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總會自作聰明地干些傻事兒。比如偷看電視,以為只要給電視散熱爸媽就不知道了;比如考試沒考好,以為自己冒充家長簽名老師看不出來……這樣的事數(shù)不勝數(shù),而我們曾經還洋洋得意,自以為滴水不漏,殊不知一切表演盡收大人眼底。
@狒狒:家里給了10塊,出門花了2塊買辣條,剩了8塊,回家說:丟了2塊錢……
林木木:我掐指一算,這給的不是一張整錢??!
@cities:我讀了一遍英語課文,用復讀機錄下,然后反復公放,自己在邊上看漫畫。終于有一天我爸爸敲門進來說不想念就別念了。
張小飛:哈哈哈,你個死心眼子,就不能多讀兩篇隨機播放嗎?
@琴醬7醬:喜歡紅裙子,把照片上白裙子涂紅了,這樣讓別人覺得我是穿著紅裙子拍照的。
劉斌:一看就是沒有PS的年代,你看現(xiàn)在哪個照相APP不能隨便換裝?
@桃子等風也等你:覺得把嘴捂上吃薯片,老師們就不會聽到聲音……
林木木:這是當代的“掩耳盜鈴”嗎?
@善常:小時候,老師讓讀課文,我懶,就模仿我爸簽字。不幸的是后來檢查被老師一眼識破。原因是我把“已讀”錯寫成“已賣”。很久以后我才發(fā)現(xiàn),居然寫了大半本書的“已賣”啊!
張小飛:這智商怕不是個負數(shù)吧!
@小烏龜:初一的時候抄初三的課文當作文,班主任安先生輕撫我的頭說:有的學生大概以為初一的語文老師只教初一吧?她大概不曉得初三我還教她。
劉斌:輕敵了吧,不要小瞧每一顆老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