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旺啟
小時候,到了秋冬之際,要是能啃上一節(jié)甘蔗,嘴里立刻汁液四溢,甘甜無比,簡直就是一件極為幸福的事兒??墒?,甘蔗哪能經(jīng)常吃到呀?也只有在廟會趕集的時候,大人才有可能會買上一兩節(jié)甘蔗,讓我這個“小饞蟲”過過嘴癮。記得那時,每啃一口甘蔗,如果不嚼干凈甜甜的汁液,是決不會吐出來的。
秋風(fēng)一吹,地里的玉米成熟了,孩子們就跟著大人去田野收玉米。一穗穗玉米棒兒,好像京劇里的老生掛著長長的胡須,要準備咿咿呀呀地開唱了。大人用鐮刀割倒一排排玉米稈兒,我們則把玉米棒兒撕去外皮后,用力掰下來,堆成一堆兒一堆兒的。最后把玉米棒兒裝到車簍里,大人再用小推車晃晃悠悠、吱吱扭扭地推回家里。
小孩子可不會一直安安穩(wěn)穩(wěn)地蹲在地里掰玉米,在掰玉米的過程中,我們也在用自己的“火眼金睛”尋找一種美味——“甘蔗”。啥?玉米地里也種上甘蔗了?其實,我們當?shù)厥遣环N甘蔗的!所謂的“甘蔗”,就是一種甜玉米桿兒,是甘蔗很好的替代品。那么,什么樣的玉米稈兒是甜的呢?我往往是這樣尋找和判斷的:第一,玉米稈兒不能太老,因為它已經(jīng)被成熟的玉米消耗掉了大部分的營養(yǎng),肯定不會甜;第二,玉米稈兒不能太嫩,如果連玉米都沒結(jié)的話,也不會甜;第三,要找已經(jīng)結(jié)出玉米棒兒、但是尚未成熟的玉米稈兒,最好是那種外皮青中帶紫的。等找到這樣的玉米稈兒后,用鐮刀砍掉結(jié)穗兒往上的部分和最下面的部分,只留下中間較粗的一段。然后就像啃甘蔗那樣咬開外面的青皮,露出里面的芯兒,用嘴去嘗一嘗,如果不太甜,就扔掉繼續(xù)尋找;如果非常甜,那就是今天的美味了。就這樣,我們往往一手掰著玉米棒兒,干得熱火朝天;一手拿著“甘蔗”,邊啃、邊嚼、邊吐,吃得不亦樂乎。每年的秋天,不吃上幾十根這樣的“甘蔗”,我們是決不罷休的。
如今,家里依然種著幾畝玉米,每年秋天,我還是要去掰玉米,但是再也沒去啃過玉米稈兒了;孩子們更不會去啃甜玉米稈兒,畢竟甘蔗并不是什么稀罕物,家家都能買得起了。回首往事,作為甘蔗完美替代品的甜玉米桿兒,給我們苦澀的童年,帶來了多少次甜蜜的回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