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淑伶
青蛙會越來越多嗎?小時候我曾問媽媽,媽媽說,你自己觀察吧!因此在盛夏季節(jié),我常常帶弟弟妹妹去看青蛙。
我的家鄉(xiāng)是北京市順義區(qū)北石槽鎮(zhèn)下西市村。1957年,我上小學一年級了,放學后常常帶弟弟妹妹去村邊玩耍,那時候老家出門往西就是西河套,涓涓細流,魚蝦暢游,我們喜歡逮魚摸蝦。村南是“蓮蓬坑”,說是坑其實是湖,水很深,藍綠色,湖邊生長著很多野生的菱角,我們常常拽下來就剝著吃,甜甜的,嫩嫩的。村東南是“眼鏡坑”,兩個坑連在一起,酷似眼鏡,沒到雨季的時候,坑深水少,只有一些水生植物,我們不敢去涉足。夏季水漲起來,水生植物也更茂盛了。
村里這樣豐富的水環(huán)境很適合青蛙的繁衍生息。
那蛙聲,真可謂好聽至極,每到盛夏,暴雨初歇,河水盈岸,珠滾荷葉,蛙聲順水漂蕩,此起彼伏。那青蛙時而獨亢高歌,時而齊吟眾唱,叫聲東低西高,前應后合,時而叫聲突然停止,就像幕后伴奏的音樂一般秩序井然。
蛙聲叫,雨水到,雨季隨著青蛙的叫聲到來。青蛙喜歡在水邊生活,我?guī)У艿苊妹媒?jīng)常可以看見,水邊的青蛙一會兒跳進水里,一會兒又跳上岸邊,有的青蛙趴在荷葉上,窺視四周,傾聽動靜。
一次,我們居然還看見一群青蛙列隊蹦到水里,一會兒又跳到岸上,不知道哪個青蛙是“首領”。
下雨之前,空氣濕度越來越高,它們更是叫個不停。
清晨,我們還沒起床,就聽到蛙聲一片了,蛙聲由低到高,由緩到急,清而不尖,脆而不短,我們沉醉于蛙聲中。媽媽說,今年雨水大,青蛙多。我明白了水多蛙多的道理。
冬天來了,萬物凋零,我問媽媽,青蛙呢,它們?nèi)ツ睦锪耍繈寢尭嬖V我,它們鉆到水下的坑底睡覺去了,明年春天就醒了,會再鉆出來。哦!我明白了,青蛙也需要冬眠。
到了1960年,我到村東的良善莊上小學的時候,每到盛夏,上學的路上,我會站在村東的大土坑邊,聽青蛙悅耳的叫聲,我會看青蛙在水岸蹦來跳去,依然那么活躍。
到了1963年,我到北石槽上中學,路過此地,依然要站一會兒,傾聽一番青蛙歡叫,觀賞一下它們輕盈的跳躍。
到了1975年,我離開了家鄉(xiāng),去順義師范讀書,回家路過水岸時總要聽一聽看一看可愛的青蛙。
后來我工作了,在1984年調(diào)到北京工作,一直到上世紀90年代,回去的機會少了,蛙聲聽得也少了。
再后來我聽說,村東南的眼鏡坑和村東的大土坑,影響交通,都用土填平了,蓮蓬坑的水面很小了,到了雨季回家的時候再也聽不到蛙聲一片了。媽媽不是說有水就有青蛙嗎?青蛙會越來越多嗎?
我現(xiàn)在明白了,城市的無限擴張,地下水位下降,華北變成了一個“大漏斗”,水資源沒有過去豐富了。環(huán)境惡化了,農(nóng)田大面積使用農(nóng)藥,小昆蟲也中毒了,大量的青蛙吃了有毒的昆蟲后也跟著被毒死了。水資源的嚴重污染,使年幼的青蛙無法生存。
好在習主席倡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fā)出了保護環(huán)境的號召,北京郊區(qū)開始植樹種草,恢復生態(tài)。我想,過幾年北京的天藍了,水綠了,土質(zhì)肥沃了,水資源充沛了,青蛙還會越來越多,叫聲還會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