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琳
(沈陽市口腔醫(yī)院,遼寧 沈陽 110002)
口腔外科手術主要是對口腔器官及相關軟組織進行手術治療,例如牙齒、牙槽骨、舌、咽等,患者進行口腔外科手術之后,口腔內會存在夾板、栓絲等固定物,嚴重限制了患者的張口活動,破壞了口腔內的穩(wěn)態(tài)環(huán)境,加快微生物的繁殖,僅僅依靠常規(guī)口腔清洗方法,無法達到清潔目的,極易引發(fā)感染[1]。因此,口腔沖洗逐漸成為口腔外科術后護理中常用的干預措施,為了進一步探討其應用效果,本文以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間收治的92例口腔外科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對比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在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間收治的口腔外科手術患者中隨機選出92例,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6例。對照組男25例,女21例;平均年齡為(45.02±5.12)歲;平均病程為(2.13±0.65)年。觀察組男26例,女20例;平均年齡為(44.67±4.87)歲;平均病程為(2.21±0.58)年。本研究已獲得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參與研究的患者或其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2]。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等臨床資料上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基于常規(guī)術后口腔護理。采用彎嘴鉗夾住衛(wèi)生棉球,蘸取生理鹽水之后對患者口腔進行擦洗,其中包含牙齒、上顎、舌、唇等部位。3次/天。
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基于口腔沖洗護理。患者取半仰臥姿勢坐立,將彎盤放在患者口角旁,頜下墊置治療巾;在規(guī)格為20 mL的注射器上安裝沖洗針頭,將1%的H2O2吸入6~10 mL;檢查負壓吸引設備,確定其正常之后,使其與吸引器頭連接,同時將負壓吸力設置為10 kPa;安裝吸痰管之后進行試吸,以確保其能夠正常使用。然后使用口鏡分開患者兩邊口角,使患處充分暴露,將沖洗管放于患者口腔患處一側,吸痰管放于口腔健康一側;現(xiàn)將患者口腔內痰和液體洗出來,然后沖洗口腔,從內部、上方、外部下方等位置進行仔細沖洗,同時進行吸取操作。在此過程中,要保證操作輕柔,以免損傷患者傷口。最后,再使用生理鹽水對患者進行口腔清洗,清除掉患者口腔內的液體和泡沫,清洗完成之后在患處涂上抗生素軟膏,并做好臉部清洗工作。
1.3 觀察指標:統(tǒng)計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感染情況以及護理滿意度。臨床效果主要分為痊愈、顯效、有效和無效。痊愈:傷口完全愈合,口腔無異味以及疼痛不適感;顯效:傷口基本愈合,口腔基本無異味以及疼痛不適感;有效:傷口有所改善,口腔有輕微異味以及疼痛不適感;無效:傷口無變化甚至出現(xiàn)感染現(xiàn)象,口腔有異味且感到強烈的疼痛不適[3]。總有效率=(痊愈例數(shù)+顯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護理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表格進行評估,總分100分,80分以上為非常滿意,60~80分為一般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十分滿意例數(shù)+一般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處理:本研究所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處理,用n(%)描述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用()描述計量資料,用t檢驗。P<0.05時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干預后,對照組痊愈者9例,顯效22例,有效13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67.39%;觀察組痊愈者21例,顯效19例,有效6例,無效0例,總有效率為86.96%,觀察組臨床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通過統(tǒng)計學計算,組間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
2.2 兩組患者的感染情況:對照組在治療過程中,有8例發(fā)生感染,感染率為17.39%;觀察組有1例發(fā)生感染,感染率為2.17%,通過計算,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在對照組護理滿意度調查中,非常滿意有13例,一般滿意有24例,有9例為不滿意,總滿意率為80.43%;觀察組非常滿意有31例,一般滿意有14例,有9例為不滿意,總滿意率為97.83%;通過計算,對照組和觀察組滿意度上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口腔外科手術切口通常位于口腔內部,因此,在傷口愈合前,患者不能進行刷牙、漱口等口腔清潔措施,在此期間,如不加強對其口腔護理,不但不利于傷口恢復,還會影響患者口腔內穩(wěn)態(tài)環(huán)境,促進微生物生長,引發(fā)傷口感染[4]。常規(guī)的口腔護理主要是采用生理鹽水擦拭,但對患者口腔清潔不夠理想[5]??谇磺逑醋o理是一種新的口腔清潔方式,采用1%的過氧化氫溶液對患處進行沖洗,邊沖邊吸,不斷循環(huán)沖洗口腔,清除掉口腔內黏膜、齒縫、齒齦中的污垢,通過吸痰管吸出,以保證患者口腔環(huán)境的清潔和濕潤,為傷口愈合提供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6]。所以,患者進行口腔外科手術之后,在常規(guī)口腔生理鹽水護理的基礎上,加用口腔清洗護理具有一定的臨床意義。
在本研究中,口腔沖洗過程中,過氧化氫溶液能夠有效抵抗口腔中的細菌,減少細菌滋生,軟化痰液,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口腔感染的發(fā)生率,為傷口康復營造一個清潔適宜的口腔環(huán)境,促進傷口的愈合;同時還能夠提高患者在傷口愈合期間口腔的舒適度,避免口腔產(chǎn)生異味或由于感染產(chǎn)生疼痛不適感,進一步加強了口腔護理服務質量。因此,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86.96%)和護理滿意度(97.83%)比對照組(67.39%,80.43%)高,且感染率(2.17%)比對照組(17.39%)低,其差異皆具顯著性(P<0.05),說明在常規(guī)術后口腔護理基礎上,采用口腔沖洗護理具有顯著的臨床效果。
綜上所述,在口腔外科術后護理中應用口腔沖洗護理有利于患者傷口愈合和恢復,提高臨床效果和護理滿意度,降低感染率,促進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在臨床上值得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