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青
(云南省臨滄市農業(yè)學校,云南臨滄 677099)
樹頭菜(刺苞菜)是云南大理、楚雄、臨滄、保山、普洱等地山區(qū)出產的一種野生菜[1]。樹頭菜是落葉小喬木,一般高5~8 m;枝灰褐色,有散生灰色皮孔;嫩葉芽的萼片呈卵形,花瓣葉狀,綠黃色轉淡紫色[2];外形似香椿,是一種刺藤喬木的傘狀嫩尖,肥大鮮嫩[3]。
樹頭菜種植成本較低,適應性強,多生長在濕潤的田邊、灌木叢間,根系發(fā)達,地下莖部分能夠生長很多小枝,生長迅速,種植密度較大。因長期生長在野外,所以抗逆性較強。樹頭菜萌發(fā)性好,生長快,采集時間從3~4 月發(fā)芽開始能持續(xù)到11 月,每棵樹每次能收獲5~6 kg,可開發(fā)資源量充足,采集也不會給生態(tài)造成影響,尤其是在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等生態(tài)發(fā)展項目中,具有較高的生態(tài)效益,能帶來較大的經(jīng)濟效益,具有廣闊的市場發(fā)展前景。由于樹頭菜市場緊缺,人工種植產量有限,目前全年平均每棵樹可采5~6 kg,盛產期每667 m2年產量在150~250 kg,每667 m2產值可以達到6 000~8 000 元。本文介紹了樹頭菜的食用保健功能和食用方法,并總結了云南省栽培樹頭菜的關鍵技術,以促進樹頭菜的人工馴化及資源開發(fā)利用。
樹頭菜屬珍稀野生蔬菜,清涼脆爽,鮮嫩可口,具有與眾不同的味道,是純天然、綠色、無污染、無公害的一種優(yōu)質蔬菜。
樹頭菜是一種營養(yǎng)豐富的野生蔬菜。嫩葉富含蛋白質、胡蘿卜素、維生素及各種礦質元素。據(jù)測定,每100 g嫩葉中含粗蛋白7.45 g,總氨基酸2.72 g,必需氨基酸1.12 g,胡蘿卜素1.872 g,硫胺素0.038 mg,維生素C 160.96 mg,這些物質的含量高于常見蔬菜品種[4]。
除食用外,樹頭菜兼具藥用價值。它的根和葉都可入藥,性苦寒。芽桿具有清熱解毒、舒筋活絡之功效,可用于治療肝炎、痢疾、腹瀉等疾病[5];葉具有健胃的功效,可解毒,治爛瘡;根具有清熱解毒、舒筋活絡的功能,對于肝炎、腹瀉、痢疾、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都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另外,樹頭菜還能防癌、抗癌。
據(jù)檢測,樹頭菜含有的膽堿是印磷脂和鞘磷脂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人體細胞的生命活動有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是功能性食品的重要活性物質。樹頭菜的葉、根、莖營養(yǎng)豐富,藥用價值高,味道鮮美獨特,適口性好,是純天然食品,具有清熱下火的功效。樹頭菜含有豐富的鐵,可以預防貧血。樹頭菜鉀含量也比較高,鉀離子可以直接作用于血管壁,促進血管壁的擴張,阻礙動脈壁的增厚,進而起到降血壓的作用,也能保護肝臟[6-7]。
樹頭菜人工栽培時間很短,從20 世紀末才開始零星開發(fā)種植野生樹頭菜具有萌發(fā)性好、生長快的優(yōu)點,完全體現(xiàn)了野生資源“粗生速長”的特點。樹頭菜栽植方式有多種,可以用種子、根莖和優(yōu)質短穗。用種子繁殖時,需要幾年才能長出健壯的樹苗,耗時較長,這種方法很少被采用[8]。樹頭菜的根莖數(shù)量較少,大面積栽種難以推廣,所以根莖栽植較少。樹頭菜經(jīng)常選用一些健壯的短穗來栽植,這種方式能快速培養(yǎng)出優(yōu)質的樹頭菜。
2.1.1 種子繁殖
選擇背風向陽、耕層深厚、肥沃疏松、排水透氣良好的酸性或微酸性沙質土壤做苗床。一般于3 月下旬~4 月上旬播種育苗。開溝理廂,用碎土平整苗床,然后撒一層腐熟農家肥混拌的細肥土后,再覆蓋農膜保溫保濕,并視土壤濕度適時澆水[9]。
2.1.2 枝條扦插繁殖
