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蔬菜種子生產技術》教學實踐與改革探索

      2019-01-05 19:03:28程蛟文趙普艷柴喜榮汪國平
      中國種業(yè) 2019年6期
      關鍵詞:蔬菜種子園藝種業(yè)

      程蛟文 趙普艷 柴喜榮 汪國平

      (華南農業(yè)大學園藝學院,廣州510640)

      種子是農業(yè)生產最基本的生產資料,也是農業(yè)科技的先導和載體,是農業(yè)增產提效的物質基礎[1]。我國種業(yè)已完成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產業(yè)發(fā)展迅猛,特別是加入WTO及《種子法》頒布以來,國有種子企業(yè)紛紛改制,國外種業(yè)巨頭以合資、獨資等形式大舉進入國內,使得國內種業(y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歸根結底,種業(yè)市場競爭是種業(yè)人才的競爭。在此背景之下,2002年教育部批準中國農業(yè)大學設立了“種子科學與工程”本科專業(yè)并面向全國招生。此后,國內其他20多所農業(yè)院校相繼開辦了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開展種業(yè)本科人才的培養(yǎng)[2]。

      園藝作物主要包括果樹、蔬菜和花卉等,其相關產業(yè)在種植業(yè)結構調整、農村勞動力轉移、農民增收、農產品出口創(chuàng)匯及農村經濟發(fā)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3]。據統(tǒng)計,2016年我國園藝產業(yè)產值已超過3.5萬億元,占農業(yè)種植業(yè)總產值的60%以上,成為農民增收和農村增綠的支柱產業(yè)[4]。園藝產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一個巨大的園藝種業(yè)市場,對園藝種業(yè)專業(yè)人才的需求快速增長。然而,絕大部分院校的“種子與科學工程”專業(yè)都掛靠在以水稻、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為主要研究對象的農學院[5],以園藝學為背景的種子專業(yè)人才存在巨大缺口。因此,華南農業(yè)大學園藝學院于2003年和2004年經過多方調研和充分論證,決定在園藝專業(yè)下設置種子科學與工程方向,并于2005年開始招生,至2018年底已連續(xù)招收了14屆本科學生[6-7]。

      蔬菜是我國農業(yè)種植業(yè)中的第二大產業(yè)。近年來,我國蔬菜播種面積逐年上漲,蔬菜已成為市場化程度最大的經濟作物[8]。華南農業(yè)大學所在的廣東省是蔬菜種植大省,2017年,其蔬菜總播種面積約為122.72萬hm2,位列全國第七(中國統(tǒng)計年鑒2018)。目前,包括廣東省在內的華南地區(qū)已建成了反季節(jié)、供港和北運特色蔬菜生產基地。種子生產是指依據植物的生殖生物學特性和繁殖方式,按照科學的技術方法、生產出符合數量和質量要求的種子的過程。種子生產前承育種,后接推廣,是連接育種和生產的橋梁,是把育種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必要途徑[9]。

      華南農業(yè)大學園藝學院自2005年開始,將《蔬菜種子生產技術》列為園藝專業(yè)種子科學與工程方向必修課程。下面從《蔬菜種子生產技術》的課程性質與任務、教材體系、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學時分配和改革探索6個方面分別進行闡述,旨在為蔬菜種子生產相關課程教學改革提供一定的參考。

      1 課程性質與任務

      《蔬菜種子生產技術》是一門傳授蔬菜種子生產基本原理和技術方法的理論與實踐緊密聯(lián)系的專業(yè)課程。本課程圍繞蔬菜種子生物學、蔬菜種子生產一般原理和主要蔬菜種子生產技術3個知識模塊進行講授。旨在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蔬菜種子生產的重要意義、內容和任務;掌握蔬菜種子形態(tài)和發(fā)育的基本知識;掌握蔬菜種子生產的基本理論;掌握十字花科、茄科、葫蘆科和豆科主要蔬菜的種子生產技術,最終使學生能靈活運用所學理論知識,獨立開展蔬菜作物種子生產技術工作,成為既有理論知識,又有一定操作技能的蔬菜種子生產專業(yè)技術人員。

      2 教材體系

      本課程主要參考的是陳世儒于1993年主編的《蔬菜種子生產技術原理與實踐》。2010年起,增加了鞏振輝主編的面向園藝專業(yè)的全國高等農林院校“十一五”規(guī)劃教材《園藝植物種子學》作為參考。同時,為了拓寬學生對農作物種子生產的整體認識,也推薦學生去閱讀由王建華和張春慶主編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種子生產學》。

