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手術為消化外科常見手術類型,食管癌的發(fā)生與營養(yǎng)不足、微量元素缺乏、吸煙等不良生活危險因素有關,且發(fā)病率高、致死率高。食管癌手術為臨床中治療食管癌常用手段,可有效根除腫瘤病灶,抑制腫瘤細胞增殖與轉移,延長食管癌患者的生存期[1-3]。但食管癌手術為創(chuàng)傷性治療手段,應用快速康復外科理念能夠優(yōu)化手術患者術后康復效果,中醫(yī)氣功操練法是通過術后早期中醫(yī)氣功鍛煉的方法改善術后康復效果,也是快速康復理念的具體體現[4],筆者在常規(guī)食管癌術后護理干預基礎上應用中醫(yī)氣功操練方法,發(fā)現患者的術后康復效果得到優(yōu)化,現將本次研究報道如下:
以我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食管癌術后患者92例為研究對象,按照數字表隨機分組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6例。對照組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齡28~53歲,平均年齡(40.93±5.80)歲,患病時間6~36個月,平均病程(25.2±9.6)個月,疾病TNM分期:Ⅰ期13例,Ⅱ期17例,Ⅲ期16例,病變位置:食管上段癌16例,食管中段癌13例,食管下段癌17例;觀察組男性25例,女性21例,年齡28~54歲,平均年齡(41.24±6.03)歲,患病時間6~35個月,平均病程(24.3±8.7)個月,疾病TNM分期:Ⅰ期14例,Ⅱ期16例,Ⅲ期16例,病變位置:食管上段癌17例,食管中段癌13例,食管下短癌16例。將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納入標準:(1)患者符合食管癌診斷標準,具有手術指征并于我院接受食管癌切除;(2)患者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對護理干預知情同意;(3)患者無手術禁忌證且均首次接受手術治療;(4)患者無凝血功能障礙、心力衰竭、內分泌及代謝障礙等基礎?。唬?)患者術前、術后均無肢體功能障礙、智力障礙、精神障礙。
剔除標準:(1)患者依從性差不能配合實施護理干預;(2)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礙、心力衰竭、內分泌及代謝障礙等基礎病;(3)患者術前或術后存在肢體功能障礙、智力障礙、精神障礙等;(4)患者存在肝腎功能不全、其他惡性腫瘤、甲狀腺機能亢進癥、糖尿病、高血壓等。
1.3.1 對照組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干預方法:常規(guī)術后觀察6 h、指導患者早期進食、觀察切口情況、置管患者實施管道維護措施、藥物護理、感染預防護理、早期下床活動護理、心理護理、宣教干預、基礎生活護理、病房清潔。
1.3.2 觀察組 觀察組以常規(guī)護理干預為基礎應用中醫(yī)氣功操練法,內容如下:
(1)術前認知行為干預:為提高食管癌患者術后中醫(yī)氣功操練的依從性于術前進行針對性認知行為干預。①認知干預:由責任護士于術前2 d對患者進行如下宣教:食管癌疾病知識、食管癌手術流程、術后早期康復干預重要性、中醫(yī)氣功概念,類型與操練方法、氣功操練對術后康復效果的積極效應。②行為干預:責任護士認真學習中醫(yī)氣功五禽戲與八段錦的操練方法及口訣,掌握熟練后對患者進行五禽戲與八段錦教學。五禽戲:包括虎戲、鹿戲、熊戲、猿戲、鳥戲5種引導戲。八段錦:兩手托天理三焦;左右開弓似射雕;調理脾胃臂單舉;五勞七傷往后瞧;搖頭擺尾去心火;兩手攀足固腎腰;攢拳怒目增氣力;背后七顛百病消。術前2 d每日查房后進行五禽戲與八段錦氣功操練,責任護士一對一教學,教授患者及患者家屬如何操練氣功,每日進行10~15次操練直至患者與家屬均能較好掌握五禽戲與八段錦的操練方法。
(2)術后氣功操練:術后實施常規(guī)胸外科術后護理干預,待患者胃管與尿管拔除后對其進行中醫(yī)氣功操練干預,要求責任護士于操練前積極有效鼓勵患者下床活動,先教授患者如何床上坐起,如何翻身,如何下床,排尿等基礎生活行為,待患者可獨自下床后進行中醫(yī)氣功操練。操練期間要求家屬在場協(xié)助,初始時以患者接受程度選擇五禽戲或八段錦進行操練,操練時如遇患者因疼痛難以進行的操作則跳過進行下一動作,操練不論時間,以患者可接受的活動幅度與頻度為標準。當患者下床活動不受創(chuàng)傷部位限制時要求患者每日查房后于家屬及責任護士在場時進行五禽戲與八段錦操練,不分先后但要求所有動作均完成,由每日早晚兩次逐漸過度為每日5~7次直至患者達到出院康復標準出院。
(3)院外長期監(jiān)控:添加患者本人或家屬的微信號,患者出院后由責任護士對患者進行氣功操練長期監(jiān)控,出院2周內每日1次微信隨訪,了解患者的院外氣功操練情況,及時給予操練指導,每周末進行一次視頻聊天觀看患者五禽戲與八段錦操練動作標準情況,及時給予指導。出院2周以后每周進行1次微信隨訪,出院4周以后每2周進行1次微信隨訪,了解患者氣功操練情況,隨訪共進行4個月。
1.4.1 康復效果[5]: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的術后排氣時間、進食時間、住院時間、疼痛程度評分,疼痛程度評價于患者出院時進行,采取視覺模擬評分法(VAS)進行評價。
