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市新馬高級中學 陳香峰
眾所周知,記敘文就是通過寫人記事來敘述自己的所見所聞,進而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記敘文是高中語文寫作中常見的文體之一,也是高考作文中學生喜愛選擇的文體之一。新課標對記敘文教學與寫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就需要教師深入研究課程標準中的要求,不斷指導學生提高寫記敘文的能力,從而讓筆下的記敘文有情有義。
著名的文學家茅盾說:“模仿是作文創(chuàng)作的第一步,也是學習寫作的最初形式?!备咧姓Z文課本選編的文章文質(zhì)兼美,而且很多課文都是記敘文文體,這就為模仿寫作提供了素材。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對經(jīng)典文本的模仿練習。學生要在學會品鑒記敘文的同時,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模仿并不等于抄襲,而是學習并借鑒作家行文的規(guī)律,從而為自己的寫作提供幫助。
例如,在閱讀《江南的冬景》時,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在反復閱讀后,仿寫課文的第6、7、8自然段,學習作者是如何運用豐富的詞匯與詩句描述江南冬天景色的,模仿作者如何通過寫景來營造意境。再如,在教授文言文《項脊軒志》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模仿作者如何通過細節(jié)描寫,來表達內(nèi)心情感。這樣的教學,不僅促進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而且讓學生通過模仿與借鑒,能夠在記敘文寫作時敢于打破思維的束縛,大膽創(chuàng)新。這樣,學生就能寫出富有個性的記敘文。
我們知道,從小學到初中,再從初中到高中,學生接觸最多的文體就是記敘文。寫人記事對于學生來說難度并不大,真正有難度的是如何發(fā)表自己的議論,以及如何抒發(fā)自己的情感。記敘文是通過敘事來抒發(fā)情感的,其中,對情節(jié)的描述就考量學生的寫作能力了。因此,作文教學中要激活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教學中通過以讀促寫,以寫帶讀,從而做到讀寫相生。我們知道,寫作是情感的流露,需要學生有廣泛的閱讀基礎,而且要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表達看法,從而寫出有真情實感的記敘文。
例如,在教學《赤壁賦》時,這篇文言文最大的特點就是做到“景、情、理”的交融,對記敘文寫作教學具有極大的借鑒意義。蘇軾筆下那優(yōu)美的赤壁夜景,以及與朋友泛舟而歌的場景、主客之間的對話栩栩如生。同時,文章中的情感變化,以及對宇宙浩瀚與生命短暫的人生哲理感悟,都讓這篇美文文質(zhì)兼美、情理兼融。
大詩人白居易說:“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庇洈⑽耐ㄟ^敘事來表達最真摯的情感,進而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然而,隨著人們物質(zh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變得淡薄了。更多的人也不愿意把內(nèi)心深處的真情表露給他人。為了改變這種局面,教師在作文教學過程中,要注重設置寫作教學情境。通過真實而具體的情境來激發(fā)學生內(nèi)心的情感。這樣,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能把自己內(nèi)心深處最真實的情感通過文字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從而寫出有情有義的記敘文。
例如:在半命題作文“我最難忘的××”的教學中,教師就利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寫作情境,讓學生觀看一段父母在風雨中送孩子上學的視頻,這樣,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就慢慢喚起內(nèi)心深處的記憶;呈現(xiàn)汶川地震中,年輕的母親為了救自己的孩子而獻出生命的情境,同時教師用深情的語言來旁白。這樣,就為半命題作文“最難忘的××”的寫作,營造了氛圍,激發(fā)了學生的情感。
寫作不僅是個人陳述的過程,更是個性特征與生命特征得以顯露的過程。所以,寫記敘文時既要表達真情實感,也要重視寫作視角的獨創(chuàng)性。這樣,才能寫出標新立異的記敘文。
例如,在寫命題作文“這也是一種幸?!睍r,學生的文章一般都是寫父母、老師、同學等。這樣的文章缺乏新意,更沒有彰顯自己的個性,因而顯得平淡無奇。唯獨有一篇文章,沒有寫父母、老師的關(guān)心與幫助,而是寫爸爸的嚴格要求,以及媽媽的嘮叨和責罵。正是這樣的側(cè)面刻畫,反襯出了“愛的真實”。這樣的作文,喚醒了讀者的記憶,容易讓人產(chǎn)生共鳴,觸動人心靈,讓人深刻地認識到父母無私的愛。這樣的作文不僅表達角度好,而且能體現(xiàn)小作者的個性。記敘文中對真實事件的處理應該“文學化”,只有這樣才能激發(fā)讀者的想象力,進而感覺到文章有情有義。
總之,對于記敘文寫作教學,教師首先要形成個性化的觀念和體驗,再引導學生寫人記事,通過對人與事的描述完成作文的基本框架。要真正教會學生寫記敘文,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不斷完善學生的個性與人格。唯有這樣,學生筆下的記敘文才能做到有情有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