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弘陽
楊爭光,深圳市第四屆政協(xié)委員。一級作家,影視編劇,深圳市文聯(lián)副主席。1957年生于陜西省乾縣,1982年畢業(yè)于山東大學中文系,長期從事詩歌、小說、影視劇寫作。
楊爭光擁有豐富的人生經歷,他是從黃土地上成長起來的優(yōu)秀作家。同為陜西文學軍團的一員,楊爭光與陳忠實、路遙一樣從陜西的厚土中吸取力量,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學風格。“中國西部,黃沙漫天,馬嘶人怒。” 20多年前,一部《雙旗鎮(zhèn)刀客》拉開了中國西部片的序幕,成為中國電影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部史詩作品。對于已經浸泡在文學世界的楊爭光來說,這是他的第一部有影響力的影視作品,也從此開啟了他在小說與影視這寫作的雙軌上快速并行的人生道路。
此后,從電視連續(xù)劇《水滸傳》到《激情燃燒的歲月》,作為編劇之一,他和總策劃功不可沒,也由此開始了在深圳的文學創(chuàng)作之路。楊爭光長期從事詩歌、小說、影視劇創(chuàng)作,著有《土聲》、《南鳥》、《老旦是一棵樹》、《黑風景》、《棺材鋪》、《從兩個蛋開始》等小說。近年來,楊爭光又在學生的協(xié)助下開了個人微信公眾號“楊爭光說”,保持著每天發(fā)一篇的頻率。
1998年從西安調到深圳并成為深圳人,是楊爭光事先無論如何想象不到的。
1997年中國電影“華表獎”評獎,楊爭光作為評委,把寶貴的一票投給了反映深圳的電影《花季雨季》。后來這部電影獲獎,而楊爭光也與深圳這座新興的城市有了某種潛在的關系。
“蓬勃、清爽、充滿生氣,沒現(xiàn)在擁堵。特別是那條深南大道,綠草鮮花,寬闊舒展,就像鋪展開去的精神和心情?!痹凇稐顮幑馕淖謿q月》中,他如此回顧自己1998年初到深圳的印象。年輕的深圳似乎使楊爭光獲得了新的激情和活力,創(chuàng)作出版了長篇小說《從兩個蛋開始》《少年張沖六章》及《驢隊來到奉先畤》等小說作品,創(chuàng)作了電影劇作《殺手》《公羊串門》等,并扶持青年編劇創(chuàng)作了以深圳為背影的電視連續(xù)劇《愛是雙人舞》《有你真好》等。
雖然已經來深圳20年,但因為創(chuàng)作題材的原因,楊爭光依然經常被歸類為陜西作家?!澳裁磿r候會寫深圳?”這樣的問題,楊爭光也經常被人問起。
在一次分享會上,楊爭光坦陳:“對于深圳,我一直有著書寫的愿望。但,感覺自己依然沒有寫這座城市的才力,才是才氣的‘才,我還需要繼續(xù)準備?!?/p>
“喜歡深圳的生氣。喜歡那個時候的深南大道。喜歡它包容的精神,敢于試錯的勇氣?!睏顮幑庥门疟缺磉_對深圳的喜愛。他說自己從來沒有掩飾過對深圳的感情,深圳的朋友們使他真切地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體溫……“我可能不會再調動了吧。如果不再調動,深圳就是我
最后的歸宿。”他說。
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