上具有對稱美,音律上也更為和諧,閱讀與朗讀起來都比多音節(jié)的五字格、六字格更為方便簡潔,因而我們常常能在閱讀中看見它們。如:
(1)還只能修到半枯半榮的境界,無法修到更高一層的“非枯非榮、亦枯亦榮”之境,是以一聽到大輪明王的話,便即凜然,說道……(金庸《天龍八部》)
(2)還有金發(fā)美人芳汀的那件薄如蟬翼的“八月十五”,若隱若現(xiàn),亦蓋亦彰,仿佛是一種獨出心裁、惹人尋味的艷服。(維克多·雨果《悲慘世界》)
(3)……過年的花炮火藥氣不知是臭是香。不能說是不臭不香;即使認作亦臭亦香,也很要不到;總是一種可恨之氣呀?。ㄐ鞖J文《過年恨》)
例(1)、例(2)中,“亦枯亦榮”和“亦蓋亦彰”與前文的“非枯非榮”“若隱若現(xiàn)”形成對仗,形式上具有更美觀,在語義上也形成互補,更加形象地表達出修煉境界的程度高和衣服展現(xiàn)的朦朧的美感。例(3)中“亦臭亦香”則和前一個分句中的“不臭不香”呼應(yīng),表現(xiàn)出作者對于過年時候花炮火藥氣味的復雜感受:說香也不是,說臭也不是。
二、嵌入成分的詞性和意義
可嵌入“亦……亦……”格式成分的詞性和意義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嵌入成分為名詞。此類名詞為表示身份、職業(yè)的名詞,或者是表示類別、品種的名詞。例如:
(4)逆境下的粵劇與嗷嗷待哺的粵語電影一拍即合,粵劇演員從影走“亦伶亦星”的道路,粵劇劇目改編搬上銀幕成為粵劇電影,達到“影劇互動”。(羅銘恩,羅麗《粵劇》2010)
(5)《亦賈亦儒之徽商風格》(李嶷文,2004)
(6)《亦文亦畫書系·李燕集》(李燕,2002)
(7)兼得于亦劍亦簫之美者——論龔自珍的審美情趣與意象內(nèi)涵(孫文光,王世蕓《龔自珍研究論文集》1992)
(8)亦花亦果,亦蔬亦茶——香地栗(劉雪香《農(nóng)村百事通》2017年第12期)
此時該格式有“兼有”的意思,表明同一個人有兩種身份,如例(4)中既是粵劇演員又是影視明星,例(5)和例(7)則表示擁有兩種品質(zhì);或者表示同一個事物兼具兩種不同的屬性,如例(6)這本書既是文又是畫和例(8)香地栗既是花也是果實,可當蔬菜可做茶。
嵌入的名詞成分往往是并列關(guān)系,可前后對換,意思不變。如:
(9)亦儒亦道的趙孟頫;亦道亦儒的王羲之(張興發(fā),馮鶴,郝光明《龍門祖庭白云觀》2011)
(10)亦塔亦殿 亦殿亦塔——九華山肉身寶殿(朱永春《中國古建筑文化之旅·安徽》2002)
(二)由動詞或動詞詞組嵌入構(gòu)成的,范圍較廣,諸如動作、情態(tài)、變化等動詞都可進入。例如:
(11)《亦思亦教說語文》(李劍平,2015)
(12)亦兵亦學:打造國防特色教育(陶海林《教育家》2017第13期)
(13)暑假亦學亦玩更快樂(譚云《青年教師》,2016第9期)
(14)夏令營,亦學亦游成家長首選(韓波《牡丹晚報》2017年7月25日)
這一類是兩個動詞嵌入“亦……亦……”格式,不能是相反相對的動詞,因為它表示的是兩個行為動作同時進行。例(11)的意思是在語文教學中要“邊思考邊教學”,思考和教學相輔相成;例(12)中打造“邊當兵邊學習”的特色國防教育,兩個事情同步進行,互不耽誤;例(13)和例(14)都是孩子們寒暑假期間“邊游玩邊學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還有表示人物事件、情緒心理的多個方面。如:
(15)第二十章:亦喜亦哀(李理,夏潮《一世梟雄蔣介石》1995)
(16)寧波文化廣場:亦動亦靜總相宜(《鄞州日報》2017年7月11日第4版)
