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董思堯
《毒液:致命守護者》剛上映不久,有心的觀眾或許再一次在電影里發(fā)現(xiàn)了斯坦·李老爺子客串的身影。在片尾,他飾演一位遛狗的路人,鼓勵男主正視自己還愛著前女友的心:“Don’t give up on her… either of you.”這也成為了漫威系列電影里斯坦·李留給觀眾們的最后一個彩蛋?!奥浮彼固埂だ钣诋?shù)貢r間11月12日在洛杉磯Cedars Sinai醫(yī)療中心去世,享年95歲。
1941年,斯坦·李第一部作品《美國隊長》系列漫畫的第三部問世,1961年11月開始,在搭檔漫畫家杰克·科比的協(xié)助下,他創(chuàng)作了《神奇四俠》《蜘蛛俠》《鋼鐵俠》《雷神托爾》《綠巨人》《X戰(zhàn)警》《奇異博士》《超膽俠》等80%的漫威知名角色。時至今日,他已經成為了美國乃至世界流行文化的標志性人物,他筆下的超級英雄伴隨了一代又一代美國人成長。
西方送走了他們的超級英雄,而在不久前,東方也失去了馳騁于紅塵江湖的大俠?!坝腥A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小說”,這位創(chuàng)作了十幾部武俠小說的文學巨匠在10月30日于香港溘然長逝,享年94歲。從1955年第一次使用“金庸”的筆名擬寫首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他的武俠小說及影視改編作品成為了幾代華人的青春回憶。
兩位老爺子各給東西方造了一個“武俠夢”和“英雄夢”,并傳承給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和觀眾。盡管斯人已逝,其作品卻挾裹著時代的印記和充沛的理想主義不斷前行,不停升華,悄然走近一個又一個第一次接觸的年輕人,給他們打開新世界的大門,用經典的魅力陪伴他們的青春歲月。
一邊,人們在惋惜“大俠”和“超級英雄”的離去帶走了他們的青春,另一邊,一個叫做“電子競技”的東西不知不覺也成了新一代年輕人“青春”的代名詞。
或許你被今年的“RNG牛逼”“IG牛逼”刷屏過,也曾惋惜過偶數(shù)年的遺憾;曾聽聞四十連敗的恥辱;曾經歷過星際魔獸傳奇輩出的時代。電子競技的歷史不長,回顧過去二十年,那些游戲項目、職業(yè)選手、電競賽事等等仿佛一顆顆星星散布在時間的長河,而遺憾的是,似乎很難尋覓到一個能夠連接起至少兩代電競用戶的“大俠”或者“超級英雄”。
這樣的斷層不止一處,政策的改變,輿論的聲討,資金的短缺,關系的破裂,身體的傷痛…有無數(shù)原因讓一個即將登頂?shù)膫髌娲掖耶嬌暇涮?,被淹沒在時代的洪流中。當如今的我們嘲諷著“涼涼”“過氣”“dead game”,或許第二年會被以同樣的言辭嘲諷,從而形成一條條新的“電競鄙視鏈”。有人說,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在同一間房里,我在玩星際爭霸,你在玩王者榮耀。
一間房,兩個世界。
這是令人困惑而又亟需解決的問題。即便是東西方文明有許多隔閡,但我們能夠突破語言和文化的限制,同時領略“大俠”與“超級英雄”的魅力,只因其精神內核都是相似的,無非是外化出的形式不同??稍谛⌒‰姼側?,提煉一個統(tǒng)一的精神內核則愈發(fā)困難。最簡單來說,提起“大俠”,我們立刻能想到一個衣袂飄飄,眼神凌厲,手持刀劍的人飛檐走壁,行俠仗義;提起“超級英雄”,我們立刻會浮現(xiàn)出各種原本普通,之后得到超能力拯救世界的人物形象;提起“電子競技”,我們首先會先到什么呢?
圖源@阿駘
一千個人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世界上新的傳奇也在不斷發(fā)生。
斯坦·李寫下《美國隊長》的時候還不知道自己今后還會構建出那么龐大的漫威宇宙;金庸連載《書劍恩仇錄》的時候也不知道接下來還有那么多栩栩如生的武俠人物會接連問世。今年亞運堅冰被破之后,電子競技的模樣是不是會越來越清楚呢?時間會給我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