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_羅超
從阿里巴巴成立算起,中國電子商務已有近20年的歷史了,如今電商GMV(商品交易總額)依然還在連年遞增之中。電商仿佛是一棵常青樹,以至于有觀點認為未來一切商業(yè)皆電商,實體零售將蕩然無存。不過,電商發(fā)展過程中暴露出了一些很難克服的弊端,而實體零售業(yè)這頭“沉睡的獅子”正在醒來,依托實體店、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正在展現(xiàn)出新的魅力。
傳統(tǒng)意義上的電商,主要模式為B2C 和C2C,B2C 又分為自營和平臺,對標京東和天貓。不可否認,這幾類模式對于消費者而言具有價格透明、選擇豐富、體驗簡單等優(yōu)勢,對于商家而言則可免去實體店鋪成本。但它們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
稅收和假貨這些傳統(tǒng)商業(yè)同樣存在的問題姑且不議,電商1.0對于消費者而言,有幾個問題:
消費者在實體店購物之前可以看得見、摸得著,在購買家電、家具、服裝這些品類時優(yōu)勢明顯。更重要的是,購物過程本身是一種生活方式,本身充滿著樂趣,而不只是完成“買東西”的任務。如果你有跟家人一起逛超市,或者跟朋友去國外購物,對于購物過程的體驗應該印象深刻。電商1.0 是結果導向,而購物本身應該同時關注過程,給到消費者更好的環(huán)境。高端商場都會有香水味、精心挑選的背景音樂、別致的裝潢設計,這些就是購物體驗。
我們在實體商場或者超市購物時,在購買東西的同時,還會有其他行為,例如買一杯奶茶、逛累了去吃東西、逛街前看部電影,如果帶著孩子還會去游樂場所……這就是一站式消費。而電商更多滿足了“提袋購物”,根據(jù)萬達之前透露的數(shù)據(jù),中國消費總額25 萬億元,提袋購物即實務商品購物10 萬億元,其他旅游、餐飲、文化等非提袋購物即生活服務消費10 萬億元。電商1.0 時代提袋購物與非提袋購物是分開的,就算是提袋購物,不同品類之間也是獨立的,例如買3C 家電去一個平臺,買服裝又去另一家。
電商給大家留下一個普遍印象,就是實惠。價格本身非常透明,減少了中間環(huán)節(jié)降低了渠道成本,還有雙十一這類大促營銷活動,總之,就是便宜。中國許多消費者確實是價格敏感,但是中國正在迎來前所未有的消費大升級,隨著人們消費能力的提升,對消費品質將更有追求,進口商品近年的火爆就體現(xiàn)了這樣的趨勢。許多品質消費,例如奢侈品、文化藝術品,實體店優(yōu)勢將更加明顯,如果你買一塊幾百元的手表可能會嘗試網(wǎng)購,但如果購買上萬元的手表更可能會考慮實體。
完成一項交易時,消費者需要諸多服務,包括售前的導購咨詢、試用體驗,售中的商品檢查、物流服務,售后的維修保養(yǎng)等等。盡管電商平臺一直通過諸多方式例如上門提貨、退貨保險來提升服務,但毫無疑問,這些方式都無法跟實體店媲美。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是驗貨,在實體購物之后可當場檢查,電商雖然鼓勵大家開包裹時驗貨,但捫心自問有多少消費者有意識或者有條件做到這一點呢?
O2O 第一階段主要是指將線下生活服務,與在線技術融合起來,其影響的是“非提袋購物”。時至如今,O2O 正在影響“提袋購物”,當前大家感知最強烈的是支付環(huán)節(jié),越來越多的零售例如水果、商超、藥品,都開始支持網(wǎng)絡支付,同時商家開始借助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例如微信開展營銷和服務活動,不過,這還只是比較淺層的零售信息化,算不上零售O2O。
O2O 與電商正在加速結合,零售行業(yè)O2O 化正有新的趨勢。順豐嘿店、拉卡拉身邊小店,分別從物流和支付切入零售O2O,不過鑒于這兩家從未開過實體店,也未做過零售,面臨著不小挑戰(zhàn)。我一直秉持一個觀點,就是沒有完美無缺的模式,電商如此,實體亦如此。零售O2O 在體驗、服務、一站式上的優(yōu)勢是很明顯的。不過,零售O2O 還是給業(yè)界留下不少疑問。
在大家都做實體的時候,物業(yè)成本居高不下,但在部分商家走到線上之后,物業(yè)成本是有可能降低的。更重要的是,線上平臺免去了店鋪成本,卻增加了營銷和物流成本,例如流量購買成本正與日俱增,物流成本也到了一個無法突破的底線了,所以算起來,純電商平臺的價格優(yōu)勢已經(jīng)不再,很多商品線下買甚至可能更便宜,零售O2O 可以線上線下互相導流,流量成本更低,本身可以充當一個個物流倉儲節(jié)點,物流成本更低。實體零售過去最被詬病的其實不是貴,而是價格不透明,借助于O2O 和信息化技術,零售行業(yè)可以做得更好。
電商風靡中國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迎合了懶人經(jīng)濟,足不出戶可以買到海量商品,送貨上門。不過我們要注意到有兩類場景,一種是真的不想出門就購物;一種是本來就想走出去逛逛。人類是社交動物,不可能一直不出門。所以這時候零售O2O 應該支持兩種場景下的懶人,消費者可以直接通過App 或者網(wǎng)站購物,送貨上門;如果線下購買同樣可支持送貨上門。其實之前很多小區(qū)便利店、超市都已經(jīng)支持電話預定、送貨上門服務了。
零售O2O 主打去店里網(wǎng)購海量線上乃至海外商品,鑒于不可能將所有商品擺在店里,消費者無法看得見、摸得著之后再購物,這時候去店里網(wǎng)購是不是有些怪異?實則不然,如果消費者直接走到店里選品、下單,與直接通過手機下單并無兩樣。實體店的價值是售前可以場景式購物,例如通過講座等形式引導消費者購物;售中變身上門提貨點客服電商驗貨難題;售后則可以提供維修咨詢培訓等一攬子服務。蘋果線下體驗店,就提供數(shù)臺Mac Book 支持消費者在線下單,對于消費者而言,線上與線下場景是天衣無縫地融合在一起的。
O2O 正在深度影響零售行業(yè),電子商務正在這一影響之下進入2.0 時代,未來實體零售將與互聯(lián)網(wǎng)深度融合,實現(xiàn)場景式、體驗式和一站式的購物,提供更好的服務,彌補純電商的不足,同時又借助于互聯(lián)網(wǎng),在品類豐富度、價格透明度、運營高效率上媲美電商乃至超越電商,給到消費者全新的購物體驗。因此,電商不可能消滅實體零售,未來電商亦將逐步實體化,要么自己開店,要么投資實體,擁抱電商2.0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