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曉清 顧菁
摘 要:在我國大力發(fā)展學前教育的政策趨向和時代背景下,幼兒園安全作為開展幼兒保教工作,切實提高保教質量的基本前提,越發(fā)成為一種迫切的需要。針對幼兒園安全管理及教育實踐的現(xiàn)狀,為給幼兒營造安全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我們必須緊緊圍繞幼兒園危險源的辨識與控制這個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只有識別了危險源,了解并掌握對常見幼兒園危險源的預判和干預,才能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發(fā)生,保障在園全體幼兒及教職工的安全。
關鍵詞:幼兒安全;源頭控制;方法嘗試
中圖分類號:G47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32-0091-02
引 ? ?言
在幼兒園的教育教學環(huán)境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一些顯性或隱性的危險源,有些危險源已經引起了有關部門、園所的普遍重視,采取了相應的控制方法,如電源、門窗等,而有些隱性的危險源常被教職工忽視或遺忘,形成了安全隱患。正因如此,幼兒園危險源的辨識與控制引起了教師的關注與重視,筆者通過研究總結了一些方法,無論是在實踐經驗的積累方面,還是在理性認識的提高方面,都會有一些有益的收獲。
一、多途徑、多方法實施,加強幼兒對危險源的辨識與防控能力
全園師生應學習掌握了園內危險源辨識方法,只有幼兒對園內危險源具備一定的辨識能力和預防抵御力,幼兒園的安全工作才能得到最大的保障,整個園所才能創(chuàng)建出安全、健康的公共環(huán)境。
1.組織與開展各類安全教育活動,不斷提升幼兒辨識危險源的能力
幼兒教師應當基于各年齡段幼兒的學習特點,結合安全周、安全日等多種活動,有意識、有目的地通過游戲活動、談話活動等方式,對幼兒進行諸如交往安全、上下樓梯安全、用電用水安全、玩具器材使用安全、食品安全等安全教育活動,引導幼兒辨識活動或器材物品中存在的危險源,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和安全行為,使他們逐步積累自我保護的相關知識與經驗[1]。例如,結合“119”消防安全周,全園開展了消防疏散演習活動,通過模擬火災現(xiàn)場的演練,使幼兒加深對“火”這一危險源的辨識與防控,了解生活中會引起火災的各種原因,以及在生活中如何預防火災的發(fā)生,并通過演習活動進一步掌握安全疏散、應急自我保護的方法。在各類活動中,通過張貼海報、親子制作、安全小播報等不同方式的宣傳,幼兒對園內危險源可能造成的后果具備了一定的預見和判斷能力,之后,教師引導幼兒分享已積累的經驗,使他們在群體討論中不斷增強安全意識。
2.多方法梳理歸類常見危險源的辨識方法
對某項工作有豐富經驗的教師,往往能發(fā)現(xiàn)工作中存在的危險源,并在指出危險的同時初步分析查找工作中存在的各類危險源[2]。幼兒園可以通過全園和班級安全例會,讓教師把可能存在的或發(fā)生的安全隱患進行列舉、梳理,然后相互討論并分析可能存在危險的地方、物件、行為及事情等,這類活動能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智慧,找出存在的安全問題,并制訂出相應的防范措施。特別是班級安全例會,針對性強,可以隨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及時解決,進而有效預防各類事故的發(fā)生。此外,現(xiàn)場觀察也是一種比較好的方法,通過對工作環(huán)境的現(xiàn)場觀察,可及時發(fā)現(xiàn)潛在的危險源。通過上述措施,教師能夠掌握較完善的安全知識,并能較全面地了解安全工作;通過查閱園內的過往安全記錄、非常規(guī)情況的資料與檔案,可從中發(fā)現(xiàn)潛在的危險源因素,從而掌握準確的信息,便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一些危險事件。
