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曦文 宋南 沈陽工學院
微電影是指專門在新媒體平臺上播放、適合短時和移動狀態(tài)觀看、具有完整策劃制作和情節(jié)的微時放映、微周期制作和微投資的視頻短片。
微電影的畫面質量要求很高,畫面效果甚至直逼大銀幕電影。許多微電影的陣容、演員甚至可以媲美電影大片,因為它主要依靠故事的情節(jié)以及制作精良的畫面效果來吸引觀眾。微電影最大的特點和直觀的感受,就是它的制作畫面精美,這是微電影創(chuàng)作者對光線和色彩的恰當運用的結果。并以此來達到吸引觀眾,高點擊率、高傳播的最大目的。
光是以電磁波的形式進行傳播的,人們能用肉眼看到的部分叫做光。在微電影中,它們就是微電影創(chuàng)作者通常十分重視的拍攝中的光線,它是微電影中最重要的角色造型手段。
不同的位置的光產生的拍攝效果也不同,通常有正面光、側面光、逆光、前測光、側逆光等;光線還分為高調、中間調和暗調三種。高調的畫面光照較明亮,中間調光照則次之,暗調的畫面光照最弱。微電影拍攝中,創(chuàng)作者通過對光線與影調的不同運用,來作用和影響影片畫面的氛圍,并引起觀眾的感受共鳴。
光線是電影藝術最重要的手段,對微電影來說也如此。它在微電影中主要有以下三個重要作用:
2.1 更好地塑造拍攝主體的形象。微電影的題材多元化,而所有拍攝主體的形象都需要利用光線才能夠準確塑造。光線不僅能深入刻畫人物的鮮明個性,還可以準確表達人物或角色內心的豐富情感。比如《續(xù)寫媽媽的日記》這部微電影,創(chuàng)作者通過采用逆光加正面補光,來表現(xiàn)一位母親抱著孩子的溫馨感人場面,能更好地凸顯母愛的偉大和圣潔。
2.2 更好地營造環(huán)境氣氛。微電影創(chuàng)作者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需要,通過光線的明暗反差以及轉變效果,能夠展示出不同的畫面效果,營造不同的環(huán)境氣氛。
2.3 更好地表達情感基調。畫面的光線效果能使觀眾直觀感受到影片的情感。以卡地亞珠寶的微電影為例,影片開頭采用光線的暗調給人一種神秘莫測和夢幻迷人的感覺,而隨著光線由暗逐漸轉亮,寶石豹子在光的照射下也越來越清晰,最后復活過來并沖出玻璃窗戶,表達了一種強烈的重獲新生的情感。
色彩是通過人的視網膜傳達到大腦中樞的一種感覺,專業(yè)來說是光線折射出來的一種光譜。而光源的照射、物體本身的反射色光、環(huán)境對物體色彩的影響這三方面,直接決定色彩的具體形成。微電影拍攝中,對色彩的合理設計和安排,可以更加突出影片畫面的美感,豐富的色彩能夠增強畫面對觀眾的視覺沖擊力,能盡快將觀眾帶入故事情節(jié)中。色彩具有增加畫面形式美感和表意功能的重要作用,是微電影中最重要的視覺語言。
3.1 增加畫面的形式美感。不同色彩的搭配會產生不同的電影畫面效果,并帶給觀眾視覺上的沖擊,引領觀眾進入故事情節(jié)。
3.2 豐富的表意功能。微電影中使用色彩并不是讓觀眾只感受到色彩的本身,更多的是感受到色彩的價值。創(chuàng)作者根據(jù)題材和主題,合理運用色彩來表達不同的情感,幫助深入刻畫人物形象以及帶動整個電影劇情的發(fā)展。
4.1 光線對觀眾內心情緒的影響
在微電影中,光線對觀眾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1、引導和帶入作用。例如泰國微電影廣告《無聲的愛》,影片采用逆光的暗調畫面來表現(xiàn)女兒的叛逆和父親的無奈;采用逆光加側光的亮調方式,來充分表現(xiàn)父親對女兒的教導和努力生活的畫面,傳達出一種陽光、積極向上的情感;2、反饋作用。觀眾在影片結束時還能沉浸在電影光線帶來的視覺享受中,這就是反饋。例如微電影《香奈兒5號香水》中,在一輛飛馳的列車上,主人公奧黛麗塔圖的面部被列車上疾馳而過的光線不斷劃過,思念的情感頓時映入觀眾的內心,使觀眾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4.2 色彩對觀眾內心情緒的影響
1、滿足觀眾視覺上的審美要求。不同的色彩搭配能給人不同的直觀感受,并帶給觀眾視覺美的享受。
2、引導觀眾的情緒融入劇情。色彩的不同搭配可以傳達出豐富的感受。例如微電影《Leave Me》,影片傳達的是一種悲傷的情緒,影片的色彩設計就采用了濃重的深色調,渲染出悲傷的情感,觀眾被感染并融入故事中。
微電影中光線和色彩是兩個重要的視覺要素,它能直接刺激和引導觀眾的感官和內心。創(chuàng)作者只有充分認識并完善光線與色彩對人的心理感受的影響,才能更好將它們融入創(chuàng)作中,讓微電影展現(xiàn)出更大的魅力和生命力。
[1]歐陽楠,《微電影大營銷》,《網絡傳播》,2011(6)
[2]沈麗華,《淺談“信任鏈”機制在微電影〈一觸即發(fā)〉中的作用》,《大舞臺》,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