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潔
破案應該和開車一樣,成為現(xiàn)代人必備的一項生存技能。因為自詡聰明的我們,可能比想象中的要好騙得多。
為什么這么說?前幾日,我在網絡上看到一條爆炸新聞——亞馬遜雨林著大火了。這條新聞越看越讓人揪心,甚至讓我有了窒息感:整整燒了三個多星期的火勢此刻仍在蔓延,這讓被譽為“地球之肺”的亞馬遜雨林變成了一顆隨時會威脅地球安全的定時炸彈?;馂牡钠茐牧σ呀洀挠炅稚钐幝拥搅税臀鞯氖ケA_,飄來的濃煙造成了城市大面積停電,現(xiàn)代文明仿佛回到了黑暗的中世紀。更讓人心痛不已的是,這場火災徹底打破了亞馬遜最寶貴的多樣性物種平衡,大量動植物慘遭涂炭,被燒焦的珍稀物種尸橫遍野……讀到這我已然汗毛豎立,腦中浮現(xiàn)出但丁《神曲》里地獄的景象。
報道據稱:亞馬遜熱帶雨林燃燒的野火煙霧蔓延了近3000公里,濃煙造成了圣保羅長達一個小時的停電。之后有氣象專家辟謠說,停電并非是亞馬遜雨林大火一手造成,當天圣保羅大雨連綿,云層并不是來自于亞馬遜,而是來自玻利維亞方向。
《今日印度》在8月23日澄清這張照片其實是一張拍攝于2017年4月的舊作。雖然網友們借用照片來表達同一種悲憤的心情在道德上可以理解,但從新聞報道的專業(yè)角度來說,屬于絕不可取的造假行為。
馬上,我從驚恐轉為了憤怒。巴西的主流媒體對這么嚴重的火災竟然選擇性屏蔽,集體保持沉默,一些權威的西方媒體也只是一筆帶過,輕描淡寫此事件。真是太過分了!大量火災現(xiàn)場的攝影照片、動態(tài)視頻、衛(wèi)星圖,都直指這灼目的現(xiàn)實,為何這些官方媒體不作為?敢問,責任感、道德感、良心都哪去了?
但隨后,我又從憤怒轉為了疑慮。我發(fā)現(xiàn)報道中出現(xiàn)頻率很高的一張照片越看越眼熟,母猴子抱著小猴子仰天長嘯的畫面總感覺在哪里見過,于是上網查了這張照片的出處,果真,這張照片根本不是來自此次亞馬遜火災的現(xiàn)場,而是2017年由印度攝影師阿維納什(Avinash Lodhi)在印度賈巴爾普爾的一個猴子部落中拍攝的,被引用到此處完全是人為的強行嫁接。隨后,由這張假照片引發(fā)的一系列探案行動足足讓我忙了一下午。讓人咋舌的調查結果是:在網絡上流傳的有關此次亞馬遜大火的報道照片全部都是不實照片。是的,沒有一張是真的,這些煽動人心的照片要么來自其他地方、其他時間段的另一次火災,要么和火災毫無關系,只是其他自然災害或日常的事故新聞照罷了。
圖片既然都是虛假的,那在此基礎上得出的數據、結論也變得值得懷疑。反過來說,一個從頭到尾都沒有一張現(xiàn)場實圖的新聞事件,竟然在民間能掀起了如此劇烈的關注度,讓各路明星大咖紛紛轉發(fā),粉絲們無厘頭跟風熱評。這場亞馬遜雨林大火事件應該成為互聯(lián)網時代新聞傳播的研究案例,它揭示出用實圖論證真實事件的古典新聞報道模式已經倒塌。
和不實照片匹配在一起的是更為夸張的文字:“這是世上最殘忍的一幕,救救地球上了5億人的生命吧……亞馬遜雨林最黑暗的一天……這個星球20%的氧氣來源于這里,地球此刻正在燃燒……地球已經進入自毀模式,大火燒盡了森林,也燒出了人類的恥辱……”大量判斷性的結論語和限定語,極力加工渲染,只為調動觀看者的情緒。當我從疑慮轉為理性后,慢慢明白了官方主流媒體選擇沉默,而民間互聯(lián)網報道者大肆渲染的原因。不得不讓人發(fā)問:如此用力造勢來制造輿論導向,其背后是否有什么目的?
新聞背后一定還有新聞,而背后的這個新聞或許才是真正的新聞。我發(fā)現(xiàn)這些文章最終都指向一個共同的結論:“此次大火不是天災,而是人禍?!卑臀骺偨y(tǒng)賈伊爾·波索納羅(Jair Bolsonaro)為了扶持農民增收,獲準當地農民砍伐雨林中的樹木來換取經濟收入,并倡導大面積退林還耕,以縮小雨林面積來發(fā)展農牧業(yè),而此次大火正好可以被借助來隱射此項政策的失誤。到底是反對派操縱媒體抨擊執(zhí)政者?或者是環(huán)保組織的自發(fā)反抗?還是民間媒體為了增加點擊率故意販賣焦慮?真相不得而知。但有一種確信的無奈感油然而生:攝影再一次成為了意識形態(tài)的陪襯,成為了虛假報道的幫兇。
一個新聞事件讓我身心疲憊。在經歷了憤怒、疑慮、理性、無奈等過山車般的情緒波動后,我關掉電腦,眼不見心不煩。想起廣東方言中有一句用來發(fā)泄不滿的市井語“頂你個肺”,此話雖然成濕,但也應景。作為地球之肺的亞馬遜,可能不是誰想頂就能頂得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