      3 理論教學

      在參考上述相關教材的基礎上,結合廣東省主要蔬菜生產的特點,將本課程的教學內容劃分為3個知識模塊,模塊一:蔬菜種子生物學;模塊二:蔬菜種子生產一般原理;模塊三:主要蔬菜種子生產技術。模塊一主要介紹蔬菜種子的形態(tài)、構造、化學成分、形成與發(fā)育、休眠、萌發(fā)以及活力與壽命等種子生物學與生理生化相關知識;模塊二主要介紹蔬菜種子生產的意義與程序、品種混雜退化、品種防雜保純的措施、定型品種和雜種一代制種基本技術等;模塊三主要介紹十字花科(以甘藍、菜心、芥藍和蘿卜為例)、茄科(以辣椒、番茄和茄子為例)、葫蘆科(以黃瓜、南瓜、苦瓜和絲瓜為例)、豆科(以菜豆為例)主要蔬菜以及其他常見蔬菜(以胡蘿卜、芹菜和生菜為例)的種子生產技術方法。

      理論教學以課堂講授為主線,運用多媒體教學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及網絡資源,增加課堂教學的生動性與信息量。成績評定方式為:總成績=平時成績(包括考勤、課堂提問和課堂測驗,占50%)+期末考試成績(占50%)。

      4 實踐教學

      《蔬菜種子生產技術》是一門理論緊密聯(lián)系實踐的專業(yè)課程,實踐教學能將抽象的理論知識具體化,通過實物觀察、實地考察以及動手操作等實踐活動,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以及鍛煉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達到培養(yǎng)高素質蔬菜種子生產技術人才的目標。為此,教學團隊開設了《蔬菜種子生產技術實驗》作為《蔬菜種子生產技術》的平行課程,主要包括“茄子人工去雄雜交制種技術”“黃瓜雌性系制種技術”“辣椒雄性不育系制種技術”和“菜豆自然授粉種子生產技術”4個綜合性實驗項目。

      實踐教學以學生動手為主,旨在通過學生動手操作掌握課堂講述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內容。成績評定以考察方式進行,主要要求學生分組完成實驗操作過程,并按照要求完成實驗報告及回答思考題。

      5 學時分配

      《蔬菜種子生產技術》總學時數為32個,為避免與園藝專業(yè)種子科學與工程方向開設的其他課程如《種子生物學》和《園藝植物育種原理》等的內容重復,本課程將教學內容的模塊一和模塊二各分配6個學時,模塊三則作為本課程的重點內容進行講述,分配的學時為20個。《蔬菜種子生產技術實驗》總學時數為16個,每個綜合性實驗分配4個學時。

      6 改革探索

      教學團隊在10多年的《蔬菜種子生產技術》理論和實踐教學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問題,也及時進行了總結,并相應地開展了改革探索,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6.1 突出種業(yè)的重要意義 通過與學生的課后交流發(fā)現,有不少學生對我國種業(yè)發(fā)展的過程和現狀、蔬菜種業(yè)、蔬菜種子生產的重要意義認識不足,少數學生選擇種子科學與工程方向存在跟風現象。對此,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回顧我國種子產業(yè)的發(fā)展歷程以及分析蔬菜種業(yè)發(fā)展的趨勢,結合國家近些年發(fā)布的各項關于發(fā)展種業(yè)的相關文件和決策部署,如《國務院關于加快現代農作物種業(yè)發(fā)展的意見(國發(fā)[2011]8號)》《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2012-2020年)(國發(fā)辦[2012]59號)》《深化種業(yè)體制改革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的意見(國辦發(fā)[2013]109號)》,以及2016年農業(yè)部和廣東省作出建設“廣州國際種業(yè)中心”的決策等,突出發(fā)展種子產業(yè)的重要意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并幫助他們明確學習目標方向。此外,每年12月在廣州會舉行廣東種業(yè)博覽會及廣州蔬菜新品種展示推廣會,有豐富的地展品種及大量的參展商,本課程通過組織學生實地參觀,了解生產需求,拓展市場視野,增進了學生對專業(yè)方向的認識,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6.2 豐富理論課教材體系 本課程選用的理論課教材《蔬菜種子生產技術原理與實踐》(1993)和《園藝植物種子學》(2010)存在編寫時間較早、內容針對性不強等問題。教學團隊在參考上述教材的基礎上,優(yōu)化了教學內容,提出三大知識模塊,并將重點放在知識模塊三,體現本課程的特色。同時,為了便于學生課后拓展,教學團隊也推薦了種子學以及種子生產相關的優(yōu)秀教材,如胡晉主編的《種子生物學》(2006)和王建華和張春慶主編的《種子生產學》(2005)等。

