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星
貴州省銅仁市石阡縣植保植檢站
桃是石阡縣主要果樹種類之一,目前栽培面積約2 667 hm2。筆者多年來一直從事植保技術推廣工作,對石阡縣桃樹主要有害生物種類及綠色防控技術進行了系統(tǒng)調(diào)查和研究,現(xiàn)簡述如下。
石阡桃樹主要病蟲害有:毒蛾類、食心蟲類、桃蛀螟、潛葉蛾、金龜子類、天牛類、蟬類、蚜類、蚧殼蟲類、黑刺粉虱、紅蜘蛛、縮葉病、流膠病、黑星病、褐腐病、炭疽病、軟腐病等。
2.1.1 合理修剪 重視夏剪。加強內(nèi)膛修剪,去除密擠、徒長的內(nèi)膛枝,疏除外圍過密、過旺、直立生長枝條,促進通風透光,降低果園濕度,創(chuàng)造不利于病害發(fā)生的環(huán)境條件,以減輕病蟲害的發(fā)生。適時秋剪。秋末冬初認真剪除枯枝、纖弱枝、過密枝、病蟲枝。
2.1.2 徹底清園 清理修剪后的落地枝條,清除殘樁、僵果、爛果、病果、落葉,集中燒毀或深埋。用99%礦物油乳油(綠穎)150倍液、45%晶體石硫合劑30倍液,消滅枝梢上的越冬菌源。
2.1.3 桃園翻耕 在冬季桃園施肥時翻耕,將桃園枯枝、落葉、表層腐殖質深埋,可減少桃樹病蟲在雜草、病枝葉上和表土中越冬。
2.1.4 注意排水 桃園雨后及時排水。
2.1.5 噴施綠色農(nóng)藥 如果樹勢較弱,可用0.136%赤·吲乙·蕓苔可濕性粉劑(碧護)7 500 倍液+卵磷脂、維生素E 懸浮劑(安融樂)5 000 倍液灌根,或采果后用0.136%赤·吲乙·蕓苔可濕性粉劑(碧護)7 500 倍液+98%磷酸二氫鉀晶體500 倍液全園噴施,調(diào)節(jié)桃樹生長,提升桃樹抗逆性。
通過間作、套種等種植模式,在桃園內(nèi)及周邊種植具有趨避、誘集活性或利于天敵昆蟲繁殖、越冬的花、草等,如在桃園周邊種植苦楝樹及除蟲菊,桃樹間種植三葉草、百脈根等綠肥,創(chuàng)造有利于蜘蛛、食蚜蠅、捕食螨、小花蝽、瓢蟲和草蛉、寄生蜂等天敵生存和繁衍的條件,同時利用桃園生物種群的多樣性增強桃園生態(tài)體系對害蟲種群的控制能力。
2.3.1 保護利用自然天敵 利用當?shù)靥覉@中的草蛉、瓢蟲、食蚜蠅、小花蝽、步甲蟲、寄生蜂等天敵昆蟲,以及蜘蛛、捕食螨、蛙類、蜥蜴和鳥類等有益生物,減少人為因素對天敵的傷害。
2.3.2 使用生物源農(nóng)藥 根據(jù)病蟲發(fā)生種類和危害程度,實施以蟲治蟲、以菌治蟲、以菌治菌、以病毒治蟲的生物防治技術。
2.3.2.1 以蟲治蟲 利用寄生性或捕食性天敵昆蟲防治害蟲。寄生蜂、捕食螨等天敵經(jīng)室內(nèi)人工大量飼養(yǎng)后釋放到桃園,可控制相應的害蟲(螨)。捕食螨如巴氏鈍綏螨可防治紅蜘蛛,寄生蜂如纓小蜂可用于防治葉蟬,瓢蟲和草蛉可用于防治蚜蟲。
2.3.2.2 以菌治蟲 利用有益的細菌、真菌及其代謝產(chǎn)物防治害蟲。如Bt制劑(蘇云金桿菌)、白僵菌對毒蛾的防治效果較好,韋伯蟲座孢菌防治黑刺粉虱效果較好。
2.3.2.3 以病毒治蟲 如用核型多角體病毒制劑防治毒蛾、尺蠖等。病毒制劑除具有持效期長、對環(huán)境安全等特點外,還具有怕紫外線照射、在陽光照射下會喪失活力等特點,宜在陰天使用。
2.4.1 太陽能殺蟲燈 應用太陽能殺蟲燈誘殺毒蛾類、尺蠖類、食心蟲類、夜蛾類等鱗翅目和天牛類等鞘翅目害蟲成蟲。
2.4.2 誘蟲色板 應用誘蟲色板誘控技術誘殺桃園害蟲。利用桃樹害蟲對顏色的偏嗜性原理,采用誘蟲黃板控制小綠葉蟬、蚜蟲、黑刺粉虱等害蟲,采用誘蟲藍板控制薊馬。
2.4.3 自控式害蟲誘殺器 在桃園安置自控式害蟲誘殺器或多功能房屋型誘捕器。
2.4.4 信息素誘控 利用昆蟲的性信息素或行為干擾物質進行誘控桃樹害蟲。如用毒蛾性誘劑誘殺毒蛾,用尺蠖性誘劑誘殺尺蠖,用小綠葉蟬性誘劑誘殺綠葉蟬等。