教師可以從幼兒家長、同行參觀、文獻資料、專家培訓等方面獲取有關危險源信息,加以分析研究,進而辨識出本幼兒園存在的危險源。幼兒園可以根據各類可能的危險源預先編制安全檢查表和應急預案,運用已編制好的安全檢查表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園內進行系統(tǒng)性的安全檢查,對照檢查標準尋找存在的漏洞,進而辨識出潛在的危險源,及時干預,妥善處理。
二、歸納整理幼兒園安全教育的主要內容,形成園本安全教育活動制度化
1.結合幼兒年齡特點與認知水平,開展適宜的幼兒園安全教育活動
各班可以根據幼兒的興趣點、年齡發(fā)展特點、認知水平的不同,開展以班級為單位的各類安全教育活動,其中,有全園性的整體談話活動,如說說幼兒園的安全標識、假期生活安全指導;有以班級特色活動形成開展的安全教育專題活動,幫助幼兒不斷掌握各類安全常識,引導幼兒樹立安全意識。
2.利用節(jié)日、宣傳日等契機,開展豐富多樣的幼兒園安全演習活動
結合各個節(jié)日、安全宣傳日和安全宣傳月,幼兒園可以同步開展豐富多樣的安全演練活動,以模擬、預演的方式,幫助幼兒增強應急反應能力,積累自我保護的經驗,并掌握基本的應急方法[3]。在假期前后,幼兒園可以設計防拐騙、防走失的幼兒安全演練方案,由某位教師充當“壞人”,在自然的狀態(tài)下對幼兒進行拐騙、誘騙,并及時記錄幼兒的反應。事后,通過細致的分析與原因查找,分析不同年齡段幼兒在危險源的誘惑下所表現(xiàn)出的不同狀態(tài),反思這一現(xiàn)象背后的原因,在此基礎上尋找問題所在,并通過后續(xù)的家園配合進行安全教育,幫助幼兒增強在危險源來臨時的預判與評估能力,使他們掌握自我保護的方法。
3.整合獲取社區(qū)、周邊社會資源,開展生動有趣的幼兒園安全實踐活動
為了讓幼兒的安全教育活動開展得更為生動、有趣,幼兒教師應充分挖掘幼兒園周邊可利用的各種資源。例如,聯(lián)系消防中隊,讓幼兒走進消防站進行實地參觀,了解消防員的工作。各種社區(qū)資源的挖掘和整合,可拓展安全教育實踐的內容和形式,豐富幼兒的直觀經驗和認知,使幼兒不斷積累經驗、強化認知。
三、建立健全幼兒園安全管理網絡,完善安全管理體系
近兩年,通過實際經驗的積累,以及幼兒園安全管理內容的不斷深化、細化、優(yōu)化和落實,筆者所在園所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幼兒園安全管理體系,如幼兒園安全管理分工職責、幼兒園安全管理責任書、幼兒園各類安全規(guī)章制度、幼兒園各類安全應急預案、幼兒園各類安全考核、幼兒園日常檢查文案,并以一學期為期限進行整理、豐富和擴充,最后整理成冊、裝訂成書。通過對幼兒園各項安全工作的跟進和梳理,不斷完善園所安全管理體系,保障對園所內各類危險源的控制,爭取做到萬無一失,進而全力保障幼兒園穩(wěn)定與安全,給全體幼兒及教職工提供安全舒適的環(huán)境。
結 ? ?語
通過對幼兒園危險源的初步辨識與控制的研究,在實踐中不斷歸納總結經驗,我園找到了若干辨識和控制危險源的有效方法,給全園幼兒、教職工營造了安全健康的環(huán)境。安全工作需要所有人員時刻警惕,腳踏實地,常抓不懈,容不得半點僥幸與馬虎。在實踐研究的道路上,我園將不斷尋找、探討更科學的安全管理辦法和途徑,使園所各處各點的運作保障安全、健康、穩(wěn)定。
[參考文獻]
朱發(fā)鵬.論海因里希法則對安全工作的啟示[J].發(fā)展,2014(10):86.
事故隱患識別系列片[J].現(xiàn)代職業(yè)安全,2016(10):122.
胡文娟.對幼兒園安全教育的思考[J].新課程(綜合版),2011(03):83-84.
作者簡介:裴曉清(1982.10—),女,江蘇蘇州人,本科學歷,幼兒園一級教師,蘇州工業(yè)園區(qū)學科帶頭人。
顧菁(1969.2—),女,江蘇蘇州人,本科學歷,幼兒園高級教師,蘇州市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