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濤
摘 要:以朝陽地區(qū)大平頂棗為試驗對象,研究了3種耕作處理方法對大棗果實產(chǎn)量和品質變化的影響。結果表明,覆蓋處理對大棗的產(chǎn)量提高顯著,與免耕和清耕2個處理的差異顯著;覆蓋處理除可溶性糖酸外,其他品質指標比另外2個處理提升效果最好。因此,3種處理中,覆蓋處理相對免耕和清耕在產(chǎn)量和品質上的效果最好。
關鍵詞:大平頂棗;土壤處理方法;產(chǎn)量;品質
中圖分類號 S6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8)18-0033-02
大棗是遼寧朝陽地區(qū)最為重要和最有特色的經(jīng)濟林產(chǎn)品之一,為當?shù)亟?jīng)濟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隨著果樹種植時間的延長,果園的土壤質量和果樹自身都出現(xiàn)了退化現(xiàn)象,使果實的產(chǎn)量和品質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降低。為此,本試驗研究了覆蓋、清耕和免耕3種耕作處理方法對大棗產(chǎn)量和品質的影響,為提高遼寧朝陽地區(qū)大棗的產(chǎn)量和品質提供理論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與地點 試驗地點設在遼寧省朝陽市孫家灣棗園內進行,選擇長勢良好的7年生大平頂棗樹作為試驗材料。
1.2 試驗設計 試驗設定3種耕作處理,分別為覆蓋的壓草處理(草厚度為3~4cm),清耕處理和免耕的除草劑處理3種方法。每種處理方法隨機選擇10株大平頂樹,每個處理間隔2行果樹,重復3次,其他管理方法保持一致。從頭年收獲后開始處理,到來年收獲時結束。每個果樹隨機采摘50個大棗。
1.3 項目測定 產(chǎn)量:采用天平稱重果實。品質:采用硬度計測定果實硬度;采用可溶性固形物測定儀測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蒽酮比色法測定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采用鉬藍比色法測定維生素C含量。
2 結果與分析
2.1 對大平頂棗產(chǎn)量的影響 由表1可知,大平頂棗果實的單果產(chǎn)量最高的為18.6g,最低的為12.7g,3種處理方法的單果產(chǎn)量高低順序為覆蓋的壓草處理>免耕除草劑處理>清耕處理,與清耕相比,覆蓋壓草處理和免耕除草劑除草處理分別增加了31.72%和22.08%。3種處理中以覆蓋壓草處理最高,與對其他2個處理單果重差異性顯著(P<0.05)。大平頂棗果實產(chǎn)量最高的為3.79×104kg/hm2,最低為3.43×104kg/hm2,3種處理的果實的產(chǎn)量高低順序為覆蓋壓草處理>免耕的除草劑處理>清耕處理,與清耕相比,覆蓋壓草和免耕除草劑除草處理分別增加了9.61%和6.13%。3種處理中覆蓋壓草處理和免耕除草劑處理間的產(chǎn)量差異性不顯著(P>0.05),但是顯著高于清耕(P>0.05)。
6.39kg/cm2,最低為6.25kg/cm2;3種處理果實Vc含量變化中,覆蓋壓草和免耕除草劑處理與免耕處理的差異性顯著(P<0.05),其中免耕除草劑處理>覆蓋壓草處理>清耕處理,含量最高為7.38g·100g-1·FW,最低為5.64g·100g-1·FW;3種處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變化中,各處理方法見間差異性不顯著(P>0.0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為17.26%,最低為17.19%;3種處理可溶性糖含量變化中,各處理間差異性顯著(P<0.05),其中免耕除草劑處理>覆蓋壓草處理>清耕處理,最高為6.77%,最低為4.53%;3種處理可滴定酸含量變化中,免耕除草劑和免耕處理與覆蓋壓草處理間的差異性顯著(P<0.05),其中清耕處理>免耕除草劑處理>覆蓋壓草處理,最高為0.14%,最低為0.07%;3種處理糖酸比變化中,免耕除草劑處理>清耕處理>覆蓋壓草處理,最高為96.33,最低為37.48,通過糖酸比可知,覆蓋壓草處理對大棗口感提升的效果較好。
3 結論
試驗結果可知,在大棗產(chǎn)量方面,覆蓋壓草和免耕除草劑處理的大棗單果重和產(chǎn)量都較清耕處理高。在大棗品質方面,覆蓋壓草和免耕除草劑處理除可滴定酸低于清耕處理,其他指標都顯著高于清耕處理。綜上所述,3種耕作處理方法中,覆蓋壓草處理對提高大棗產(chǎn)量和品質的效果較好。
參考文獻
[1]潘建裕.我國果品產(chǎn)銷形勢、問題及對策[J].果樹科學,1999,16(2):81-85.
[2]李惠峰,呂德國,張興路.幾種果園土壤管理技術淺析[J].煙臺果樹,2005,11(2):21-22.
[3]劉建新.覆草對果園土壤肥力及蘋果產(chǎn)量與品質的影響[J].干旱地區(qū)農(nóng)業(yè)研究,2004,22(1):102-105.
[4]高登濤,郭景南,魏志峰,等.果園地面覆蓋對土壤質量和蘋果生長發(fā)育的影響[J].果樹學報,2010,27(5):770-777.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