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炎
(中國鐵路經濟規(guī)劃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38)
高速鐵路已成為國家一張亮麗名片,中國鐵路也迎來“走出去”的重大機遇。其中,標準國際化是中國鐵路“走出去”的關鍵抓手之一。推動中國鐵路標準國際化有利于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有利于提高中國鐵路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有利于在國際工程中輸出我國鐵路裝備、設計、施工、運營及維護等關鍵技術[1]。
近些年,鐵路相關企業(yè)在標準國際化工作方面取得一定成果[2-3]。2013年至今,中國鐵路主持參與UIC(國際鐵路聯(lián)盟)標準制修訂項目38項,占UIC標準制修訂總項目32%;ISO/TC269(國際標準化組織/鐵路專業(yè)技術委員會)正在編制8項標準,我國全部參與。2010年在北京舉辦了UIC第七屆世界高速鐵路大會,2016年、2017年,先后兩次借助中國國際現(xiàn)代化鐵路裝備展機會與UIC聯(lián)合主辦“鐵路合作·發(fā)展論壇”,2015年,ISO/TC269第四屆全體大會在北京召開,以上大會都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成果。
雖然鐵路標準國際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有許多地方需要改進,特別是鐵路工程建設標準國際化工作才剛剛起步,許多工作亟待開展加強。
我國鐵路標準主要分為三大類別,分別是工程建設標準、產品標準和運營標準。其中,工程建設標準是用于指導鐵路建設實施的系統(tǒng)性標準,涵蓋勘察、設計、施工、驗收等全過程階段。目前我國已形成系統(tǒng)完備、覆蓋全面的工程建設標準體系。而隨著我國海外工程的日益增多,中國企業(yè)在海外使用我國鐵路工程建設標準時所遇到的問題也越來越多。為了解決海外工程中的技術標準瓶頸,開展工程建設標準國際化工作刻不容緩[4]。目前,我國鐵路工程建設標準國際化主要面臨以下問題。
目前和鐵路相關的國際標準化組織ISO、IEC(國際電工委員會)以及UIC在國內都有相關企業(yè)對口開展國際化工作,例如ISO/TC269、UIC由鐵科院對口管理,IEC/TC9由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對口管理。相關標準的采標或承擔國際標準編寫工作都能較好地組織開展。但目前ISO、IEC、UIC等國際標準主要和我國產品標準有較強對應性,而工程建設標準該如何和國際標準對接仍需進一步研究探討。
目前,鐵路工程建設標準國際化工作剛剛起步,一是缺乏與國際標準化組織對接的平臺,二是工程建設領域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和標準制修訂項目少。
由于國情、路情的不同,我國鐵路工程建設標準體系和國際鐵路標準體系存在一定差異[5-6]。一是我國標準覆蓋了工程建設領域的所有環(huán)節(jié),實現(xiàn)了“全閉環(huán)”,而國外標準往往只對和鐵路特點直接相關的線路、軌道、信號、電力牽引等做出標準規(guī)定,其他如地質、路基、橋梁、隧道、電力等采用交通、水利、建筑、電力等行業(yè)的通用技術標準;二是我國鐵路工程建設標準完全由本國標準組成,基本不引用國際標準,而一些歐洲國家如德國國家標準有些直接采用歐洲標準(EN),歐洲標準有些直接采用國際標準(ISO);三是我國標準內容側重實踐總結,在標準中明確給出結論和執(zhí)行技術要求,而國際標準內容側重原理性,標準中一般只給出概念定義、公式、推導原理等,較少給出具體結論。
