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感是一種超能力
青青的野葡萄
淡黃的小月亮
媽媽發(fā)愁了
怎么做果醬
我說:別加糖
在早晨的籬笆上
有一枚甜甜的
紅太陽
這首叫作《安慰》的小詩,是顧城早期的詩歌,結(jié)句“甜甜的紅太陽”充滿了童真、童趣,把一輪紅日,寫出水果糖的感覺,讀得人口舌生津、甜味滋益,這正是運用了通感的手法。
通感修辭格是什么7錢鍾書先生曾下過一個定義:
“在日常經(jīng)驗里,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往往可以彼此打動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個感官領(lǐng)域可以不分界限。顏色似乎會有溫度,聲音似乎會有形象,冷暖似乎會有重量,氣味似乎會有鋒芒。”簡言之,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覺溝通起來,借聯(lián)想引起感覺轉(zhuǎn)移,“以感覺未寫感覺”。
通感修辭還有個別稱,叫作“移覺”。怎么樣?是不是像某種超能力的名字?在某些天才文學(xué)家的筆下,的確能調(diào)用“超能力”的筆法,傳達(dá)出貫通感官功能的神奇體驗。比如張愛玲,她在《天才夢》一文中說:“我對色彩,音符,字眼極為敏感?!痹趶垚哿岬墓P下,音符是有色彩的,高音淺淡明亮,低音深沉灰暗,法蘭西這三個字潮濕多雨,英格蘭就清爽潔凈,桃紅色是香香的,橘紅和粉色映在綠油油的海水里,便能產(chǎn)生異常熱鬧的廝殺感。法國大詩人波德萊爾也具有這樣的神通:他在《感應(yīng)》一詩中寫道:“有些芳香鮮嫩得如同孩子的肌膚,柔和得像雙簧管,綠油油的像牧場……”明明是在進(jìn)行味覺描寫,卻在觸覺、聽覺、視覺上全面開花,神奇地給你的感官坐上了旋轉(zhuǎn)木馬。
讓文字打通任督二脈
通過形象的語言,使感覺轉(zhuǎn)移,憑借感受上的融通,相互映照,以及不同維度上的感覺疊加,營造出意蘊悠長的詩意,令敘述意象更為活潑、新奇,這便是通感修辭的作用。
“樹上的知了潑瀉下來百合花似的聲音?!?/p>
——荷馬史詩
本句,將知了嘈雜的叫聲和百合花爭相怒放、花團錦簇的畫面比對、融通,用視覺效果傳達(dá)聽覺體驗,倏然讓文本生出一種鬧騰的詩意。
“綠樹長到了我的窗前,仿佛是喑啞的大地,發(fā)出渴望的聲音?!?/p>
——泰戈爾《飛鳥集》
這句剛好相反,泰戈爾用聽覺感受傳遞視覺效應(yīng),不動聲色地為“綠樹生長到我的窗前”這一客觀現(xiàn)象賦予了生命,同時運用“喑啞”和“聲音”這對矛盾的詞匯,寫出發(fā)聲時的求而不得,營造出一種靜謐的詩意。
除了“一對一”的感官移覺,通感修辭還可以針對某一具體的感官體驗,從不同感覺、不同維度上層層滲透進(jìn)行描寫,營造出立體、豐滿的表現(xiàn)效果。
“王小玉便啟朱唇,發(fā)皓齒,唱了幾句書兒。聲音初不甚大,只覺入耳有說不出來的妙境:五臟六腑里,像熨斗熨過,無一處不伏貼;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參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唱了十?dāng)?shù)句之后,漸漸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個尖兒,像一線鋼絲拋入天際,不禁暗暗叫絕?!?/p>
——劉鶚《明和居聽書》
聲音是具體的,而聲音傳遞給人的感受卻是抽象的。本文中,劉鶚為了表現(xiàn)王小玉高妙的唱功,將抽象的聽覺感受,在不同感官維度上層層舒展:“五臟六腑里,像熨斗熨過,無一處不伏貼”,是聽覺和觸覺的通感:“像吃了人參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是聽覺和味覺的通感:“忽然拔了一個尖兒,像一絲鋼絲拋入天際”又將聽覺和視覺通感,似乎在王小玉的說書表演中,音波忽而鉆入腹腔,忽而在味蕾上彈跳,忽而又沖上天際,定格成一線鋼絲。作者以出神入化的文字,再現(xiàn)了說書人爐火純青的唱功,真有高手相惜、知音相敬的快意。寫作也要打“組合拳”
寫作時,通感還可以跟比喻、擬人、借代等修辭格搭配使用,來提升文字的靈性與詩意,在現(xiàn)代漢語和古詩詞,均多有體現(xiàn)。
“歌聲,像煞黑天上的星星,越聽越燦爛。”
——臧克家《春鳥》
這是通感+比喻的寫作手法,將歌聲的燦爛和浩繁的星空做比,從而將聲音帶給人抽象的心靈體驗具象化。
“楊柳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p>
宋祁《玉樓春·春景》
這是通感和擬人手法的結(jié)合。在中國,錢鍾書先生最早提出了“通感”的修辭概念,他曾撰文指出:宋人詩文里常把“鬧”字來形容無“聲”的景色,例如晏幾道《臨江仙》:“風(fēng)吹梅蕊鬧,雨細(xì)杏花香”,毛滂《浣溪沙》,“水北煙寒雪似梅,水南梅鬧雪干堆”,“鬧”字是把無聲的姿態(tài)說成好像有聲音的波動,仿佛在視覺里獲得了聽覺的感受。更妙的是,“鬧”字本身就是擬人手法,嵌在文中,橫生出一種頑皮、淘氣之氣,頗有韻味。
“來時萬縷弄輕黃,去日飛球滿路旁。我比楊花更飄蕩,楊花只是一春忙?!?/p>
——石柔《絕句》
這首詩,以楊花的黃色代指楊花,“萬里弄輕黃”一句,以通感搭配借代,從觸覺效果來彰顯視覺感受,弄、輕二字,極為精煉,細(xì)寫觸覺感受,將手指輕盈彈觸之感與楊花隨風(fēng)飄搖之象聯(lián)通,突出了楊花隨風(fēng)游蕩的無奈,同時也是作者身世漂泊的寫照。
通感修辭特別適合表露抽象、復(fù)雜、幽微的情緒,它可以將一種感官體驗,在色、聲、香、味、觸等多層面上進(jìn)行展現(xiàn)和比對,炫目生輝的文字,令人頓感清新的醍醐之味。下一次,你要寫一個女孩長得漂亮,不妨試試這樣落筆:
你笑起來真像好天氣——滿輪的圓月在藍(lán)海上升起銀輝,五月的微風(fēng)送來梔子花的香味,秋日的太陽光在臂彎上輕輕彈跳,澄凈的夜空里星星們歌聲鼎沸……你笑起來啊,就是好天氣!
午歌:暢銷書作家,曾出版小說集《晚安,我親愛的人》《晚安,我親愛的孤獨》,長篇小說《—生有你》,作品被翻譯成多國文字,暢銷百萬余冊。因其文筆元氣淋漓,三分搞笑、三分毒舌、一分無厘頭,最終卻歸結(jié)于滿滿的感動,被譽為“文學(xué)界的周星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