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叢強
要想寫好小動物,一定要抓住它們的“特點”,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寫。
寫“動物”同寫人有著異曲同工之處。我們在描寫人物的外貌時,一般抓住身材、衣著和相貌三個方面,寫動物也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入手:身材——身體外形,衣著——毛皮顏色和樣子,相貌——頭部器官的形態(tài)。寫作時,一般按照“整體——局部——整體”的順序,運用工筆白描和多種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等,突出動物的可愛。如果動物的特點比較多,并且事例能夠充分表現(xiàn)它的可愛,我們還可以省略掉外貌描寫,如老舍筆下的《貓》。
每一種動物都有自己獨特的生活習性,如飲食習慣、行為方式等。要想寫好動物的習性,必須要抓住動物習性的獨特之處,通過典型事例來寫。在寫作中我們要注意借助它們的習性特點深入挖掘動物所具有的“精神品質(zhì)”,或者賦予動物某種象征內(nèi)涵,如海鷗具有勇敢拼搏的精神、螞蟻具有勤勞團結(jié)的品質(zhì)、黃牛象征任勞任怨、蜜蜂象征勤勞無私……只有深挖出了動物的精神品質(zhì)特點,習作才能擁有靈魂,主題才能得到升華。
要想把小動物寫得生動可愛,我們還要抓住小動物的趣事來寫,并且要抓住“典型事例”,就是在能夠表現(xiàn)所寫動物特點的事例當中,選擇那些最有趣的,給人印象深刻的事情??梢允潜憩F(xiàn)動物生活習性的事情,也可以是表現(xiàn)它們“性格”“情感”特點的事情。
怎樣寫好小動物的“趣事”呢?我們可以借鑒寫人習作的寫法,抓住小動物的動作、神態(tài)和叫聲等細節(jié)進行描寫,還可以在描寫中通過推測和想象寫出小動物的心理活動等。這樣我們筆下的小動物才能“活”起來,才更加生動可愛。
寫小動物,并不只是為了把小動物的樣子和習性特點具體、清楚地介紹出來。如果那樣的話,我們的習作就變成“說明文”了。我們寫“動物”作文,其實更多地是為了表達我們的思想感情,即習作主題。它可以是自己對動物的喜愛,也可以是對動物某種品質(zhì)的贊揚,這和寫人記事的作文有著非常相似的地方。
我們在表達主題時,可以借物抒情,也可以借物喻理,當然,還可以托物言志。既可以把情感蘊含于字里行間,也可以卒章顯志。只有我們的習作充滿了情感內(nèi)涵,文字才會擁有人性與溫度,主題才會鮮明起來。
學生佳作:
我家的“大將軍”
河北省蠡縣桑園鎮(zhèn)實驗小學 李博程
一身潔白的羽毛閃閃發(fā)光,一頂火紅的雞冠,仿佛一把熊熊燃燒的小火炬,兩只圓圓的眼睛炯炯有神,再加上一個高高蹺起的尾巴,儼然就是一位威武的大將軍,這就是我家的大公雞。
“大將軍”最愛見義勇為。一次,弟弟拿著一根細竹竿把那些母雞趕得“咯咯”叫,打得羽毛滿天飛,院子里簡直就成了一個無比混亂的戰(zhàn)場?!按髮④姟币娏耍嶂^,怒目而視,嘴里發(fā)出“咯咯”的聲音,好像在警告弟弟:“不許打我的同伴,再不住手,我要不客氣了!”可是,弟弟哪里把它放在眼里呀,依舊追打著那些母雞。大公雞見警告不起作用,一下子撲上去啄弟弟的手,可是被小弟弟一竹竿打倒了。本以為它會逃走,沒想到它竟然扇動翅膀飛撲了上去,結(jié)果又被打飛了。弟弟得意地笑道:“小小的一只公雞,竟敢向我挑戰(zhàn),還是快快認輸吧!”可話音未落,那只大公雞又飛起來,一下子啄中弟弟的手,他只好扔下竹竿,狼狽地逃跑了。
大公雞對“敵人”很勇敢,對它的同伴卻富有愛心。它天天領(lǐng)著伙伴兒尋食兒,它用爪子東刨刨,西刨刨,發(fā)現(xiàn)一點食物就“咯咯”地叫兩聲,讓給身邊的同伴吃。見它這樣有愛心,我撒了一把米,一群雞爭先恐后啄著米粒,而大公雞卻在一旁踱來踱去,活像一位“紳士”,等同伴吃飽了,它才去啄食地上剩下的米粒。
這就是我家的“大將軍”,一只勇敢而富有愛心的大公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