海外鐵路工程正面臨越來越多中國標準與國外標準對接的情況。由于標準體系不同、標準內容側重點不同,以及一些參數指標和原理方法不同,造成在海外工程使用中國標準時遇到許多困難。目前海外鐵路工程建設標準應用的方式有5種[7]。一是項目完全使用中國標準,中方公司進行咨詢;二是項目采用中國標準,歐洲公司進行咨詢;三是項目標準雙方協(xié)商確定;四是采用建設方提供的技術標準和審查后的中國標準;五是完全采用建設方提供的技術標準。這些方式不僅需要對中方采用的標準做出詳細的解釋,同時當采用的國際標準與中國標準不同時,中方還要研究適應國外標準要求。
標準國際化工作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讓世界了解并接受中國技術標準體系。我國鐵路工程建設標準的優(yōu)點是覆蓋面廣、應用性強,適合各種類型、各種環(huán)境的鐵路建設。我國目前所取得的鐵路建設成就也佐證了這一點。但由于對外宣傳不足,國外對我國的標準體系并不了解,不知道我國標準和主要國際標準的差別在哪,即使在一些方面我國標準技術經濟性優(yōu)于國際標準,海外項目也不敢使用或不敢完全使用我國標準,這對我國海外工程實施帶來了一定困難。一些海外工程即使實際使用了中國標準,在項目竣工后,也缺乏相應的對外宣傳,缺少使用中國標準的示范性鐵路工程。ISO、IEC、UIC等國際標準化組織通過其官方網站向世界展示其標準成果,使不同國家的專業(yè)人員都能方便查閱其標準目錄和相關標準動態(tài),而我國鐵路缺少主動展示標準成果的平臺。
標準國際化人才需同時具備較強的外語能力、高水平的專業(yè)技術能力,又能熟悉國際標準化規(guī)則。目前我國擁有一批高水平的專業(yè)技術人員,但能夠流利使用外語與外方進行技術交流的不多。而目前各國際標準化組織基本以英語為官方語言,而英、法、德等歐洲標準強國又能熟練使用英語,所以在國際標準化活動中往往能夠占據主動。此外,標準國際化是一項需要遵守和掌握許多標準化規(guī)則、程序的工作,從業(yè)人員還要對國際標準化組織、相應的制修訂程序等有相應了解,我國在標準化方面的教育體系還存在缺失,標準化人才培養(yǎng)僅有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計量學院等為數很少的幾所高校[8]。目前三者兼?zhèn)涞臉藴蕠H化人才較為缺乏,不能滿足我國鐵路日益增多的海外工程和國際交流需求。
針對以上問題,鐵路工程建設標準國際化工作可從以下10方面進行優(yōu)化和完善。
建議由國家鐵路局牽頭組織,以企業(yè)、科研機構、高校為依托,建立鐵路標準國際化中心,統(tǒng)一負責我國鐵路標準國際化相關工作,統(tǒng)一對接鐵路國際標準化組織。例如,日本設有鐵道國際標準中心,是鐵道綜合技術研究所的內設機構,是國際標準機構鐵路領域分委會(ISO/TC269和IEC/TC9)在日本的唯一對口單位[9]。鐵路標準國際化中心具體工作包括:一是制定推進鐵路標準國際化的戰(zhàn)略目標,明確各階段的工作計劃;二是制定鐵路標準國際化活動的管理規(guī)則,指導鐵路各相關企業(yè)單位開展標準國際化活動;三是統(tǒng)一對口國際標準化組織(ISO、IEC、UIC等);四是統(tǒng)一協(xié)調工程建設標準、產品標準和運營標準的國際化工作,三者均衡發(fā)展,形成合力;五是組織相關國內企業(yè)、科研機構、高校主持參與國際標準制修訂工作,積極將我國技術標準轉化為國際標準;六是建立鐵路標準國際化信息平臺;七是打造、培訓標準國際化人才隊伍。
積極參與和組織國際標準化活動是宣傳自我、增進彼此了解的有效方式。一是主動參與各類國際標準化活動,通過活動創(chuàng)造機會介紹中國鐵路標準體系,增進世界對中國標準的了解,建立友誼,獲得支持;二是積極承辦國際標準化活動,邀請國外專家參觀體驗中國高鐵,增強外方對中國高鐵的直觀感受;三是鼓勵支持有條件的企業(yè)加入國際標準化組織,成為會員,一方面便于隨時掌握國際標準動態(tài),共享國際標準發(fā)展成果,另一方面也利于我國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和承擔國際標準編制。
