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云鳳
(沈陽市第十人民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遼寧 沈陽 110044)
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和現(xiàn)代醫(yī)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各式各樣的技術被融入到了疾病檢查之中,提高了臨床中的診斷準確率,電子胃鏡就是其中之一,臨床中電子胃鏡檢查圖像清晰、色彩逼真,能夠很清楚地展示患者上消化道部位的真實情況,是目前臨床診斷工作不可或缺的檢查手段之一[1]。但是在實際的檢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許多患者對于電子胃鏡的檢查認知程度并不高,所以往往對電子胃鏡檢查充滿了恐懼心理,患者在臨床中的依從性并不高。相關文獻顯示對患者進行更為全面的護理干預活動有利于改善這一狀況,本文就對改進型護理干預對電子胃鏡檢查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詳細內(nèi)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1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進行胃鏡檢查的患者共200例,將進行胃鏡檢查的前100例患者設為改進組,進行胃鏡檢查的后100例患者設為常規(guī)組,患者均為首次進行電子胃鏡檢查患者且無胃鏡檢查禁忌證。改進組患者100例,其中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44例,年齡17~78歲,平均年齡(52.12±2.36)歲;常規(guī)組患者100例,其中男性患者57例,女性患者43例,年齡18~79歲,平均年齡(50.14±3.69)歲。經(jīng)比較,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兩組患者均有同一醫(yī)師使用相同型號設備進行胃鏡檢查,但采用不同的護理方式。
1.2.1 常規(guī)組:常規(guī)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①檢查前:護理人員要確認患者是否處于空腹狀態(tài),并協(xié)助患者口服咽喉局部麻醉藥,佩戴假牙或者存在其他情況患者要提前做好檢查準備;②檢查中:護理人員叮囑患者咬好口圈,并對患者的錯誤行為進行糾正;③檢查后:囑咐患者兩小時后才可進食進水。
1.2.2 改進組:改進組患者給予改進型護理干預。①檢查前:護理人員要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與交流,了解患者目前的病情和心理狀態(tài),對患者進行疏導,同時向患者進行電子胃鏡檢查的相關知識科普,對于患者存在的疑問要耐心解答,消除患者的疑惑;佩戴假牙等影響檢查物品的患者,護理人員應幫助其取下相關物品,并加以保管;②檢查中:在檢查過程中接待患者的護理人員應該全程對患者進行陪護工作;患者出現(xiàn)緊張和恐懼情緒時,護理人員應當及時對患者給予鼓勵或者安撫,條件允許時可以對患者進行肢體語言上的支持;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在檢查過程中為患者播放一些舒緩的音樂,緩解患者的情緒;③檢查后:護理人員告知患者在檢查結束后可以先飲用少量的溫開水,待自身嗆咳癥狀明顯消失即可開始進食;根據(jù)患者檢查的結果護理人員可以對患者進行一定的健康指導和教育,提高患者的療效;患者離開時,護理人員可將印有胃鏡室相關信息的卡片交予患者,囑咐患者如果出現(xiàn)異常情況可及時進行詢問和復查。
1.3 觀察指標:對患者的胃鏡檢查時間進行記錄,將兩組患者的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同時檢查結束后,對患者的復查意愿進行統(tǒng)計。
1.4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胃鏡檢查時間比較:改進組患者胃鏡檢查時間<3 min患者75例,占比75%,常規(guī)組患者胃鏡檢查時間<3 min患者32例,占比32%,χ2=37.162,P=0.000;改進組胃鏡檢查時間在3~5 min患者20例,占比20%,常規(guī)組患者57例,占比57%,χ2=28.909,P=0.000;改進組患者檢查時間>5 min患者5例,占比5%,常規(guī)組患者11例,占比11%,χ2=2.446,P=0.118;改進組患者檢查時間普遍<3 min,低于常規(guī)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的復查意愿調(diào)查結果對比:改進組患者100例,調(diào)查結果中90例患者表示愿意進行復查,占比90%,常規(guī)組患者100例,25名患者表示愿意復查,占比25%,χ2=86.445,P=0.000;改進組不愿意進行復查患者10例,占比10%,常規(guī)組不愿意進行復查患者75例,占比75%;改進組患者的復查意愿明顯高于常規(guī)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電子胃鏡檢查時目前臨床中消化內(nèi)科進行疾病診斷和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其作為一種侵入性檢查往往會引起患者的恐懼和不安,使患者擔心使用其進行檢查時候為導致感染或者其他安全性問題,而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會反應到其身體上,使得檢查中胃鏡難以插入,然后由進一步引起患者的擔憂,造成一種惡性循環(huán),影響了檢查的效果和效率[2]。
使用改進型護理干預則是從檢查前、檢查中、檢查后等多個方面對患者進行引導和干預工作,增加患者對于電子胃鏡檢查的了解和認知,減少患者對于該檢查的恐懼與不安,進而使得整個檢查工作能夠順利有效地開展,在本次研究中使用改進型護理干預的改進組患者其胃鏡檢查的時間得到了有效的縮短,患者的復查傾向也較高,說明使用改進型護理干預對患者進行護理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
綜上所述,在電子胃鏡檢查中使用改進型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縮短檢查的時間,提高患者的復查意向,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值得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