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 地
400年前黎族青年男女紋身、對歌和婚嫁等風(fēng)俗,在《黎女歌》中,描寫得惟妙惟肖,以致令今人不禁想象,當(dāng)年黎族人的勇敢、美麗、勤勞、淳樸和友善等諸多美好品德?!独枧琛肥遣欢嘁姷拿鑼懤枳宓墓糯膶W(xué)作品,其作者是明朝人湯顯祖。湯顯祖被譽(yù)為世界級戲劇大師,甚至有學(xué)者將其與莎士比亞比肩。
在3000年前,黎族就定居在中國海南島,是海南島最早的居民,主要聚居在陵水、保亭、三亞、樂東、東方、昌江、白沙、瓊中和五指山等地。黎族男女戀愛,常用一種叫鼻簫的樂器溝通感情?!独栳o(jì)聞》記載:“男女未婚者,每于春夏之交齊集曠野間,男彈嘴琴,女弄鼻簫,交唱黎歌,為情投意合者,男女各漸湊一處,即訂偶配,其不合者,不敢強(qiáng)也?!?/p>
湯顯祖(1550~1616),字義仍,江西臨川人。湯顯祖從小刻苦攻讀,《臨川湯先生傳》說湯顯祖,“于古文詞外,能精樂府、歌行、五七言詩;諸史百家而外,通天官、地理、醫(yī)藥、卜筮、河籍、墨、兵、神經(jīng)、怪牒諸書?!睖@祖創(chuàng)作了《牡丹亭》、《南柯記》、《紫釵記》和《邯鄲記》傳奇劇(又稱“臨川四夢”)。《牡丹亭》最為著名,明朝人沈德符稱,“湯義仍《牡丹亭》一出,家傳戶誦,幾令《西廂》減價?!?/p>
《黎女歌》是七言詩,全詩200多字。詩的描寫內(nèi)容:黎族青年男女服飾、女性成人慶祝、男文身女繡面、對婚姻的海誓山盟等。詩的前幾句描寫了黎族女性繡面習(xí)俗,這是黎族女性成年標(biāo)志?!叭缙谥镁茖儆H至”,是說繡面時,要邀請親友來喝酒慶祝。 “少年男子竹弓弦,花幔纏頭束腰際”,描寫黎族男性結(jié)婚時服飾。黎族女性婚嫁服飾的描寫詩句是,“女兒競戴小花笠,簪兩銀篦加雉翠”。“歌中答意自心知,但許婚家箭為誓”,這句是寫黎族青年男女對愛情的海誓山盟。最后一句,“椎牛擊鼓會金釵,為歡那復(fù)知年歲”,是描寫青年男女婚慶載歌載舞的歡慶場面。
湯顯祖寫《黎女歌》時,應(yīng)在1591~1592年,年齡40多歲。因揭發(fā)時弊,湯顯祖1591年被貶官到徐聞任典史。在徐聞期間(1593年量移浙江逐昌縣)曾到海南島游歷,寫下一些海南島風(fēng)物人情詩篇,其中包括《黎女歌》。
湯顯祖體恤民情,為官清廉,崇尚人道,肯定人欲。這和他青年讀書時,他的老師羅汝芳對他教導(dǎo)有密切關(guān)系。羅汝芳,號近溪,學(xué)界稱“明德先生”,明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學(xué)家。羅先生“赤子之心”、“制欲非體仁”的教導(dǎo),成了湯顯祖“至情”思想淵源。湯顯祖的祖上讀書人思想,以及他父母悲天憐人性情,對他影響也較大。
湯顯祖寫“四香”以自律,即 “不亂財、手香;不淫色,體香;不誑訟,口香;不嫉害,心香”。其作品《牡丹亭》臺詞“山也清,水也清,人在山陰道上行,春云處處生。官也清,吏也清,村民無事到公庭。農(nóng)歌三兩聲”,是湯顯祖為官要清廉思想的反映。
三月瓊島綠茵茵,黎家兒女歌悠悠。海風(fēng)椰樹月夜影,顯祖揮毫《黎女歌》。半百棄官回家鄉(xiāng),墜情筆耕《牡丹亭》。傳奇劇本流千古,人性至真比莎翁。筆者寫此小詩,以表達(dá)對黎家人和《黎女歌》的贊美,表達(dá)對大師湯顯祖的崇敬。
附: 黎女歌 (明) 湯顯祖
黎家豪女笄有歲,如期置酒屬親至。
自持針筆向肌理,刺涅分明極微細(xì)。
點(diǎn)側(cè)蟲蛾折花卉,淡粟青紋繞余地。
便坐紡織黎錦單,拆雜吳人采絲致。
珠崖嫁娶須八月,黎人春作踏歌戲。
女兒競戴小花笠,簪兩銀篦加雉翠。
半錦短衫花襈裙,白足女奴絳包髻。
少年男子竹弓弦,花幔纏頭束腰際。
藤帽斜珠雙耳環(huán),纈錦垂裙赤文臂。
文臂郎君繡面女,并上秋千兩搖曳。
分頭攜手簇遨游,殷山沓地蠻聲氣。
歌中答意自心知,但許婚家箭為誓。
椎牛擊鼓會金釵,為歡那復(fù)知年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