鼓勵支持我國標準化專家在國際標準化組織中任職,提高我國國際標準化工作話語權。以日本為例,ISO/TC269的主持國是日本,實施單位是日本鐵道國際標準中心,主席由日本專家擔任。受益于日本的話語權,日本鐵路界目前已經有69人擔任專業(yè)委員會秘書、23人擔任分科委員會秘書。同樣,在IEC中,日本是常任評議國,184個專業(yè)委員會中,日本擔任秘書國的有23個,占12.5%。通過積極參與和擔任國際標準化組織中的要職,可以消除或減弱國際標準制修訂中對本國技術推廣帶來的不利影響,同時也方便在標準立項和將本國先進技術納入國際標準時占據主導權。
為進一步提升我國鐵路工程建設標準與國際標準的兼容互通性,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系統(tǒng)對比中國鐵路工程建設標準與ISO、IEC、UIC、歐盟、德、法、日等鐵路標準,全面分析標準差異,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不斷完善我國鐵路標準,持續(xù)推進中國鐵路優(yōu)勢標準國際化,全面提升中國標準國際通用性;二是跟蹤國際標準動態(tài),及時掌握國際標準制修訂情況、研究范圍及方向、技術現(xiàn)狀,從而開展我國相關領域研究,修訂我國與現(xiàn)有技術不適應的地方,滿足國際標準化的需求;三是鐵路工程建設標準領域可考慮采用國際標準來構建體系,國際標準是國際社會共同認可、承認的準則,通常技術經濟性已經得到國際檢驗,在環(huán)境、資源等條件允許的條件下,可進行采標,既減少重復標準的制修訂,又實現(xiàn)了中國標準和國際標準的無縫銜接。
推廣中國鐵路工程建設標準最好的方式就是把中國標準轉化上升為區(qū)域或國際主流標準。在國際標準制定的源頭,使中國技術被世界所接納??刹扇 罢堖M來”、“走出去”等多種方式,主動對接國際標準化組織,取得各方支持,積極承攬國際標準制修訂工作,把中國鐵路工程建設標準的優(yōu)勢技術推向國際,尤其是高鐵技術,擴大中國鐵路標準國際影響力,同時也有利于中國鐵路技術出海。
同時應注重及時關注國際標準化組織的需求,在自身具有優(yōu)勢的技術領域申報標準原案,搶占領域先機。例如,2017年中國鐵路經濟規(guī)劃研究院承擔編寫了UIC《高速鐵路實施系列標準》,在此之前UIC標準體系內還沒有高速鐵路系統(tǒng)成套的綜合性建設標準。通過這種方式,把我國鐵路工程建設標準這種方式推向國際,同時在技術上納入了無砟軌道(CRTSⅢ)、列控系統(tǒng)(C2、C3)等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提升了我國標準國際話語權[10]。
為推廣宣傳中國鐵路標準,為海外鐵路項目做技術支撐,可研究建立鐵路標準國際化信息平臺[11]。該平臺對內是標準國際化相關資料、文件的數據庫,對外可效仿ISO、IEC、UIC等網站,建立中國鐵路標準國際化中英文網站,搭建標準技術交流平臺,系統(tǒng)介紹中國鐵路標準體系框架及主要標準內容,解釋中國標準與國外標準差異性,發(fā)布中國鐵路標準及國際交流動態(tài)信息,宣傳中國鐵路建設運營成就,增進各國對中國鐵路建設及技術標準的理解。一方面為我國企業(yè)參與國際化工作提供了技術支撐和交流平臺,另一方面也為世界了解中國鐵路標準提供了途徑。
積極做好中國鐵路工程建設標準外文版翻譯工作,特別是高鐵相關標準的翻譯工作[12]。標準正式外文版是中方海外工程技術對接的重要依據,可根據海外工程需求,集中先解決一批重點標準的翻譯工作,然后再系統(tǒng)全面地完成系列標準翻譯工作。同時,還應研究有關行業(yè)組織或企業(yè)自行翻譯的標準的認定工作,通過相關權威部門認可,支持企業(yè)在開展海外工程中自行開展標準翻譯工作的積極性。同時還需加強各標準之間翻譯的協(xié)調性和統(tǒng)一性。
