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最終會成為我成長中最溫柔的見證者。那一行行曾經(jīng)在青蔥年少時,在憂傷或幸福時刻,在深夜的臺燈下,在溫暖的被窩里認(rèn)真記錄下的文字,會被賦予一種特殊的意義,看見它們,就像聽見歲月的回聲,讀來熟悉如昨。
時間所具備的殘忍,終究會從我們身邊奪走很多珍貴的東西。但神奇的是,日記在這個過程也在不斷變化著它的身份。正值年少時,它像一個朋友、一個樹洞,愿意傾聽和接受你的一切,包括幼稚和脆弱。后來它又像一個長者,見證過你一路的成長,清楚你內(nèi)心的秘密,甚至包括一些不夠光明正大的自私心情、悲觀與失望的情緒。在與它“交流”的過程中,你終于漸漸地學(xué)會傾訴和釋然。
喜歡沙寶亮的一首老歌,叫《青春日記》,歌詞這樣寫道:“我對你談起的那些夢想/還有我的年少輕狂/青春的日記應(yīng)該充滿陽光/照亮每一頁年輕的時光/積蓄溫暖積蓄力量/因為我和我的夢正奔跑在路上/來不及嘆息來不及思量來不及回頭望/因為青春正長……”
歌詞所道出的,正是自己對日記的情結(jié)所在,以及對陪伴過青春的日記最想表達(dá)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