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傳穎
越南從今年1月1日開始實施新的網絡安全法,并對數據安全問題做了較為明確的規(guī)定,由此引發(fā)了西方媒體的批評。批評的聲音主要來自于意識形態(tài)、提高企業(yè)運營成本等多個方面。這不是西方媒體首次對其他國家網絡政策提出批評,但是,從“棱鏡門”到“劍橋分析”事件,數據安全實實在在地給全球帶來了新的威脅。
過去幾年中,西方國家遭遇的數據泄露、數據濫用等危機層出不窮,帶來的風險挑戰(zhàn)也越來越深刻和復雜?!袄忡R門”揭露了美國情報機構不僅直接從全球光纖中截取數據,還與谷歌、臉譜等主要的互聯網公司共謀侵犯全球用戶隱私?!皠蚍治觥鄙踔翆⒚^直指美國大選,通過對海量用戶數據的分析來影響美國大選。
這些挑戰(zhàn)告訴我們,數據安全問題并不是某一個國家面臨的特有問題,它愈發(fā)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通過立法加強對于數據安全的保護。歐盟去年正式實施了《通用數據保護規(guī)則》,美國也開始了數據安全立法進程。由此可見,各國政府都在通過各種方式來應對數據安全問題。未來這一趨勢只會加速而不會減速。
一直以來,由于缺乏相應的保護能力和法律手段,發(fā)展中國家都是數據安全問題最大的受害者。隨著發(fā)展中國家政府越來越重視數據安全問題,開始在制度建設、能力建設等方面加大投入,卻引起了一些來自西方的指責。對此,國際社會首先應當充分認識到數據安全問題的重要性和復雜性,停止無謂的指責,切實厘清國家在數據安全領域面臨的困難與挑戰(zhàn)。
其次,相應的數字貿易規(guī)則探討應被提上日程。一方面數據被譽為是網絡空間中的“石油”,它的價值和重要性在不斷上升,每個國家政府都希望將其據為己有。另一方面,數據也是“血液”,只有流淌起來才會發(fā)揮價值。如果各國政府都畫地為牢,將會提高企業(yè)運營成本,并最終影響到數字經濟的發(fā)展。這就需要在全球層面加強相應的數字貿易規(guī)則談判,讓各國政府共同商議制定一個什么樣的數字貿易規(guī)則,共享數字經濟發(fā)展的紅利。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歐盟等國家正在積極謀劃數據跨境的國際規(guī)則。2018年,歐洲實施了《通用數據保護規(guī)定》,美國出臺了《澄清境外數據合法使用法案》,美歐日等國還在此基礎上積極謀劃多邊數據跨境規(guī)則,試圖主導未來全球數字貿易規(guī)則的制定權。中國作為全球數字經濟大國,相應的數字貿易規(guī)則會對中國未來在全球數字經濟格局中的地位產生重要影響。目前,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制定的相關數據出境評估辦法已經接近完成,相信會盡快出臺。中國還需結合網絡主權和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構想,并在此基礎上探索數據跨境的中國方案,推動基于中國實踐的全球數字貿易規(guī)則?!ㄗ髡呤巧虾H問題研究院網絡空間國際治理研究中心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