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中,空姐可能是一份讓人羨慕的職業(yè),因為她們集美麗、素質(zhì)、氣質(zhì)于一身。不過2018年6月份的一項研究對于飛機上的工作人員而言是一個壞消息。來自國外《太空天氣》網(wǎng)站最新報道,哈佛大學研究人員稱:與一般人相比,空姐和其他機組成員面臨著癌癥風險升高的威脅。
這是怎么回事,難道說飛機上存在著致癌物質(zhì)?真相并非如此。來自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告訴我們一個事實:都是宇宙射線惹的禍。宇宙射線由黑洞、脈沖星、太陽和多顆恒星所輻射的高能帶電粒子組成,所以宇宙射線無時無刻不在襲擊著地球。盡管地球擁有被稱為“地球保護傘”的地球磁場能成功阻擋宇宙射線攻擊,但仍然有部分高能粒子能撞擊地球大氣頂部產(chǎn)生二次輻射飛濺,穿透飛行在6千米以上飛機的墻壁。
作為全球宇宙射線探測工作的一部分,2018年6月19日研究人員在加利福尼亞的洛杉磯飛往澳大利亞的飛機上放置了輻射傳感器。研究人員所攜帶的傳感器能測量三種類型的輻射:中子、X射線和伽馬射線。為了更好地檢測到這些輻射,研究人員還特意帶來了氣泡瓶。氣泡瓶中每產(chǎn)生的一個氣泡代表一個高能中子通過,統(tǒng)計氣泡數(shù)量就能得知中子輻射強度。
氣泡瓶中每產(chǎn)生的一個氣泡代表一個高能中子通過,累計氣泡數(shù)量就能得知中子輻射強度。
測量結果讓科學家大吃一驚,從洛杉磯起飛后幾分鐘時間內(nèi),乘客艙的輻射量增加了25倍并一直保持在高位。直到13小時后飛機再次降落在澳大利亞布里斯班。飛機在高空中輻射峰值劑量率幾乎是地面的40倍。研究人員在洛杉磯到布里斯班的飛行期間檢測到中子、X射線和伽馬射線的總劑量大約為24.3 微戈瑞。一次牙科X射線檢測會產(chǎn)生14 微戈瑞至24 微戈瑞之間的輻射。
雖然一次相當于牙科X射線檢測的輻射劑量算不上什么,完全可以忽略不計,但千百次的輻射可能會對機組工作人員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讓他們面臨癌癥風險升高的威脅。不過這對只是坐飛機的我們而言根本不算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