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初,妻子阿媛誕下了個大胖小子。我的父親和岳父第一時間過來探望,兩個老頭寒暄了幾句分頭回了家,兩人雖然都不動聲色,但關于姓氏的暗戰(zhàn)卻劍拔駑張。
岳父要求隨母姓
2017年9月的一天,妻子阿媛欣喜地告訴我:她懷孕了。大寶已經(jīng)3歲,我體會了當?shù)目鞓放c辛苦。如今,妻子再次懷孕,我對第二個孩子仍充滿了期待。
我把妻子再次懷孕的消息告訴了父母,老兩口高興壞了。妻子把懷孕的消息打電話告訴了她的爸媽,老兩口也很興奮。尤其是岳母,她幫助我和妻子照看大寶,讓我倆省了不少心。岳母聽說女兒又有了,依然暖心地說:“一個也是養(yǎng),兩個也是帶,放心地生吧,我還幫你們照顧著。”
上個周末,妻子回了趟娘家,回來后嚴肅地對我說:“我爸在飯桌上提出,要二胎他雙手贊成,只不過,孩子生下來得姓譚。”
阿媛的話讓我頗感意外,二胎隨母姓這個問題我從沒考慮過,妻子突然提出這個問題,我有些心理準備不足,不知道該不該同意。
阿媛看我不作聲,不滿地說:“龍濤,做人得講良心,我豁著半條命給你生孩子,我媽跑前跑后地給咱們帶孩子,這點小小的愿望都不能滿足我爸,真的太讓我失望了?!?/p>
看到阿媛生了氣,我忙哄她:“你說哪兒去了,生孩子隨誰的姓都行,都是咱倆的孩子,我答應你就是了?!卑㈡逻@才陰轉(zhuǎn)晴,嗔笑著說:“這還差不多。”
答應阿媛第二個孩子隨母姓后,我心里一直放不下。在公司,我裝作很隨意地跟同事討論“如何看待二胎隨母姓?”這一問題,同事中贊成與反對基本五五開,贊成的說現(xiàn)在都什么時代了,還糾結(jié)于隨父姓隨母姓這個問題,國家法律都認可了,還有啥糾結(jié)的。反對者則說,孩子隨父姓是中國幾千來的傳統(tǒng),不能隨意變。
也有較理性的同事建議,二胎隨父姓,還是隨母姓,不僅僅是夫妻之間的事情,還牽涉到兩個家族,這件事情要征求雙方父母的意見。只要兩方父母都點頭,才算皆大歡喜。
兩位親家暗叫勁
聽從同事建議,一次回父母家時,我把阿媛想讓二胎隨母姓的想法說了出來。老媽對此沒意見,老爸卻說,幾千年來都是孩子隨父姓,只有那些入贅的女婿,才讓自己的孩子隨母姓,咱兒子又不是上門女婿,兩個孩子都得姓龍。
我知道父親的犟脾氣,看他話說得沒有回旋的余地,就沒有正面回應他。老爸不放心,把茶幾敲得當當響,命令我:“小濤,你可不能答應你媳婦啊,第二個孩子如果不姓龍,我就不認你這個兒子?!?/p>
這個家最終還是老爸說了算?;氐郊依?,我把父母對將來孩子隨母姓的真實反應說給了阿媛,阿媛氣乎乎地說:“不行,二胎必須姓譚,我爸辛辛苦苦養(yǎng)育了我,一輩子就這么個心愿,我不能讓他失望,再說了,我是新時代女性,不是你們家的生育機器,你如果不同意,我改天就去打掉?!?/p>
看到阿媛動了怒,我知道孕婦不能生氣,否則對胎兒不利,忙哄她:“好,好,我會說服我爸的。”
國慶節(jié)期間,我陪著阿媛去看望岳父母,吃過午飯,阿媛去臥室午睡,岳父給我泡了杯茶,岳母也在一旁陪著,看那架勢老兩口似乎有話要說。
岳父看了我一眼,緩緩地說:“阿濤,你和媛媛趕上了好時候,國家政策放開了,我和你媽也喜歡孩子,孩子多了熱鬧。趁你媽還年輕,也能幫你們照顧著……”聽著岳父的話,我連忙說:“那是,那是,再有個孩子,少不了還得辛苦媽照顧著。”
接著,岳父清了清嗓子,沒再兜圈子:“可能媛媛也給你說了,我想讓第二個孩子姓譚,你覺得咋樣?”
雖然有了心理準備,但面對岳父的請求,我仍一時難以回答,尤其是想到倔犟的父親,我既不敢滿口應承下來,也不能回絕岳父。
岳母看我難為情的樣子,嘆了口氣,說:“你爸是從農(nóng)村出來的,骨子里有點老思想,這輩子沒個兒子有些遺憾,就想讓你和媛媛的第二個孩子隨他的姓,好讓他有點安慰?!?/p>
岳母的話合情合理,我真的不忍心拒絕。于是,我鄭重地對岳父岳母表了態(tài):“爸,媽,您們放心,將來的孩子肯定姓譚?!?/p>
老媽妙招皆歡喜
自從答應岳父母的請求后,我心里一直沉甸甸的。有一次,我去看望父母,老媽看到我憂心忡忡,就試探著問我,是不是有心事?我把那天在岳母家的事情說了出來,老媽安慰我:“新社會新思想,你們只管生,上戶口時,老媽給你作后盾?!?/p>
2018年7月初,阿媛誕下了個大胖小子。一周后,阿媛出了院,岳母幾乎天天過來照顧阿媛母子,我老媽負責替我們照看大寶。孩子出生一個月內(nèi),要開出生證明,準備材料上戶口。開出生證明必須起好名字,起名字按說是件高興的事情,可對我來說,卻是個難題。
一天,岳母從家里趕過來,對我說,自打這個孩子生下來,老頭兒就忙活開了,還搬出字典,戴著老花鏡查個不停,說是給孩子起個好聽的名字。而我老爸那邊也沒閑著,找人給孩子測了生辰八字,說孩子五行缺土,要請人給起個吉祥的名字。
兩個老家如此忙碌,讓我頗感壓力。想到母親當初對我的承諾,我向她求助。老媽說,想讓爺爺、外公都滿意,那是不可能的,但有個折中的辦法,就是給孩子取復姓,媽媽姓譚,爸爸姓龍,不妨就叫譚龍,這樣,既滿足了外公的愿望,又讓爺爺無話可說。
老媽這個主意太妙了,當我把老媽的主意說給阿媛時,她也稱贊這個主意好。有趣的是,我給孩子上戶口那天,爺爺和外公分別把取的名字交給我,讓我按此給孩子上戶口。而我卻按老媽的主意,在戶口簿上給兒子上了“譚龍”的名字。
上完戶口,為了安撫爺爺、外公,我和阿媛分頭做兩邊老人的工作。我的老爸雖然很不高興,可也說不出什么。他知道,如果一味地較真下去,不但影響兒子、兒媳的感情和家庭穩(wěn)定,也有些不講理了,岳父那邊對孩子的名字基本滿意。如今,3個月過去了,因為龍龍的到來,兩個家庭相處得更加融洽。
隨著國家生育政策的放開,二胎隨誰姓這樣的問題不少年輕父母還會碰到,我的建議是:新的時代,思想觀念也要與時俱進,隨父姓也好,隨母姓也罷,都是國家法律允許的,重要的是孩子能健康成長,成為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益的人。
(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