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11 月26 日,《木石圖》在佳士得香港2018 年秋拍中創(chuàng)造了歷史,以4.636 億港元成交,伴隨著爭議,《木石圖》揭開神秘面紗。
蘇軾《木石圖》是存世中國古代繪畫中,最重要的畫作之一。它出于世界上最杰出的文學泰斗中的一人之手。它涵蓋了視覺藝術中創(chuàng)作可能性的一個革命。而伴隨它的,是累積了數(shù)百年、表彰它無與倫比的評價。能夠仔細觀察、探討、與展覽如此不凡之作,是我們夢寐以求的體驗。
過去一百年中的大部分時間,國際學術界對于《木石圖》的所在地是一無所知。蘇軾的盛名在華人世界可謂是家傳戶曉。西方歷史以文藝復興人來形容博學多才之士。而蘇軾在文藝復興之前的五百年,便已是文藝復興人的典范。《木石圖》被視為傳達蘇軾自身與眾人所形塑的『典范文人形象』的現(xiàn)存唯一繪畫作品,這應是毋庸置疑。
宋 蘇軾(1037-1101)《木石圖》水墨紙本 手卷 畫長 26.3×50 cm 畫連題跋長 26.3×185.5 cm 全卷連裱共長 27.2×543 cm劉良佐、米芾、俞希魯、郭淐題跋 鑒藏印共四十一枚來源:日本私人收藏 阿部房次郎爽籟館舊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