      6.3 更新和補充教學內容 如何高效安全進行種子生產是種子生產技術研究的重點和熱點,種子生產技術發(fā)展也是日新月異。本課程除介紹已被廣泛應用的種子生產技術以外,教學團隊也時刻跟蹤學術期刊、新聞報道和網絡媒體等最新報道的有關種子生產技術的理論和實踐進展,如近2年研發(fā)的智能不育制種技術和雌性不育系機械化制種技術等,并及時在課堂上給學生介紹,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此外,菜心、芥藍、苦瓜和絲瓜是華南的主要特色蔬菜,市場對這些種類的種子需求量較大,本方向培養(yǎng)的學生畢業(yè)后基本在南方地區(qū)工作,因此在授課過程中專門補充介紹了這些作物的種子生產方法。

      6.4 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部分學生的專業(yè)基礎知識不扎實,之前學過的一些遺傳學、育種學和種子生物學基本概念都已經忘記。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會適當地對一些重要概念進行復習,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新課,緊跟課堂節(jié)奏。同時還發(fā)現較多學生沒有重視采用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黃金方法進行課程學習。為此,教學團隊專門在每次課前5分鐘設置“前情回顧”,課后5分鐘設置“知識小結”環(huán)節(jié),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構建各個知識點的邏輯關系,幫助學生及時進行知識點梳理,鼓勵學生將書本讀薄讀精。

      6.5 強化實踐教學 教育部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2015年)中明確提出,要“進一步加強實踐教學,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實踐教學是農科類課程教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尤其是在現今社會,面臨企業(yè)對知理論、懂操作的技術型人才極度需求的現狀,必須強化教學實踐。

      本課程圍繞教學重點內容,開設了4個綜合性實驗項目,每個項目都與理論課內容相呼應。同時,在課程安排上,為了達到及時消化理論知識的目的,理論和實驗教學基本上是穿插進行。此外,為了提高學生的實踐課程參與度,本實驗課程改掉了以往只要求學生在花期到田間開展雜交/自交操作的慣例,要求學生協(xié)助實驗員進行試驗材料的準備(包括浸種育苗、栽培管理和雜交/自交工具的準備等),參與授粉后種株的管理和種果取種等各個環(huán)節(jié),最終將學生收獲成熟種子的情況作為實驗課程評分的依據之一。通過教學實踐,結果表明,學生參與實驗的積極性大大提高。最后,本課程鼓勵學生積極到田間進行實地觀察,繪制不同蔬菜花器官構造圖,使學生充分理解不同種類蔬菜為什么具有不同的開花授粉習性,最終決定它適宜采用什么制種策略。

      7 結語

      經過10多年的《蔬菜種子生產技術》課程教學實踐,在課程定位和課程內容建設等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同時,針對課程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初步的改革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作為一門技術方法類課程,在堅持傳授理論技術體系的同時,還要緊跟時代步伐,在教學內容優(yōu)化、教學方法改進以及堅持理論實踐緊密結合等方面進行不懈的改革探索和創(chuàng)新。最終適應現代蔬菜種業(yè)發(fā)展的需要,努力培養(yǎng)懂理論、懂操作的種業(yè)技術型人才,為提升我國蔬菜種業(yè)市場競爭力貢獻力量。

      猜你喜歡
      蔬菜種子園藝種業(yè)
      蔬菜種子催芽技術
      歡迎訂閱2022年《北方園藝》
      山西省7.42噸蔬菜種子出口海外
      園藝系
      園藝
      小太陽畫報(2019年4期)2019-06-11 10:29:48
      針對不同地域環(huán)境如何選購蔬菜種子的思考
      現代園藝(2017年22期)2018-01-19 05:07:52
      我和園藝村的約會
      學生天地(2017年8期)2017-05-17 05:50:03
      種業(yè)名企展示
      種業(yè)名企展示
      種業(yè)名企展示
      和林格尔县| 揭东县| 襄垣县| 高安市| 乐平市| 定安县| 庄河市| 修水县| 桑日县| 平远县| 东丽区| 肃宁县| 勐海县| 南部县| 金乡县| 四会市| 阿拉尔市| 凤庆县| 渭南市| 思茅市| 右玉县| 渝中区| 登封市| 延长县| 吴桥县| 牙克石市| 剑川县| 聂拉木县| 江川县| 民丰县| 新竹市| 兴业县| 珠海市| 奉新县| 新兴县| 南丰县| 玛沁县| 池州市| 永胜县| 紫阳县| 翼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