(17)李登峰:亦哭亦笑寫民謠(李昌鋒,《咸陽日報》,2017年4月12日,第5版)
(18)亦“斬男”亦“悅己”(《南寧晚報》2017年1月13日,第29版)
例(15)中人的情緒或經(jīng)歷既有喜悅的一面,又有哀傷的一面;例(16)中廣場上有動有靜,動靜結(jié)合;例(17)寫民謠的過程中既有淚水也有歡笑;例(18)中化妝打扮得到了兩個效果:斬獲男性,自己變得美麗賞心悅目。
(三)形容詞嵌入“亦……亦……”,這類形容詞多是用來形容事物、人物的屬性和品質(zhì),或?qū)ζ溥M行評價,表現(xiàn)其復雜多樣性的。如:
(19)亦莊亦諧明快犀利——淺評許春樵小說的語言特色(凌金位《今日鎮(zhèn)?!?017年5月24日,第4版)
(20)對于這個角色,秦昊表示,雖然發(fā)揮空間很大,但因為角色亦正亦邪,活得非常糾結(jié)、壓抑,當時看完劇本就覺得有壓力,很難演。(林芳《通遼日報》2017年2月14日,第12版)
(21)和美語文閱讀教學形態(tài)之“亦雅亦俗”式(盛新鳳《語文課堂教學走向和美》2010)
(22)辯證思維是從多維角度思考,認為事物亦此亦彼,亦黑亦白。(袁勁松《系統(tǒng)思維智慧系統(tǒng)思維12級修煉》2013)
(23)亦美亦丑,亦美亦高,亦悲亦喜(王明居《模糊美學》1998)
(24)亦真亦淳“梁山伯”——追憶一代越劇宗師范瑞娟(孫麗萍,許曉青《寧波日報》2017年2月20日,第A6版)
(25)亦香亦濃話擂茶(劉慶方《寶安日報》2017年2月14日,第C09版)
(四)名詞、形容詞、動詞或動詞詞組搭配使用,數(shù)量不多,但可見“亦……亦……”嵌入成分搭配的靈活性。如:
(26)亦賞亦藥石斛蘭(賴碧丹《中國花卉盆景》2016第6期)
(27)詩詞杏林 亦美亦養(yǎng)生(《四川工人日報》2017年2月2日,第4版)
例(26)中嵌入動詞和名詞,石斛蘭既可觀賞,同時也是一味藥,很好地概括了石斛蘭的功用;例(27)中嵌入形容詞和動賓短語,徜徉詩詞歌賦,既美妙又養(yǎng)生。
三、拆分及倒序現(xiàn)象
另外,我們也注意到,一些雙音節(jié)的詞匯可以拆開,嵌入“亦……亦……”格式之中,有舒緩語調(diào),放慢節(jié)奏或者強調(diào)的作用。如:
(28)亦雕亦琢——張迪書法篆刻作品選登(《銀川晚報》2017年8月15日)
(29)棉價期貨創(chuàng)天價 金華棉農(nóng)亦驚亦喜(《農(nóng)村信息報》2010年11月10日)
(30)一灸一穴亦情亦懷——“全國綜合醫(yī)院中醫(yī)藥工作示范單位”——市二醫(yī)“雷火灸治療”的故事(《欽州日報》2017年1月17日)
(31)亦歌亦舞藏山水(《吉林日報》,2017年2月10日,版次:第4版)
(32)閑來一人獨坐其間,或酒或茶,慢慢清飲,亦思亦想,出神怔神,悠悠然不管時間長短。(《讀者》(合訂本))
把雕琢、驚喜、情懷、歌舞、思想等詞拆分嵌入“亦……亦……”格式之中,在節(jié)奏上起到了舒緩的作用,在語義、情緒表達上卻是強調(diào)突出的作用。比如例(28)“亦雕亦琢”突出了藝術(shù)家的用心程度和書法篆刻作品的品質(zhì),例(29)表現(xiàn)了棉農(nóng)“驚”與“喜”并存的復雜情感,而不僅僅只是單純的高興。例(32)“亦思亦想”與前后的四字短語形成排比,具有很強的節(jié)奏感,增加了文章的美感。