1.4.2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接口瘺等并發(fā)癥發(fā)生例數,計算發(fā)生率。
1.4.3 生活質量核心量表:術后4個月采用生活質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價,該量表包含軀體、角色、情緒、社會功能與總體生活質量5個維度,每個維度最高100分,評分越高則生活質量越高。
數據應用SPSS20.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排氣時間、進食時間、住院時間、疼痛程度與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均優(yōu)于對照組,觀察組有2例發(fā)生反流性食管炎,對照組有4例反流性食管炎,3例膿胸,2例肺炎,兩組相比,P<0.05,詳見表1。
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軀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社會功能、總體生活質量得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相比,P<0.001,詳見表2。
食管癌根除術為臨床治療食管癌的有效手段之一,術后實施有效護理干預有助于優(yōu)化患者的康復效果。常規(guī)干預中對開胸手術患者實施以預防并發(fā)癥為主的干預措施,對外科快速康復理念的應用力度較小,不能較好的改善患者的康復效果,筆者應用中醫(yī)氣功操練法不僅是對外科快速康復理念的有效應用,也可借助中醫(yī)氣功優(yōu)化食管癌術后康復效果[6],實施后患者的排氣時間、進食時間、住院時間、疼痛程度與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均優(yōu)于對照組,軀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社會功能、總體生活質量得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
常規(guī)護理以感染預防性干預為主,強化了對患者術后的觀察與切口感染預防護理,但對患者早期下床活動的干預力度不足,雖已經通過宣教等方式將早期下床的方法與優(yōu)勢傳遞給患者,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監(jiān)督故而患者的依從情況難以保證。而中醫(yī)氣功操練法則要求責任護士與家屬及患者共同進行氣功操練,并要求家屬協(xié)助進行操練,從而提高對患者的監(jiān)督力度和患者的早期鍛煉力度,避免患者因出現因疼痛或情緒因素而拒絕鍛煉或鍛煉方法不正確情況。五禽戲中熊戲可改善患者脾胃功能,加快患者腸胃蠕動,改善消化功能,促使患者更快過度至正常飲食[7]。虎戲可增強挾背穴和督脈功能,緩解肩背頸部疼痛等臥床酸痛癥狀;鹿戲可幫助緩和腰部困痛感,增強腰部活動功能;猿戲可強化心肺功能,緩解氣短、氣喘等術后體虛癥狀;鳥戲則可活動筋骨關節(jié),調節(jié)氣血,預防術中麻醉及長期臥床對四肢功能的損傷。八段錦中操練內容也具有調理脾胃,增強胃腸道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緩解肢體疼痛與乏力癥狀,強化心肺功能,緩解焦慮抑郁情緒,有促進睡眠的功效[8-12]。除院內干預外還對患者實施了長達4個月的院外氣功操練干預,能夠對患者出院后的操練情況進行了解,及時糾正其操練錯誤之處,監(jiān)督其養(yǎng)成良好的中醫(yī)氣功操練習慣。
綜上所述,在常規(guī)護理干預基礎上,對食管癌術后患者實施中醫(yī)氣功操練干預法能夠優(yōu)化患者的術后康復效果,縮短住院時間,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并優(yōu)化患者的生活質量。
表1 兩組臨床康復效果對比(n,±s)
表1 兩組臨床康復效果對比(n,±s)
項目 例數 排氣時間(d) 進食時間(d) 住院時間(d) 疼痛程度(分)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n,%)觀察組 463.07±0.463.67±0.859.78±1.844.48±1.032(4.35)對照組 464.15±0.374.67±1.0313.27±1.975.76±0.989(19.57)χ2/t值 - 12.4085.0598.7816.1065.060 P值 - 0.0000.0000.0000.0000.024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對比(±s,分)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對比(±s,分)
項目 例數 軀體功能 角色功能 情緒功能 社會功能 總體生活質量觀察組 4651.61±9.3264.07±7.3264.24±8.0562.27±4.5363.74±7.18對照組 4640.26±8.3156.41±6.3755.31±6.3255.06±5.2754.89±6.25 t值 - 6.1655.3545.9187.0376.306 P值 - 0.0000.0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