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軍
智能化建筑需要以各種電子設備作為支撐,同時也需要構建相應的信息網絡系統,從而實現一體化的網絡服務,為居民提供更加人性化、高效的服務。智能化建筑的建設,就是結合高新科技,以及建筑的現代需求和特征,為居民提供一種新的服務體驗。本文將會針對公共智能建筑進行分析,分析公共智能建筑工程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對策。
公共建筑智能化與傳統的建筑不同,其關系到的內容比較多。比如:電氣工程、信息技術等。所以,建立公共建筑智能化管理存在很大的困難。而且因為我國智能化建筑起步比較萬,在該項目技術上的水平比較低,所以,發(fā)現智能化建筑比較落后。在實際施工過程中,一旦遇到一些問題,就會嚴重影響智能化建筑建設。但是隨著我國數字化和信息化技術的發(fā)展,建立智能化建筑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對于新型的產業(yè)來說,智能化的建筑是體現一個國家科技水平的,因為基礎公共設施的建立,是以科技為主,同時也能實現節(jié)能環(huán)保的目的,所以,公共智能化建筑發(fā)展具有很大的前景。在進行公共建筑智能化發(fā)展中,政府也要加強人力、財力的投入。在建立智能化建筑中,也要做好生態(tài)環(huán)保,完善各種科學技術。
根據我國目前整體的公共建筑智能水平來說,智能程度比較低。而且就我國目前的科技水平發(fā)展來看,智能公共建筑工程起點不夠高,發(fā)展時間比較段,還沒有建立相對完善的管理體系。在管理模式上,沒有創(chuàng)新意識,使用傳統的管理模式效率比較低,而且建立智能化建筑需要的成本比較高,工期比較長,這些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智能化建筑一項比較復雜的工程,在建立公共智能領域中,關于這些技術的使用也需要進行協調,這樣才能將這些技術進行有效整合,從而解決實際問題。在公共智能化建筑管理中,相關部門需要對智能系統技術進行有效調整,針對實際情況,采取合理的設計方案,同時保證每個部門的技術使用合理性。另外,對承包單位工作進行詳細規(guī)劃,從整體對智能化建筑工程進行管理。對于智能化建筑來說,計算在實際中推廣使用,但是也需要使用人員對這些復雜的智能系統有所了解。對于一些比較先進的電子設備,只有對一些使用人員進行專業(yè)培訓,才能保證這些智能設備的合理使用,從而保證這些設備的長久使用。
建立智能化建筑,涉及到電氣工程、信息技術等,所以在進行公共智能建筑管理時,存在很大的困難。對于這些現代化技術管理需要符合要求,因為這些智能技術存在錯綜復雜的關系,一般忽略一方面的問題,就會遇到其他方面的問題,只有將這些技術相結合,才能更好的促進智能化建筑的發(fā)展。在對智能化建筑工程進行驗收時,經常會出現不合格情況。而且一些驗收人員完全不根據相關規(guī)定進行操作,管理智能化系統的管理,在質量上有待考究,而且驗收工作效率也比較低。
對于公共智能建筑來說,樓層中的圖像、語音和數據傳輸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它是實現建筑內部與外部進行聯系的重要模塊,主要包括:
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兩種網絡系統模式,分別是高層應用和通信子網。這樣方便進行網絡系統維護和管理,同時滿足網絡端口高密度需求,同時更好的服務用戶。
建立多個機房和端站,預留天線設備等,從而滿足用戶各種數據和語言通信。
根據當地情況建立多套自制和開路電視節(jié)目,實現電視系統和衛(wèi)星系統的連接。
在公共智能化建筑管理中,要對技術方面的問題進行劃分管理。因為在公共建筑智能化管理中技術方面是一項比較復雜的綜合性項目,它涉及到的技術領域比較廣。而且在公共智能化建筑過程中,需要對所使用的智能化技術進行了解,熟悉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施工內容,將自動化建筑工程中信息技術、通訊技術等進行整合,建立統一性的智能化建筑管理體系。
對于公共建筑智能化體系進行管理,需要分析每個智能系統之間存在的關系。在智能化建筑中,包括的子系統都將近20多個,每個系統之間都是相互協調且互相聯系的。所以,在管理子系統中,建立承包制度。將每個子系統分配給不同的單位或是企業(yè),這樣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從而促進企業(yè)之間的合作,提高智能化建筑系統的管理。在實際管理中,將整個智能系統進行劃分,可以有效減少管理的難度。想要提高智能化系統等管理水平,還需要加強對管理人員的崗位培訓,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智能建筑的子系統運行。
對于公共建筑智能系統來說,也需要保證用戶的安全,所以建立安全系統也是不可或缺的。
(1)出入口控制系統。根據智能建筑特征,設置安全裝置在出入口、重要辦公地方、通道等位置,主要監(jiān)視出口的人口情況。
(2)汽車庫管理。在汽車庫建立讀卡器和人口出票機設置,保證車輛出入的安全性。
(3)入侵報警系統。根據建筑環(huán)境,建立建筑物內不空間防護,以及重要目標防護等。
在智能化建筑管理中,想要提高管理效率,還是需要對建筑的設計、管理、驗收等工作進行完善。管理層需要針對實際情況,建立合理的管理對策,才能保證智能化系統的正常運行。加強對管理部門的監(jiān)督,同時做好安全質量方面的工作,保證智能化建筑的質量,才能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智能化體驗,從而使智能化建筑得到推廣。
參考文獻
[1]李懷,孫健,于震等.被動式超低能耗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統——CABR近零能耗建筑BAS設計[J].建筑技術開發(fā),2016,43(02):16-18.
[2]常彥.我國商業(yè)建筑智能化集成系統及其節(jié)能效益研究——以成都新天府國際中心為例[D].西南交通大學,2016.
[3]史海疆.發(fā)展智能建筑 致力節(jié)能增效 訪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耿望陽[J].電氣應用,2015(14):6-8.
[4]PombeiroH,SilvaC.Model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a Educational Building: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Linear Regression, Fuzzy Set Theory and Neural Networks[M].Intelligent Systems in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2014.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2015:293-307.
[5]范蓓.傳統與現代的對話——楚文化在武漢智能書報亭設計中的運用與研究[J].美與時代:城市,2016(10):54-56.
[6]符海旭.基于數字電力儀表應用分析的大型公共建筑電能分項計量管理[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6(27):299-299.
[7]張琮.智能城市驛站-論城市公共配套設施的建設、運營與智能化服務[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23).
[8]曾黎芳.基于數字電力儀表應用分析的大型公共建筑電能分項計量管理[J].企業(yè)技術開發(fā)月刊,2015,34(12):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