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鏡像表達:《撞死了一只羊》的敘事風格解讀

      2019-01-08 03:17:55李穎
      當代旅游 2019年7期
      關鍵詞:鏡像空間

      摘要:導演萬瑪才旦的電影一直以反映真實的西藏為訴求,其影片憑借標簽化的視聽風格和鮮明的主題傾向而極具辨識度,《撞死了一只羊》不僅延續(xù)了萬瑪才旦電影的一貫風格,影片在敘事結構上更是采用了另類的“鏡像”手法,以雙重映射的方式進行了人物設計、空間安排和情節(jié)講述,將“對比”內(nèi)化于故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引導觀眾深刻理解藏族佛教的生命觀,感悟西藏地區(qū)個體及社會的覺醒。

      關鍵詞:《撞死了一只羊》;敘事段落;鏡像;空間

      《撞死了一只羊》是藏族導演萬瑪才旦的又一力作,該片于2018年9月在威尼斯電影節(jié)首映,2019年4月在中國大陸上映,2018年7月25日,該片入圍第7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jié) “地平線”競賽單元。影片延續(xù)了萬瑪才旦“作者電影”的一貫風格,標簽式的廣角鏡頭和長鏡頭的大量運用,對藏區(qū)社會的真實記錄,對西藏宗教文化的呈現(xiàn),以及對西藏社會遭遇現(xiàn)代文明的思考,不僅如此,影片在形式與風格上還增添了幾分神秘、荒誕的藝術氣息。

      萬瑪才旦不僅是一位導演,同時也是一位作家,電影《撞死了一只羊》則改編自次仁羅布的短篇小說《殺手》和導演本人的小說《撞死了一只羊》,這種合二為一的雜糅似乎從一開始就注定了影片在敘事機制上有著雙重的表達。從巴爾的定義來看,敘事就是講故事,是用口頭語言、身體語言、文字、靜止圖像以及活動圖像來陳述事情的經(jīng)過?!杜=驍⑹聦д摗返诙鎸ⅰ皵⑹隆苯缍椤皩σ粋€事件或一系列事件的再現(xiàn)?!彪娪皵⑹聦W借鑒文學敘事的傳統(tǒng),在70年代才發(fā)展起來,目前主要興趣是研究故事片的敘事和結構,以敘事電影為研究文本,探討電影中的故事與情節(jié)、時間與空間,敘述者與接受者,視點與結構等問題。對影片《撞死了一只羊》進行敘事學分析,筆者主要關注了其在敘事機制上幾個較為顯著的特征。

      一、敘事段落的建構:“轉(zhuǎn)換”、“欲望”和“缺失”

      按照傳統(tǒng)的敘事分析所言,一個故事或一個事件的過程,至少有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四個階段,這個過程,可稱為情節(jié)線索的時間進程。就視覺敘事而言,德國學者沃爾夫?qū)た财諣栐凇兑曈X敘事》中將傳統(tǒng)敘事理論引入了當代敘事理論,探討了視覺敘事的“轉(zhuǎn)換”、“欲望”和“缺失”三個問題。由于圖像存在歷時性和共識性的問題,視覺敘事的“轉(zhuǎn)換”對應著故事的“開端”,“欲望”則對應著故事的“發(fā)展”,“缺失”對應著故事的“結局”,也包含了故事的“高潮”部分。

      《撞死了一只羊》以一個虛構的影像文本對發(fā)生在可可西里無人區(qū)的故事進行了再現(xiàn),“轉(zhuǎn)換”部分是貨車司機金巴驅(qū)車行駛在可可西里無人區(qū),無意中撞死了一只羊,繼續(xù)前行的路途中搭載了一個陌生的康巴男人,交談中,得知此人與自己同名并要去復仇,他佩戴著銀刀眼神冷峻而悲戚?!坝辈糠謴膬扇朔謩e后開始,司機金巴來到寺院請僧人為羊超度,然而他對康巴男人想要殺人一事耿耿于懷,于是在與情人約會后,踏上了尋找殺手金巴之路?!叭笔А辈糠衷趯と说倪^程中展開,司機金巴來到薩那,終于在一家甜茶館打聽到了殺手金巴的行蹤,他來到了那個所謂的殺父仇人“瑪扎”的商店,看到瑪扎一家安然無恙,而殺手金巴早已離去。于是,司機金巴也離開了,在回家的路上,他坐在地上靠著輪胎做了一個夢,夢里他手握銀刀代替殺手殺死了瑪扎,完成了復仇,夢醒時分金巴摘下墨鏡,內(nèi)心釋然,“缺失”部分此時便交代完畢。

