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偉
張金富校長2015 年9 月到任。上任伊始,他就給老年大學送上一份“見面禮”:用人編制由4 個調(diào)至10 個。在當年全市人事編制連年吃緊的情況下,張金富能帶來如此“福音”,沒有“三分三”本事的人,是難以做到的,這無疑給老年大學的發(fā)展注射了一針“強心劑”。他到校第二個月即召集任職后的第一個會議,特邀市編辦正、副主任到校調(diào)研,客人離開不久,增編即石頭落地。其工作效率便可“一斑觀全豹”。張金富工作起來雷厲風行,說到做到。他善管大事要事,掌管方向,而把日常工作放心地交給別人。
“有編制是重要一環(huán),用好編制是更重要一環(huán)?!睆埥鸶蝗缡钦f。爭取來的6 個編制分兩批進行招聘:第一批招聘4 個,重點引進聲樂、鋼琴、舞蹈、計算機領(lǐng)域的專業(yè)人才,不到兩年,他們都已成為“雙肩挑”的復(fù)合型人才;第二批招聘2 個,重點招收學校急需的緊缺人才,主要是文字宣傳、心理咨詢方面的,僅一年多,他們已成為“獨當一面”的行家里手。為此,有人稱道:“金富、金富,讓老年生活有‘金’可挖”。一句望“名”生義的話,卻成了張金富校長的真實寫照。
張校長有一句常掛在嘴上的名言:“制度第一,校長第二”。制度從何抓起?從2016 年5 月起開始,學校逐步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形成較為科學的管理體系。第一步,制定行政崗位設(shè)置和崗位職責及任職條件;第二步,崗位工作量及考核評估;第三步,骨干教師“四級階梯”培養(yǎng);第四步,崗位分配和獎勵。至2017 年,近兩年的時間就完成制定和實施的全過程,讓學校人才培養(yǎng)工作駛?cè)肓恕翱燔嚨馈?。青年教師有“教壇新秀”“教學能手”,中年教師有“教學骨干”,中老年教師有“老年教育名師”,各有提升臺階,各有所獲價值。
鼓勵學員到“學分銀行”淘“金”,通過“零存整取”式的學分累積,獲取老年大學的榮譽畢業(yè)證。
為了建立“學分銀行”,學校將2018 年定名為“課程改革建設(shè)年”,建立課程專家指導委員會和專業(yè)課程框架體系,將課程分成必修、選修和實踐,學員累積96 個學分準予畢業(yè)。推行“學分銀行”的消息一經(jīng)傳出,學員紛紛打聽自己有多少學分,何時能戴上“畢業(yè)帽”。原本打算2020 年舉行的首屆畢業(yè)典禮,在學員的建議下提前至2019 年9 月舉行。有學員建議,“畢業(yè)帽”的顏色要有別于高等院校,選擇老年朋友喜歡的“藏青色”,暗含“雪藏青春”的意蘊。
俗話說,是金子總會發(fā)光。張金富校長本人早就煉成了一塊閃光的“金”,但他總認為自己的一點“金”是有限的,老年社會需要的“金”是無限的。他說自己的夢想是在有生之年,為常州老年大學堆積起一座閃耀光芒的“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