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年春華秋實,70 年歲月如歌。
1949—2019,我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70 年,國家大變化,家庭也今非昔比。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中華民族每向上飛躍一次,人民奔向美好生活的基石就抬升一階。如今,每1 分鐘,就有35217 名旅客出行;每24 小時,就有1.8 萬多戶企業(yè)誕生……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p>
歲月為證,這是人民獲得感不斷夯實的70 年。曾經(jīng),吃飽穿暖便是滿足。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中國人,只能“有啥吃啥”,一衣穿多季。如今我們是“吃啥有啥”,減肥成了新煩惱;穿著是一季多衣,相互之間講究“不撞衫”。今天,揮別灌風漏雨的草瓦房、擁擠吵鬧的筒子樓,住進美觀舒適的高層公寓、配套優(yōu)質的花園小區(qū),時光刻錄著居者“憂”其屋到“有”其屋再向“優(yōu)”其屋的變遷軌跡。發(fā)生巨變的不僅是物質,精神層面的變化同樣令人鼓舞。曾經(jīng),出過遠門的人只在少數(shù)。今天,出境游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2018 年已接近1.5 億人次。過去,人到老年只能每天“三等”(晨起等早餐,中午等午餐,吃完午餐等晚餐)“一倒”(倒頭睡覺),孤寂失落。如今,吃好穿好的老人們有了對精神生活的新追求,紛紛背起書包上學堂,爭做與時俱進的時尚老人。盡管一座座老年大學拔地而起,許多地方老人仍然“一座難求”。而今全國老年大學(學校)已逾6 萬所,老年學子近千萬人……70 年春華秋實,無數(shù)個“曾經(jīng)”都變了模樣,發(fā)展的巨大成就融入日子一天更比一天好的獲得感中。
今日回望,不同人的幸福感或許會有差異,歷史的進步卻是任何人都無法否定的。過去的發(fā)展成果,已是未來幸福的起點。人們對幸福延續(xù)如此自信,是因為大步向前的中國,已是充滿活力的“夢工廠”;是因為人民有新期待,改革就有新指向,國家就有新作為。
歲月靜好,這是人民安全感恒久扎實的70 年。我們有了足以使任何強大的外敵望而卻步的國防力量;織就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社會保障網(wǎng),貧困人口即將整體脫貧,中國人的日子越過越心安。今天,這樣的安全感散布在神州每一寸土地和每一個中國人身上。
面向未來,只要有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航開路,有千千萬萬的奮斗者揚鞭奮蹄,用實干沿著高質量發(fā)展之路前進,“沖刺”全面小康不停步,在發(fā)展中創(chuàng)造更多民生實績,近14 億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有無比堅實的基礎。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有理由相信,當個人夢想和國家夢想的互動交融,奏響一個偉大民族走向復興的交響樂章,我們更加美好的日子還在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