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文
鼠麴無毒,性味甘平,還有一股特殊的香氣。若作為一道時令野素,清明時節(jié)的鼠麴柔嫩多汁,香味濃郁,焯水后或炒或涼拌,滿屋子都是春的氣息。
在我們老家,鼠麴沒有人拿來鮮吃,而是曬干后和糯米漿一起做成粿,然后將其當(dāng)作一種祭祀食品。這很合古人的吃法,《本草綱目》里也說:“麴,言其花黃如麴色,又可和米粉食也?!?/p>
然而吃春粿并不是在春天,而往往是晚秋的某一個節(jié)令,只是嚼起來仍然有春天踏青時的那股青草香味,所以人們才稱它為春粿。
在老家鄉(xiāng)下,家家戶戶都要做春粿,而且?guī)缀醵际侵鲖D們動手去做。
每年的清明節(jié)前后,主婦們多半會拉上自己的孩子去山垅田畔,或是溪溝岸邊,她們會細心地教孩子們認鼠麴。那株株鼠麴長得太快了,有的已經(jīng)開出了黃色的小花,遠遠地如果不細看,還以為是一株株野雛菊呢。
把采摘回來的鼠麴放簸箕里曬干,然后封裝起來,直到晚秋的那個祭祀節(jié)日前夕才取出來。而這時,剛忙完秋收,主婦們便又得忙著做春粿了。將清水浸泡透的新糯米磨成漿,然后裝在面粉袋里擠水濾干。將干鼠麴浸泡、煮熟后,再濾水剁碎搗爛,加紅糖熬成膏以后,再與糯米漿糅合在一起。另把炒得香脆的花生仁碾碎后,拌白糖作餡,最后做成一個個手掌般大小的粿,置芭蕉葉上并送入竹蒸屜里去蒸。那幾天,主婦們好像都要在廚房里忙碌到半夜。
剛蒸熟的春粿油黑發(fā)亮,看上去黏膩膩、軟塌塌的,可吃起來的口感卻很柔韌,慢慢地品味,是很耐咀嚼的柔糯。特別是牙齒能感覺到細細的鼠麴草纖維,嗅覺還能聞到一股淡淡的草香。
對專門用于祭祀的那幾枚春粿,主婦們會有意地將它們做成乳房的形狀。小時候,當(dāng)新一屜春粿蒸出來后,母親就會對我們說:“那幾個母粿,要等燒香后才能吃!”因此,我們的嘴再饞,那也得先嘗那巴掌一般的子粿。
將春粿做成乳房的形狀,這或許是先民們對生殖圖騰的一種崇拜吧。有時我也在心里想,這春粿就像那些為養(yǎng)育兒女而操勞了一輩子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