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蛟
江陵使至汝州
王 建
回看巴路在云間,
寒食離家麥熟還。
日暮數(shù)峰青似染,
商人說是汝州山。
這首紀行詩是王建一次出使江陵,回來的路上行近汝州(今河南臨汝)時寫的。
“回看巴路在云間,寒食離家麥熟還?!边@首小詩的前兩句是說,回望巴路,但見白道如絲,一直蜿蜒向前伸展,最后漸漸隱入云間天際。寒食離家,郊原還是一片嫩綠,回家的時候,田間壟上,卻已是一片金黃了。
第一句是回望來路。巴路,指的是通向江陵、巴東一帶的道路。江陵到汝州,行程相當遙遠。第一句表明離出使的目的地江陵已經(jīng)很遠,回程已經(jīng)接近尾聲了。翹首南望,對遠在云山之外的江陵固然也會產(chǎn)生一些懷念和遙想,但這時充溢在詩人心中的,已經(jīng)主要是回程行將結(jié)束的喜悅了。所以第二句緊接著瞻望前路,計算歸期。王建家在潁川(今河南許昌),離汝州很近,到了汝州,也差不多到家了?!昂畴x家麥熟還”,這句平平道出,仿佛只是客觀地交代離家和歸家的時間季節(jié),而此行往返路途的遙遠、路上的辛苦勞頓、盼歸心情的急切以及路途上不同季節(jié)景物的變化,都隱然見于言外。
“日暮數(shù)峰青似染,商人說是汝州山?!痹姷暮髢删涫钦f,傍晚時分,前面出現(xiàn)了幾座青得像染過一樣的峰巒,同行的商人說,那就是汝州附近的山了。
三、四兩句轉(zhuǎn)寫前路所見的景色。兩句淡淡寫出,徐徐收住,只說行途所見所聞,對自己的心情、感受不著一字,卻自有一番韻外之致,一種悠然不盡的遠神。
但從寫景的角度說,用洗練明快之筆畫出在薄暮朦朧背景上凸顯的幾座輪廓分明、青如染出的山峰,確實也能給人美感和新鮮感。人們甚至還可以從“數(shù)峰青似染”想象出天氣的晴朗、天宇的澄清和這幾座山峰的美麗身姿。但它的好處似乎主要不在寫景,而在于微妙地傳達出旅人在當時特定情況下一種難以言傳的心境。
這個特定的情況,就是上面所說的歸程即將結(jié)束,已經(jīng)行近離家最近的一個大站——汝州。這樣一個站頭,對歸家心切的旅人來說,無疑是具有很大吸引力的,對它自然特別關(guān)注。正在遙望之際,忽見數(shù)峰似染,引人矚目,不免問及同行的商人,商人則不經(jīng)意地道出那是汝州的山巒。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此刻在詩人心中涌起的自是一種欣慰的喜悅,一種興奮的情緒和親切的感情。而作者沒有費力去刻畫當時的心境,只淡淡著筆將所見所聞輕輕托出,而自然構(gòu)成富于含蘊的意境和令人神遠的風調(diào)。
紀行詩自然會寫到山川風物,但它之所以吸引人,往往不單純由于寫出了優(yōu)美的景色,而且在寫景中傳出詩人在特定情況下的一片心境。這種景物與心境契合神會所構(gòu)成的風調(diào)美,常常是紀行詩(特別是小詩)具有藝術(shù)魅力的一個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