雖然中國標準有外文版翻譯,但中國標準和國際標準體系、內容有差異,外方對中國標準體系不了解。編制《中國鐵路標準國際應用指南》等系列技術文件,幫助外方理解和使用中國標準。一是向世界系統(tǒng)介紹中國鐵路完備的標準體系,展現(xiàn)我國鐵路系統(tǒng)齊全、高速鐵路領先的優(yōu)勢,二是向海外工程提供技術支撐,便于中國企業(yè)在國際項目中與外方溝通,三是歸納整理中國鐵路標準的基礎性研究成果資料,編制相應的算例,四是納入我國鐵路標準與國外鐵路標準的兼容互通性研究成果,有助外方理解中國標準,同時便于中國企業(yè)對照使用。
中國鐵路標準國際化的最終目的是推廣中國技術、讓越來越多的海外工程可以使用中國標準。近年來,我國鐵路特別是高速鐵路工程建設成就舉世矚目,我國與世界多國達成合作建設高鐵的意愿,境外承攬鐵路項目涉及5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這為中國鐵路工程建設標準發(fā)揮其適應能力強、高鐵技術突出的優(yōu)點創(chuàng)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13]。
依托海外市場開展標準國際化,一是按照“一帶一路”倡議,依托裝備出口及國際工程項目建設等市場推廣途徑,在境外工程中,依據雙方協(xié)議或合同要求,使用中國標準;二是與標準合作國家開展標準互認,或與合作國家共同制修訂標準;三是在發(fā)展中國家承建項目時,有意識宣傳推廣使用中國鐵路技術標準,組織專業(yè)技術培訓和技術援助,開展相應的標準培訓,例如組織專家講解培訓中國標準特點以及與國際鐵路標準的兼容互通性情況等。
標準國際化人才是實施標準國際化戰(zhàn)略的重要基礎。標準國際化需要一批專業(yè)技術好、外語能力強、通曉國際標準化規(guī)則的復合型人才[14-15]。支持有關單位加大優(yōu)秀人才的選拔培養(yǎng)力度,可選派專業(yè)技術好、外語有基礎的標準化工作人員,到國際標準化組織、國外高等院校、跨國公司等,進行外語、國際標準化、工程技術等方面的培訓??蛇x派標準技術人員前往參與海外鐵路項目,進行崗位鍛煉,在真正的海外工程應用實踐中提高標準國際化的應用水平。采取“請進來”的方式,定期邀請國際標準化組織、知名院校、科研、咨詢機構的專家來給我國鐵路標準技術人員授課,全方位地進行標準國際化等業(yè)務培訓。
同時標準國際化是一項長期工作,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為營造良好的國際標準化人才成長環(huán)境,鐵路企業(yè)需建立健全人才激勵機制,以業(yè)績?yōu)閷?、充分體現(xiàn)人才價值,對承擔關鍵標準編制和擔任重要國際標準化組織職務的人員,給予切實獎勵,以此吸引高水平優(yōu)秀人才投身標準國際化工作。
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隨著我國高鐵建設迅猛推進和高鐵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海外高鐵項目日益增多,中國鐵路工程建設標準國際化工作愈發(fā)重要。本文通過分析鐵路工程建設標準國際化目前所遇到的主要問題,提出提升標準國際化的建議意見,主要實現(xiàn)途徑有建立統(tǒng)一管理體系,深度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爭取國際標準化組織要職,加強中外標準對接互鑒,積極承攬國際標準制修訂,建立國際標準化信息平臺,加快標準外文版翻譯,編寫中外標準兼容性應用指南,海外工程實際使用,加強人才隊伍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