在桃園全面施用低毒、低殘留農(nóng)藥,優(yōu)先選擇生物源、植物源和礦物源農(nóng)藥,全面禁止施用高毒、高殘留農(nóng)藥,嚴格農(nóng)藥施用備案制度。桃園全面使用高效施藥器械。
2.5.1 把握時機 根據(jù)病蟲害發(fā)生情況,掌握防治關鍵時期和農(nóng)藥安全間隔期,科學合理使用農(nóng)藥。
2.5.2 高效施藥 采用高效施藥技術,可采用電動靜電噴霧器進行葉面噴霧防治,施藥量為傳統(tǒng)施藥劑量的1/2 ~2/3,每667 m2地用水量為7.5 kg。
2.5.3 石阡桃樹病蟲害綠色防控推薦藥劑 石阡桃樹病蟲害種類較多,為推動農(nóng)業(yè)綠色發(fā)展,應根據(jù)害蟲種類合理噴施綠色防控藥劑。
2.5.3.1 毒蛾、食心蟲、桃蛀螟、夜蛾 可用16000IU/mg 蘇云金桿菌可濕性粉劑、8000IU/mg 蘇云金桿菌懸浮劑、0.3%印楝素乳油。
2.5.3.2 尺蠖 1 千萬PIB/mL,2000IU/μL 茶核·蘇云菌懸浮劑、1%苦皮藤素水乳劑、20%除蟲脲懸浮劑、5.7%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水分散粒劑、5%阿維菌素乳油。
2.5.3.3 蚜蟲、葉蟬 0.6%苦參堿藜蘆堿水劑、150 g/L茚蟲威乳油、240 g/L蟲螨腈懸浮劑、500 g/L丁醚脲懸浮劑、50%氟啶蟲胺腈水分散粒劑(可立施)、70%吡蟲啉水分散粒劑(艾美樂)、30%唑蟲酰胺懸浮劑(美銳)、65%噻嗪酮可濕性粉劑、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25%撲虱靈可濕性粉劑、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
2.5.3.4 介殼蟲、紅蜘蛛、黑刺粉虱 0.5%藜蘆堿可溶液劑、99%礦物油乳油(綠穎)、0.5%依維菌素乳油(樂滿園)、24%螺螨酯(螨危)、15%噠螨靈乳油、2%阿維菌素懸浮劑(營利)、50%氟啶蟲胺腈水分散粒劑(可立施)。
2.5.3.5 桃潛葉蛾 25%滅幼脲3 號懸浮劑、20%殺鈴脲懸浮劑、30%蛾螨靈懸浮劑。
2.5.3.6 真菌病害縮葉病、黑星病、褐腐病、炭疽病、軟腐病 3%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劑(拿敵穩(wěn))、3%噻霉酮可濕性粉劑、250 g/L 吡唑醚菌酯乳油、430 g/L 戊唑醇(富力庫)、40%克菌·戊唑醇懸浮劑(樂譜道)、70%丙森鋅(安泰生)、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綠大生)、77%硫酸銅鈣可濕性粉劑(多寧)、50%克菌丹可濕性粉劑(美派安)、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苯醚甲環(huán)唑水分散粒劑、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50%混殺硫懸浮劑、50%多霉靈可濕性粉劑、65%抗霉靈可濕性粉劑、70%甲基硫菌靈超微可濕性粉劑、50%多菌靈膠懸劑。
2.5.3.7 真菌病害流膠病 99%礦物油乳油(綠穎)、45%晶體石硫合劑。
2.5.3.8 細菌性穿孔病 3%克菌康可濕性粉劑、72%農(nóng)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72%農(nóng)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
2.5.3.9 草害 18%草銨膦可溶液劑(保試達)。
上述藥劑施用方法、安全間隔期見農(nóng)藥標簽或說明書,注意藥劑交替使用及混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