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杰
(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收成鎮(zhèn)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733399)
牛瘤胃臌氣又被稱為肚脹病,此種疾病多發(fā)于夏季與春季。誘發(fā)此種疾病因素主要是由于牛食用了較多的青草或者精飼料而不能下移,譬如:春季的露水草,豆科類牧草,腐敗變質的飼料等,而此種食料在瘤胃里會產生大量氣體并引起急劇膨脹[1]。
本次研究選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間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某農業(yè)服務中心收治的14 頭患有牛瘤胃臌氣的病牛進行分析研究,其中公牛9 頭,母牛5 頭,年齡1~5 歲,平均年齡(2.5±0.83)歲,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7頭,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實驗組進行中西結合治療。納入標準:腹圍較正常牛腹圍膨大,煩躁不安及口角流涎,叩診無瘤胃音;排除標準:步伐穩(wěn)健,口角無流涎,反芻正常,腹圍正常。經調查證實,兩組資料無顯著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對照進行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對病牛給與0.09mg/kg 賽利通,在一側肌肉進行注射,同時在另一側肌肉給與300 萬單位青霉素與100 萬單位的鏈霉素及40ml 的容大膽素進行注射[2]。并且將250ml 濃度15%的安乃近,與350ml 左右濃度的9%的生理鹽水進行混合,隨后對病牛進行靜脈注射,持續(xù)治療4 天。
在對照組基礎上實驗組進行結合中醫(yī)治療:將木香25g、丁香30g、藿香30g、萊菔子90g、陳皮30g、烏藥25g、厚樸40g,草果35g 進行水煎,每天一次給與病牛服用。并且可以將病牛牽至緩坡處,使得病牛保持在前高后低的姿勢,同時將涂抹大蒜并且在50cm 左右的木棒放入病??谥?,使用繩子將木棒兩端拴好,將其與牛角進行固定,確保病牛可以對木棒進行舔舐,使得病牛舌頭可以持續(xù)做運動,便于病牛體內噯氣運行,減輕病牛癥狀,持續(xù)治療4 天[3]。
根據兩組的治療效果與不良反應進行判斷。治療效果:顯效:經過治療后病牛癥狀顯著改善,腹部膨脹與呼吸急促、口角流涎等癥轉完全消失。有效:經過治療后病牛癥狀有所改善,腹部膨脹與呼吸急促、口角流涎等有所緩解。無效:經過治療后病牛癥狀未見改善甚至加重,腹部膨脹與呼吸急促、口角流涎等癥狀未見改善。治療總有效=(①+②)/(①+②+③)*100%。不良反應:(1)發(fā)熱:病牛經過治療后出現體溫發(fā)熱情況。(2)呼吸困難:病牛經過治療后出現呼吸困難情況。(3)全身出汗:病牛經過治療后出現全身出汗情況。
本次研究當中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以卡方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治療效果上對比,實驗組均達到有效及以上標準,總有效率為100.00%,對照組中有1 頭未達到有效標準,總有效率為85.71%,組間對比差異顯著(P<0.05)
對患有牛瘤胃臌氣的病牛積極進行中西獸醫(yī)結合治療,不僅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還可以提高治療效果,進而使得病牛癥狀得以有效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