當“亦……亦……”熟語化程度高的時候,嵌入成分的語序基本上是固定的,比如“亦莊亦諧”“亦師亦友”“亦敵亦友”“亦正亦邪”“亦驚亦喜”等等,這樣符合人們的語言、邏輯順序,譬如我們習慣于說“敵友”(敵友不分、是敵是友等等)、“正邪”“驚喜”這樣的詞匯,倒過來就顯得拗口突兀。但在語言的實際運用中,我們會看到“亦驚亦喜”,也會看到“亦喜亦驚”,這是倒序現(xiàn)象。
(33)東方聞音如同醍醐灌頂,亦驚亦喜,情不自禁地就喊了一聲先生……(《歷史的天空》)
(34)我的調(diào)查結(jié)果讓我亦喜亦驚。(楊恒均的博客)
借助CCL語料庫和讀秀網(wǎng)的檢索,對于幾個可以倒序的格式進行了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雖然有倒序的情況,但人們還是習慣于語言順序和邏輯順序,對于前后成分的排列有一定的偏好,可用下列表中的實際用例作為參考。
四、“亦……亦……”格式的構(gòu)式義與特點
“亦……亦……”作為一個格式,它表示的不是其中某個成分單獨的意思,而是一個整體意義,其構(gòu)式義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
(一)表示“既(是)……又(是)……”“又……又……”,表現(xiàn)同一個人、事、物從不同方面和程度所展現(xiàn)出來的屬性、品質(zhì)、身份等。如:亦賈亦儒、亦腔亦史、亦仙亦鬼、亦神亦祖、亦官亦民、亦師亦友、亦軍亦匪、亦將亦兵、亦喜亦悲、亦雅亦俗、亦真亦幻、亦主亦賓、亦美亦才、亦食亦藥、亦毒亦藥、亦天使亦惡魔、亦情人亦愛人等。
(二)表示同時進行的兩個動作,意為“邊……邊……”。如:亦思亦教、亦兵亦學、亦學亦玩、亦耕亦讀、亦歌亦舞、亦收亦種、亦學亦游等。
(三)表示可以是這樣(這方面)也可以是那樣(那方面),部分處在互補反義義場中的兩個反義詞可以嵌入。如:亦生亦死、亦男亦女、亦動亦靜、亦公亦私等。
格式“亦……亦……”與“又……又……”“邊……邊……”有一些相似之處。格式“又……又……”可以包括三個及三個以上“又”疊用①,如可以嵌入數(shù)個形容詞,“又大又黑又亮”“又白又嫩又胖”,表示所描述的事物兼有這些特征?!斑叀叀眲t有變式“邊……邊……邊……”②,嵌入動詞表示多個動作同時進行。而“亦……亦……”具有同樣的特點,可以有多個“亦”疊用構(gòu)成一種變式。嵌入名詞時,如“亦工亦農(nóng)亦兵”“亦師亦友亦慈父”,表示同時具有這些身份;嵌入形容詞時,如“亦狂亦俠亦溫文”,表示所描述的對象集這些特征于一身;嵌入動詞時,如“亦看亦學亦做”,表示動作同時進行。
仔細觀察,便可以知道“亦……亦……”與“又……又……”“邊……邊……”格式的不同之處。
“又……又……”格式除了表示“平列”關(guān)系之外,還隱含有遞進、轉(zhuǎn)折、順承的意義③,這些意義的表現(xiàn)形式為前后成分不能隨意對換。例如:
遞進:又能干又懂禮貌 又長又復雜 又鮮又香甜
轉(zhuǎn)折:又想知道又怕知道 又好又淘氣 又貴又沒用
順承:又讓座又遞煙 又握手又遞名片 又讓座又倒茶
“亦……亦……”格式一般不會用來表示轉(zhuǎn)折,只是表示并列、兼有,語氣上有加強或者委婉的作用?!坝帧北旧硪簿哂小案M一層”“轉(zhuǎn)折”的意思,這是與“亦”不同的地方。如果換作是“亦長亦復雜”“亦鮮亦香甜”“亦讓座亦遞名片”,我們的第一感受也只是覺得在描述某一事物兼有兩種特性、一個人做了兩個動作。
