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曹珺萌
題記:短篇小說《十愛》中有一個故事叫《誰殺死了五月》,張悅?cè)恢v述的一位失去靈感的年輕女作家,在五月來到一個江南小鎮(zhèn),找到了靈感的源泉,然后在五月結(jié)束后又徹底消失。殺死五月的,是美好而繁盛的炫目花火,是理解與了然的激情碰撞,是足以影響一生的一瞬和永恒。
小說畢竟是小說?,F(xiàn)實中,有些時候我們可能會清楚地感知到,殺死時間并不是什么美好的體驗。甚至當時間被殺死之后,除了看著時間的尸體,我們甚至無處尋找真正的兇手,只能卸載掉一個個作為替死鬼的APP。
工作在《電子競技》雜志,我理所當然地以殺死我時間的兇手應該是電競游戲,但前陣子iOS手機系統(tǒng)更新的屏幕使用時間呈現(xiàn)卻告訴我,殺死時間最多的,不是《王者榮耀》,亦不是微信,居然是一款看起來人畜無害的游戲——《戀與制作人》。
之前不少次,我給朋友發(fā)送手機截圖,他們的關注點總會落在手機左上角——那里的文字告訴他們我是從《戀與制作人》的游戲中切到截圖的應用里的。甚至主編從我身后走過,很多次他都會幽幽地冒出一句:“你怎么還在‘紙片人’?!?/p>
這是一款很多女生都了解、男生卻不能理解的收集類游戲,玩家通過肝游戲或者充值獲得名為“羈絆”的卡片。隨著游戲不斷更新,我發(fā)現(xiàn)自己打開游戲的頻率越來越高,停留在游戲中的時間越來越長。
我一直非常不喜歡的一項玩法叫“城市漫步”——通過點擊女主讓她在所謂的城市中走路,觸發(fā)一些小劇情并獲得一些小獎勵,看似是一個福利玩法,但實則是個可以殺掉大量時間卻收獲甚微的“蛋疼”操作,核心目的是激起玩家購買特權月卡快速通過并獲取獎勵。雖然現(xiàn)在一些劇情可以自動完成,并且劇情數(shù)量也減少了,但這仍然是殺時間的利器。
對于我這種不屑于為這種套路充錢(窮到玩不起)的玩家來說,如果我選擇保住錢包,我必須要付出更多的游戲時間以獲得獎勵。于是“蛋疼”的“城市漫步”一邊不斷接受我單方面的吐槽,一邊如愿地大大增加了我在游戲上花費的時間。
最新的大更,“紙片人”推出了小屋系統(tǒng),除了新推出的可購買的貨幣成為直接的收費方式以外,每次登錄都會產(chǎn)生的可收獲的“銀幣”無疑又是一個增加游戲打開率的手段??此泼恳淮未蜷_都能獲得銀幣和經(jīng)驗,但同樣在每一次打開都會躍然眼前的還可能有疊紙的官方淘寶店、最近的充值優(yōu)惠活動、新的收集卡片等等。越過無數(shù)掩蓋,我看到的都是游戲要么在伸手向我要錢、要么在悄悄調(diào)快時鐘。無奈吝嗇(貧窮)的我往往all in后者。
這是一些懷著少女心思的小秘密,太多人似乎羞于講出太多。而這款游戲,沒有成長守護平臺,沒有可調(diào)的消費限制,沒有家長聯(lián)動或監(jiān)控,沒有朋友間的交流對抗。健康游戲忠告八句箴言往往一閃而過,在經(jīng)過無數(shù)次沉浸“紙片人”體驗的我,在少女心的豐沛幻想被滿足后,往往要面對的是被殺死的時間的尸體,和現(xiàn)實中一片狼藉的稿子。
是的我是說,我以為殺死時間的兇手是《王者榮耀》,是《刺激戰(zhàn)場》,是《決戰(zhàn)!平安京》,我以為我消磨時間在和同事“戰(zhàn)斗”,但卻遺忘了《戀與制作人》、《文明》或者抖音、微博。
隨著電子競技在社交媒體上具備更大的聲量,關于其是“殺時間“利器的討論從未平息。作為一個從業(yè)者,我不想為“電競”本身開脫什么,即便我能找出很多的理由,但這次來自手機的提醒反而驚醒了我。如果不是屢屢收到提醒,我想我也不會回頭去尋找殺死時間的真兇。
即便如此,我想自己還是沒有找到沉浸其中最關鍵的原因,所以我才寄希望于來自外界的監(jiān)督。然而,這畢竟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在此之前,我更想知道,在收到下一次警示之前,自己能有多少改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