      按照行動的相對完整性和時空轉(zhuǎn)換的原則,《撞死了一只羊》這部影片可以簡單的劃分為8個段落:①司機金巴撞死了一只羊;②司機金巴遇到殺手金巴;③兩個金巴岔路口分別;④司機金巴請僧人為羊超度;⑤司機金巴與情人約會;⑥司機金巴尋找殺手金巴;⑦甜茶館中的對話;⑧司機金巴面對仇人瑪扎;⑨司機金巴夢里殺人。

      在《敘事作品結構分析導論》里,羅蘭·巴特對敘事單元提出了兩種連接方式:后續(xù)和后果,后續(xù)是指時間先后關系,后果是指因果邏輯關系。皮埃爾·索爾蘭等人進一步區(qū)分了電影段落的三種連接方式:邏輯的方式(上下兩個段落既有時間先后,又有因果邏輯關系)、時序的方式(上下兩個段落僅僅存在時間先后關系)、懸空的方式(上下兩個段落既沒有因果邏輯關系,也缺乏時間關系)。按照以上的段落劃分,《撞死了一只羊》在段落的連接方式上顯然采用時序的方式,沒有采用邏輯的或懸空的方式,時序的連接成為建構影片敘事段落的主導方式,與邏輯的連接方式相比,時序的連接讓影片敘事在總體上呈現(xiàn)出一種松散的、時間流的狀態(tài)。

      二、人物的鏡像設置與敘述主題的闡釋

      按照《辭?!返亩x理解,“人物與事件是文藝作品中的重要因素,人物是組成藝術形象的主體、核心”,這種傳統(tǒng)的人物觀,注重“敘述為人物服務”。隨著俄國形式主義、結構主義等文論在中國的引進和影響,新的“人物觀”將視點投向了“作為敘述的參與者是如何在敘述的生成中發(fā)揮自身的作用”,也就是“人物為敘述服務”的問題,功能性人物觀的提出明確了敘述與人物在敘事研究中的側(cè)重。普羅普在《故事形態(tài)學》中提出了“功能”一詞, 將“功能”定義為“從其對于行動過程意義角度定義的角色行為”,并分析了角色的31項功能,此后,結構主義敘事學的很多理論家如格雷馬斯、巴爾等人繼續(xù)關注“角色”的“功能”問題,對我們認識人物對敘事的意義有著重要的啟示作用。電影敘事學對文本進行分析時,也十分注重人物的功能,本文對《撞死了一只羊》的人物分析,主要集中在兩位鏡像人物的功能設置及其意義闡釋上,影片對主要人物的設計,反映出了藏族社會傳統(tǒng)的宗教觀和生命觀,暗示了敘事者在西藏社會發(fā)展過程中遭遇各種現(xiàn)代文明時所持有的立場。

      (一)“救贖”與“復仇”的雙重指向

      萬瑪才旦在《撞死了一只羊》的人物設置上,明顯使用了一種鏡像的手法,首先,貨車司機和康巴殺手的名字同為“金巴”,都由活佛賜予,在藏語中“金巴”為“施舍”的意思,司機金巴在影片敘事中承擔了“救贖”的功能,是“救贖”功能的執(zhí)行者,殺手金巴在影片的敘事中承擔了“復仇”的功能,是“復仇”功能的執(zhí)行者。影片的敘事主題在“生與死”、“善與惡”之間展開,這種鏡像的人物設置及主題的闡釋體現(xiàn)了藏民族佛教文化中“眾生平等”和“因果輪回”的信仰,也反映了藏族社會在發(fā)展過程中現(xiàn)代文明對傳統(tǒng)習俗的沖擊。