“亦……亦……”格式與“邊……邊……”有相似之處。但是對于嵌入成分,前者具有更廣泛的選擇,而進入后者的,主要是動詞性成分,相比之下“亦……亦……”格式靈活得多,嵌入成分可以是名詞性詞語之間的搭配,也可以是形容詞性詞語。王宜廣在《“邊A邊B”結(jié)構(gòu)的考察與分析》一文中指出狀態(tài)動詞、存現(xiàn)動詞、關(guān)系動詞、能愿動詞、趨向動詞往往不能進入“邊A邊B”格式,而“亦……亦……”格式則顯得更為靈活,可以說“亦愛亦恨”(心理狀態(tài)動詞),也可以說“亦有亦無”(存現(xiàn)動詞),也可以說“亦來亦去”(趨向動詞)。由此可見,“亦……亦……”格式的嵌入成分選擇更多。另外,“邊A邊B”格式中要求A、B在語法性質(zhì)上應(yīng)該是相同的,諸多例子是動詞性詞語之間的搭配④,而“亦……亦……”格式卻可以由名詞性詞語、動詞性詞語、形容詞性詞語“混搭”而成,例如上文例句中的“亦賞亦藥”“亦美亦養(yǎng)生”。
五、結(jié)語
本文對“亦……亦……”格式的音節(jié)、構(gòu)式義等方面進行了歸納整理,并對相關(guān)例句進行了淺析,以期能夠拓寬對該格式的了解。孟祥英(2011)曾建議《現(xiàn)代漢語詞典》收錄待嵌格式時,應(yīng)考慮增收一些文言格式?!耙唷唷迸c“非……非……”“且……且……”等一樣屬于較為常用的具有文言意味且具有能產(chǎn)性的格式。該格式所能嵌入的成分與意義也是豐富的,使用時較為靈活,活躍于文學作品、文章標題中,所以我們有理由期待“亦……亦……”作為一個典型格式進入詞典之中,以供使用者查閱、學習。
注釋:
①翁穎萍《“又……又……”格式的語義分析》,浙江樹人大學學報,2008年第9期。
②陳昌來,朱艷霞《類固定短語“邊V1邊V2”的多角度考察》。
③翁穎萍《“又……又……”格式的語義分析》,浙江樹人大學學報,2008年第9期。
④王宜廣《“邊A邊B”結(jié)構(gòu)的考察與分析》,暨南大學2008年碩士學位論文。
參考文獻:
[1]周薦.《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的待嵌格式[J].中國語文,2001,(6).
[2]孟祥英.漢語待嵌格式研究綜述[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10,(1).
[3]孟祥英.規(guī)范型詞典收釋待嵌格式的情況和原則[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4).
[4]林曉恒.關(guān)于“又…又…”結(jié)構(gòu)形容詞的數(shù)量語義限制[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1).
[5]王宜廣.“邊A邊B”結(jié)構(gòu)的考察與分析[D].廣州:暨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6]張松才,胡偉.“又A又B”框架構(gòu)式研究[J].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
[7]翁穎萍.“又……又……”格式的語義分析[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2008,(7).
[8]陳昌來,朱艷霞.類固定短語“邊V1邊V2”的多角度考察[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09,(9).
[9]黃伯榮,廖序東.現(xiàn)代漢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