挑選1~3 年左右有一半木質化的枝條,直徑2~4 cm,剪成20 cm 左右的插穗,每個插穗上要有1~2 個芽眼,保證較高的發(fā)芽率。距離基部1 cm 的地方用剪刀剪成斜口,然后在剪口上涂抹修復液,再用生根粉浸泡,提高成活率。要注意扦插的時候要有一定的傾斜角度,最好保持45°,能提高成活率,而且也能使枝條接受更多的光照,提高生長速度。扦插時不能損傷枝條上的芽眼,插后注意保溫保濕,以培育健壯苗[10]。扦插時開深10~12 cm的溝,以20 cm×20 cm 的株行距將枝條斜插溝中,覆土5~8 cm,踩實后澆透水。以后保持苗床見干見濕,澆水后在床面表土微干時松土、除草。
栽植前選擇根系完好、健壯、新根多、無傷根及病蟲害的樹苗??刹捎冒苤苍耘啵ㄖ裁芏纫话阒晷芯酁?00 cm×150 cm。定植時間在春季萌芽前或秋季落葉后,定植時挖長、寬、深都為50 cm 的定植穴,每穴施腐熟農家肥10~15 kg,或硝酸銨15~20 g、磷酸二銨10~15 g、硫酸鉀5~10 g,與土混勻,以防肥料直接與根系接觸,影響樹苗的成活。注意栽植時將根系平展,均勻分布于定植穴內,埋土踏實,澆透底水,封坑。
2.3.1 修剪整枝
修剪整枝的原則是使株高適于采收,促進多發(fā)枝條和根系發(fā)育,提高產量。修剪時靠近枝條基部留4~5 個側芽,將上部枝條剪去,修剪一般在早春樹液流動前完成。
2.3.2 追肥
根據(jù)地力和生長勢,適當進行追肥,將腐熟后的農家肥直接鋪在畦上或穴上,化肥要刨坑施入后覆土。樹頭菜生長在一些陰涼的地方,但不耐澇,水分過大會限制其生長,遇到雨水多的季節(jié)一定要做好排水工作,降低土壤濕度,保證其更好的生長。樹頭菜有很強的抗旱性能,但長時間不澆水,樹干也會嚴重缺水導致體內的養(yǎng)分不能很好地運輸?shù)礁鱾€枝干,影響生長,因此,至少半個月補充一次水分,枝干才能生長旺盛[11]。
2.3.3 病蟲害防治
樹頭菜常見的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瘡痂病和白紋羽病等,常見的蟲害主要是蚜蟲。堅持“綠色植保,綜合防治”的原則,在冬季落葉后可用石硫合劑預防病蟲害,開春發(fā)芽后不用化學農藥,采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以生產綠色放心的樹頭菜。
(1)立枯病
立枯病被稱為“死苗”,是由半知菌亞門真菌浸染引起的,多發(fā)生在樹頭菜育苗的中、后期,對樹頭菜的幼苗和根部都會產生危害。發(fā)病初期多用霜霉威鹽酸鹽或惡霉靈+枯草芽孢桿菌噴淋莖基部進行防治。
(2)白紋羽病
白紋羽病在樹頭菜的根尖形成白色菌絲,在老根或主根上帶有一定棕褐色,結構較為稀松,菌絲索進入土中變成細小的菌索,或者填滿土壤空隙,菌絲穿過皮層達到木質部會讓樹頭菜的根部腐爛,葉子變黃、枯落。在樹頭菜的種植過程中,要經(jīng)常追施有機肥,注意中耕排水,促進根系發(fā)育,提高抗病能力。發(fā)現(xiàn)病株后應立即扒開根莖及根部土壤,剪除病根,用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 倍液清洗,并用此藥液消毒周圍土壤。
(3)蚜蟲
蚜蟲俗稱膩蟲,也是樹頭菜常見的一種蟲害。消滅蚜蟲要從樹頭菜的越冬期開始,對土壤進行消毒,殺死一些蟲卵,同時要及時將一些病、枯枝葉修剪掉并徹底清除。
春季萌芽后采摘嫩芽,可采摘2~3 次,嫩芽以10~15 cm、葉片尚未展開為宜;側芽葉片展開早,可在5~10 cm時采摘。樹頭菜的嫩葉可以多次采收,最好在秋季以前采收完畢,每次采收完以后,要及時追肥補充養(yǎng)分,讓其盡快恢復生機,為高產量打下基礎。采收完以后要及時售賣,新鮮的樹頭菜好吃且營養(yǎng)價值高[11]。
人們在對樹頭菜的長期認識中,不斷改進完善其食用方法,已經(jīng)將樹頭菜做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在大理的漾濞、永平、云龍、鶴慶等縣,用樹頭菜炒火腿是當?shù)氐奶厣?。制作過程中,先用開水將樹頭菜的苦汁去除,之后漂洗切碎,加上雞蛋或者火腿,此菜可潤肺利咽、滋陰潤燥[12-13]。在石屏、建水等地,人們經(jīng)常用樹頭菜的嫩尖制作酸菜或腌制酸湯,清火爽口;此外,也可以將樹頭菜嫩芽苞去老莖及芽鱗,露出上部粉紅色、下部綠白色的小芽直接蘸醬食用;或將長10 cm 以內的嫩芽汆熟,涼透后蘸醬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