      “救贖”單元從影片開始展開敘述,司機金巴在可可西里無人區(qū)撞死了一只羊,沒有任何人目睹和知曉,他本可以一走了之,但他帶著羊來到寺廟,請僧人為它超度,面對乞丐想要將羊作為食物的央求,他說羊和人是一樣的,都是生命。他給超度的僧人五百元作為酬勞,給乞丐兩百元讓他填飽肚子,自己出錢為情人買下半只羊,但面對撞死的這只“羊”,他選擇了為生命“超度”。在此,佛教文化和超度儀式在“救贖”單元的第一部分得到了充分展現(xiàn),司機金巴忠于佛教輪回的信仰,他想要為自己洗清“罪孽”,然而,“救贖”并未完成。

      “復仇”單元從影片中兩個“金巴”的相遇開始,這個冷峻、沉默的康巴男人帶著“復仇”的信念尋找多年前的殺父仇人,幾經(jīng)周折終于找到了仇人瑪扎,然而,面對仇人和仇人兒子的那一刻,他滿眼淚水下不去手,因為瑪扎對于多年前自己的過錯始終在懺悔,他每天去寺廟念經(jīng)祈禱,風雨無阻。對于康巴男人來說,有仇必報是職責和使命,可是當他面對誠心懺悔的仇人,“復仇”的信念崩塌了,也許是佛教的慈悲讓他“放下”了,他流下了痛苦和羞恥的淚水,就這樣,“復仇”未果?!皬统稹眴卧那楣?jié)設置,強化了藏民族佛教文化中的生命觀和輪回觀,生與死不是絕對對立的,在仇恨面前生命是第一位的,即使是有仇必報的傳統(tǒng)在康巴人眼里如此根深蒂固。此處,敘述者的意圖很明確:尊重生命,放下執(zhí)念,但敘述者仍顧及傳統(tǒng),并未徹底顛覆康巴人復仇的誓言,于是,有了故事中同名的司機金巴,他代替殺手金巴在夢里完成了“復仇”的使命, 夢醒十分,金巴摘下了墨鏡,內(nèi)心終于釋然。至此,“救贖”單元和“復仇”單元的敘事合二為一,圓滿完成。

      (二)現(xiàn)代文明與傳統(tǒng)習俗的對峙

      影片對兩個人物“金巴”的設置,在姓名、外形、服飾、性格、行為方式等方面都進行了鏡像的對比。司機金巴無疑是“現(xiàn)代文明”的代表,殺手金巴則是“傳統(tǒng)習俗”的指涉,藏族社會的發(fā)展中現(xiàn)代文明必然沖擊著傳統(tǒng)禮俗,兩方力量的博弈中,敘述者的意圖暗含在其中。

      司機金巴一頭蓬發(fā),穿著現(xiàn)代服裝,聽著意大利歌劇,抽著盒裝煙,點名要百威啤酒,這樣的人物形象和行為方式,讓他所代表的現(xiàn)代意義明確的、徹底的外化。殺手金巴身著傳統(tǒng)藏裝,保留傳統(tǒng)發(fā)型,佩戴銀刀,目光冷峻,抽著卷煙,點名要百威啤酒,康巴傳統(tǒng)習俗在這個人物的形象和行為方式上體現(xiàn)的十分鮮明。一個熱情、開放、與情人幽會、與茶館老板娘曖昧;另一個孤僻、安靜、被有仇必報的傳統(tǒng)枷鎖緊緊束縛,“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的沖突始終在兩個人物之間閃現(xiàn)。影片的敘述者進一步通過聲音、鏡頭等視聽元素,讓這種對比異常明顯,卡車里兩個金巴在畫面中各占一方,一問一答唇槍舌劍,雙方勢均力敵。然而,兩個“金巴”之間并非完全“對立”,“現(xiàn)代文明”與“傳統(tǒng)習俗”也并非水火不容,對應著“傳統(tǒng)”的“復仇”行動——殺手金巴的復仇,最終是由代表著“現(xiàn)代”的 “救贖”者——司機金巴在夢里完成的。但是,現(xiàn)代化與現(xiàn)代文明的進程是不可阻擋的,在金巴的夢里,雖然他代替殺手完成了“復仇”,但夢的結尾處翱翔在天空的,是象征著現(xiàn)代文明的“飛機”,而不是象征著傳統(tǒng)習俗的“禿鷲”,至此,敘事者對“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的立場一目了然,我們可以保留優(yōu)質(zhì)的民族文化,尊重民族傳統(tǒng),但社會進步和現(xiàn)代文明的進程是必然趨勢,這種立場延續(xù)了萬瑪才旦電影的一貫風格。

