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蘊奧
在歐洲,狼又來了。
大灰狼,這個諸多童話故事中的邪惡反派擔當,重現(xiàn)于人們的視野,讓居住在城市、享受著文明成果的人們見識到了大自然的殘暴。而這一回,有一幫人類“狼管”在狼群身后,保護人們不受其侵犯。不僅如此,德國下薩克森州的一位養(yǎng)羊戶還發(fā)現(xiàn)了一個對付惡狼的法子,據(jù)稱有這么一種令狼聞風喪膽的動物……
近年來,歐洲各地重新出現(xiàn)野狼蹤跡。對于自然主義者和動物愛好者來說,這或許是個令人欣喜的消息,但是對于百年來不曾受過“大灰狼”威脅的、放養(yǎng)的、乖乖的羊來說,這就像一把懸在頭上、隨時可能揮下的死神的鐮刀。
據(jù)德國《法蘭克福匯報》報道,2018年10月初,薩克森州上勞西茨(Oberlausitz)自然保護區(qū)有約40只羊慘遭毒手,曝尸野外。據(jù)悉,薩克森州迄今最大的一次家畜損失是在2016年6月,彼時約有70只動物上報死亡。
但當時的記錄并非一夜而就,因此,最新的單次獵殺40只的記錄相當驚人。據(jù)統(tǒng)計,德國目前有55個狼群,其中有17個狼群生活在東部的薩克森州。
一次性大規(guī)模獵殺獵物后保留尸體慢慢享用,這是狼以及其他一些食肉動物如貂和狐貍的慣常做法。捕殺野狍子時,狼很難有機會連續(xù)捕到下一只,故而未曾有此類野生動物大量“躺尸”的報道。但是家畜不同。往往成群活動的它們,不僅行動力差,活動范圍也受限制。遇到它們,饑餓的狼群自是有足夠的機會大快朵頤一番了。
“大灰狼”回來了,動物學家歡呼雀躍,養(yǎng)羊的農(nóng)民卻頭疼不已。在21世紀的歐洲,究竟如何平衡自然與人的關系?狼該殺還是該留?也許讀一讀《小紅帽》的故事會有所啟示。
就像很多格林童話集里的故事一樣,《小紅帽》的故事也非這對舉世聞名的德國兄弟的原創(chuàng),而是出自一位叫夏爾·佩羅(Charles Perrault)的法國作家之手。
佩羅撰寫的法語版《小紅帽》初版于17世紀,據(jù)悉也很可能是作者根據(jù)民間傳說改編而成。在這一原始版本里,作者在大灰狼著名的那句話“這樣我才能更好地吃你啊”旁邊,寫有這樣一句注解:“這句話要大聲說出,這樣才能讓孩子感到害怕?!?/p>
為了幫助讀者理解自己的初衷,佩羅還特地給出多條有助解讀文本的說明。從中可以看出,他筆下的大灰狼不單單是一只狼,而更是象征了對年輕女子極具危險性的男子。比如在他的版本里,小紅帽實際上是赤身裸體地躺到了床上“狼外婆”的身邊。而在故事的結尾,作者還寫道:這世上有形形色色不同的狼,有迷人的狼、安靜的狼、謙遜的狼,還有講禮貌的狼,“然而不幸的是,正是上述這幾種狼是所有狼中最危險的”。
在法語版《小紅帽》出版后的150年里,與驟增的人口相反,歐洲的野生狼群漸漸絕跡。直至近年,它們的身影才重現(xiàn)森林。
在德國目前生活有200匹左右的狼,它們時不時會在“森林幼兒園”(一種起源于北歐、在森林中開辦的幼兒園,讓幼兒通過與大自然實物實景直接接觸而學習)附近出沒。
意大利甚至有傳言亞平寧山脈的狼是有關部門有意為平衡自然、重新引進而空投下來的。這還是狼研究專家路易吉·博伊塔尼在德國《明鏡》的一篇采訪中說的。訓練有素的空降狼,這簡直可以寫成一則當代童話了。
那么真相又如何呢?實際上,如今的野狼,每一匹都由一名狼顧問或是一名“狼管”負責。他們頭戴紅色工帽,工作任務便是觀察、編號、跟蹤和記錄每一匹狼,堪稱當代“小紅帽”。在瑞士,設立有專門的“狼管”,大致可以概括如下:“您是一匹想來瑞士定居的狼嗎?瑞士歡迎您!在這里您將受到物種保護法的庇護。您可以捕殺羊群,上限為25只。捕殺至26只,您便要接受死亡的懲罰?!?/p>
想想這個畫面就有趣:一匹狼,嘴里正嚼著第25只羊的后腿呢,一個衛(wèi)兵跑過來示意它這是最后一次、下不為例。當然了,一向擅長坑蒙拐騙的它此刻必然要大聲抱怨:好啦,我確實吃了羊的左后腿沒錯,但是當我看到這只羊時,羊已經(jīng)死了,兇手另有其人?;仡^看,兇手就在身后那群狼里,后面那只……
說實在的,即便這世上有什么狂野的、難以預測的、充滿危險的東西,那也不是狼,而恰恰是我們?nèi)祟?。古羅馬有句諺語:“人對人是狼(Homo homini lupus)?!?/p>
人們馴化了那么多野生動物,就連菜單上標榜著“野生”字樣的肉品,也極可能不過是如假包換的新西蘭工業(yè)化的牧場貨。香燉野鹿里的鹿肉,也并非想象中的來自吃著林中野草長大、天真無知的鹿,而是來自屠宰場中深知自身難保、被擊暈電死的鹿。
英國赫特福德郡歐洲狼天堂野生動物園,飼養(yǎng)員與歐洲狼在一起
法國農(nóng)民牽羊群集會抗議,反對政府的“狼計劃”,尋求保護他們的牲畜
重現(xiàn)江湖的野狼,真的那么危險嗎?這一再踏入人類領地的邪惡反派,似乎依然難逃故事中窘迫的下場。為了對付惡狼,來自德國西北部的下薩克森州迪普霍爾茨縣的一位養(yǎng)羊戶心有巧計。他買了三頭驢來看羊防狼,因為他認為驢不怕狼。一旦驢子察覺到了狼的存在,就會快步向它靠近,大聲啼鳴并用鐵蹄發(fā)起攻擊。所以,這就是今天人們概念中的狼:只需一頭驢就能把它們嚇跑。
既然這樣,下回如果在森林里遇到狼,請務必大聲模擬驢的叫聲:“咿—?。∵蕖?!”(這句話要大聲說出,這樣才能讓狼感到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