      三、敘事空間的鏡像 “撕裂”與“重合”

      談及敘事,空間問題是不可忽視的,大部分敘事形式具有一個接納產(chǎn)生行動的空間環(huán)境,電影敘事也不例外。電影敘事的基本單元——畫面,就是一種華美的空間能指。《撞死了一只羊》對畫面空間的處理,始終是圍繞著兩個鏡像人物“金巴”展開的,影片在空間的表現(xiàn)上對這種鏡像做了多次的“撕裂”和“重合”處理。

      在敘事空間的處理上,第一次鏡像出現(xiàn)在卡車駕駛室中,畫框比列4:3,導演采用對稱構圖的形式,以中景來表現(xiàn)兩人的對話場面,殺手在畫面左邊,司機在畫面右邊,前景畫面中,一排用藏語寫成的六字真言下面,掛著一面是女兒一面是活佛的照片,后景畫面是撞死的那只羊。固定鏡頭和長鏡頭的使用讓畫面的對稱構圖給觀眾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偶爾出現(xiàn)的特寫鏡頭對準了躺在兩人正中間的羊身上。當司機金巴問道:“你叫什么”,殺手回答:“金巴”時,畫面景別從中景跳躍成兩人的上半身近景,對稱式構圖保持不變,形成勢均力敵的效果,此時的畫面是有意切割的,敘事意圖非常明顯,兩個金巴各自只有面部和上身的一半畫面,形成了一種鏡像映射。隨后導演使用了一組特寫鏡頭分別表現(xiàn)殺手金巴和司機金巴,此處的特寫給人一種“撕裂”的感覺,似乎兩個人是從一張照片中被撕開,必須要合起來才能夠完整。顯然,卡車駕駛室內(nèi)的空間構圖和畫面安排是敘事者對兩個“金巴”鏡像關系的刻意為之,兩者間“重合”和“撕裂”的相互掣肘推動著敘事向前發(fā)展。

      鏡像的第二次“撕裂”發(fā)生在兩人在岔路口分別時,一塊寫著“薩那”字樣的路牌出現(xiàn)在畫面正中間的位置,殺手下車問道:“你叫什么名字”,司機:“金巴”,殺手:“誰起的”,司機:“活佛”。敘事者似乎在有意提醒觀眾這種鏡像的“撕裂”,我或許就是你,因為一樣的名字,一樣的由來,甚至連夢都可能是一樣的,正如結尾字幕的話:“如果我告訴你我的夢,也許你會遺忘它;如果我讓你進入我的夢,那也會成為你的夢”。司機金巴與殺手金巴分別后,與情人幽會時,作為男人的他那方面突然“不行了”,他坐著床邊,依然帶著墨鏡,褐色的光斑里,心事?lián)]之不去,他是“不完整”的,因為自己的一半被“撕裂”了,“善”的一半留下,“惡”的一半離去,他被賦予的“救贖”功能必然要通過尋找“惡”,拯救“惡”而完成自我救贖,于是他踏上了尋找殺手金巴之路。

      兩個金巴的鏡像在那薩的甜茶館里完成了第一次“重合”,司機金巴坐在窗邊,從窗外看到了兩幅景象,第一副是漫天飛雪中跑過一條狗,第二副是雪地里走過的瑪扎和他兒子。在和甜茶店老板娘的交談中,司機金巴得知殺手曾經(jīng)坐在和自己相同的位置上,看到過相同的景象,聽到過甜茶店里閑聊的老人講述著同一個故事,那一刻,金巴的內(nèi)心是一種不可思議的驚嘆,從未約定卻不約而同,冥冥中一種責任和使命在他潛意識里生根發(fā)芽。影片在這一部分的鏡像表現(xiàn)中用了黑白畫面,周圍采用了虛化處理,一種前世今生、生命輪回的感覺油然而生。司機找到了殺手的仇人瑪扎,他安然無恙,看著虔誠拜佛懺悔的瑪扎,他深深感受到了殺手內(nèi)心的痛苦和無奈。

      影片的最后一次鏡像“重合”發(fā)生在司機金巴回程的路上,“湖面”是一個頗為明顯的鏡像空間安排,金巴坐在地上,靠著輪胎睡著了,鼾聲如雷,做了個踏實的夢,夢里他代替殺手金巴并殺死了仇人,此時,互為鏡像的兩個“金巴”徹底合二為一,完成了潛意識的愿望,完結了故事的“救贖”主題。為了讓敘事結構更加圓滿,導演讓司機金巴在返程和去程途中相同的地點“撒了兩泡尿”,這一安排看似隨意,實則刻意,似乎完成了一種生命的洗禮,靈魂歸于安寧。

      談及電影《撞死了一只羊》的創(chuàng)作,萬瑪才旦說:“這是一個很荒誕的故事,在敘事上是比較另類的”。正如觀眾所見,影片采用了“鏡像”的表達方式,從本位立場上對藏民族的佛教信仰和生命觀,以辯證的手法完成了故事的敘述。我們每個人內(nèi)心都有兩個“金巴”,世俗的一面猶如影片里卡車吊墜中女兒的照片,信仰的一面則是背面的活佛照片,“我”在鏡像的凝視中平衡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完成了深層次的自我認知,個體的覺醒和雪域社會的真實在這種另類的敘事中得到了鮮活的呈現(xiàn)。

      參考文獻:

      [1]段煉.視覺文化與視覺藝術符號學[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5.

      [2]劉云舟.電影敘事學研究[M].北京:北京聯(lián)合版社,2014.

      [3]盧普玲.論人物在敘事學研究中的功能意義[J].江西社會科學,2010(4).

      [4][加]安德烈·戈德羅,[法]弗朗索瓦·若斯特,主編.什么是電影敘事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5]胡譜忠.《撞死了一只羊》:藏語電影的執(zhí)念與反思——萬瑪才旦訪談[J].電影藝術,2019(3).

      作者簡介:

      李穎,女,講師,西藏民族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研究方向:西藏影視文化傳播。

      基金項目:

      西藏民族大學青年學人項目“改革開放以來藏族題材影視作品中西藏地域形象塑造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19MDX04。

      猜你喜歡
      鏡像空間
      創(chuàng)享空間
      空間是什么?
      鏡像
      當代黨員(2020年21期)2020-11-06 04:18:40
      鏡像
      當代黨員(2020年20期)2020-11-06 04:17:52
      創(chuàng)享空間
      創(chuàng)享空間
      鏡像
      小康(2018年23期)2018-08-23 06:18:52
      《天水之鏡像》
      藝術評論(2017年2期)2017-03-16 07:19:51
      鏡像
      小康(2015年4期)2015-03-31 14:57:40
      鏡像
      小康(2015年6期)2015-03-26 14:44:27
      保康县| 营山县| 大化| 盘锦市| 昆明市| 若尔盖县| 香格里拉县| 临泉县| 和林格尔县| 滦南县| 光泽县| 大新县| 杨浦区| 富民县| 唐海县| 万全县| 乌拉特中旗| 河池市| 搜索| 建水县| 井陉县| 彝良县| 额尔古纳市| 延庆县| 会同县| 寿宁县| 隆德县| 铁力市| 宝山区| 丹阳市| 禄劝| 惠水县| 吴忠市| 收藏| 竹北市| 太湖县| 自贡市| 巴楚县| 华蓥市| 仲巴县| 镇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