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克拉草
陳一凡小檔案:火鍋、烤肉的最佳擁護者和毀滅者。是個愛音樂、愛繪畫、愛旅游的西瓜味醫(yī)學生。深愛吳庚霖、胡適、S.H.E。喜歡漢服4年,“江湖”朋友稱“安歌公子”。
小草:漢服是怎么入坑的?
陳一凡:我好像從小就喜歡這種風格的衣服。小學那會兒喜歡看古裝劇,然后披著床單或者被子假裝是大袖在床上各種扇來扇去。初一開始特別喜歡歷史,經(jīng)常去圖書館看關于歷史的書籍。當時就很想要古裝,一直到高一才對漢服和古裝有了概念。我想我是漢族人,漢服是漢民族傳統(tǒng)服飾,我應該買一件,然后就偷偷入了第一套漢服,是齊胸襦裙。直到高二的時候,有一個和我玩兒得特別好的男生也超級喜歡歷史和漢服文化,后來他入了圓領袍和道袍,我又入了一件齊胸襦裙,從此就入坑了。
小草:作為一個沒穿過漢服的人,弱弱地問一句:穿漢服出門是什么感覺?
陳一凡:穿齊胸襦裙再配件仙氣十足的大袖衫出門,會感覺自己是全世界最美的小仙女;穿圓領袍出門的話就還蠻隨性的,因為一般我把圓領袍當風衣穿;對襟齊腰襦裙或者坦領這兩款很日常風,就當作我們平常的衣服就好啦!
小草:聽你講這些服裝名字,作為一個外行人士,表示腦闊疼!“安歌公子”這個稱呼又是怎么來的?
陳一凡:“安歌”二字源于李白的詩句,“自由見楚老,歌詠徐安宜。”原本是叫“安歌姑娘”的,但可能我的性格有點兒偏男孩子,一直有個做男孩子的想法,久而久之就變成了安歌公子。
小草:別人對漢服是愛好,你怎么還想到做原創(chuàng)漢服呢?
陳一凡:當時漢服還不是很普及,款式也很少,我從小到大都很喜歡畫畫,我畫了很多所謂的“設計圖”。很多我喜歡的漢服都有我想改進的地方,要么是很喜歡的花紋圖案安排得不太好,要么沒有我合身一點兒的碼數(shù)……所以我從高中開始一直想做原創(chuàng)漢服。
小草:把美術和漢服結合起來,對你來說一定是件很幸福的事吧?
陳一凡:如果有一天能做漢服設計師一定超棒。能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本身就很幸福了,何況我是兩件。
小草:你好像還是個追星女孩?追的還是民國時期的名人?
陳一凡:嗯嗯!我超級超級喜歡胡適先生!
小草:隔著屏幕我都能感受到你的激動,搬好小板凳,洗耳恭聽。
陳一凡:初三那會兒,歷史老師上課講了胡適先生在北大當老師的故事。當時感覺胡適就是我夢想中的老師,長得帥,有氣質,最重要的是不打上課鈴決不進教室,一打下課鈴立刻出教室。我看了很多民國時期的書,也搜索了關于胡適的作品。他是新文化中舊道德的楷模,舊倫理中新思想的師表……的確是大師,一位值得很多人尊敬、學習的大咖!
小草:我們老師也跟我們說了很多胡適先生的事跡。
陳一凡:不怕你笑話,和你講個我以前很逗的事兒。初三那會兒因為超級喜歡胡適先生,而且很巧的是,我的生日和胡適先生只隔一天。我還偷偷給他寫信,一到我生日那天,我就熬到半夜12點,然后用打火機把寫給胡適先生的信燒掉。
小草:我天!你還寫信!可你寫信都會說什么呢?
陳一凡:例如感謝他提倡白話文,改良兩千多年文言文,也感謝他對各個領域的深層研究。也有小表白之類的,說他長得真的好帥……朋友說我沉迷于胡適可能是因為上輩子我是江冬秀(胡適先生的妻子)。那段時間真的還挺瘋狂的,還一直相信他能收到信。
小草:胡適先生也沒想到,若干年后還能收獲你這么一枚小迷妹。
小草:你在前面說過,自己是想做原創(chuàng)漢服設計的,有想過讀服裝設計專業(yè)嗎?
陳一凡:我是個很糾結的人,我覺得有些特別喜歡的東西不一定要讓它成為未來養(yǎng)活自己的工具。歷屆美術老師都覺得我有繪畫天賦,說如果我努力一把,很可能進央美。高一分班的時候,我爸媽和美術老師一直勸我學美術,但是我沒同意,因為喜歡歷史,所以選擇了文科這條路。我有時候就會想,如果當初聽他們的話,會不會現(xiàn)在就是央美的學生了。
小草:會有一點點逆反心理,別人說以后往這方面可以發(fā)展很好,但是偏偏不愿意,想要證明我其他方面也可以做得很好。
陳一凡:感興趣的東西我都愿意去試試,但是我會在其中找出比較強的點發(fā)展下去。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不想生活過于風平浪靜,我希望野一點兒,多去挑戰(zhàn)其他東西。
跟一凡聊天的時候,這姑娘讓我感覺到一股力量,這股力量不只是來源于她在學習上是“別人家的孩子”,更是她對未來的想法。她愿意去接觸很多新鮮的東西——唱歌、配音、表演……她永遠在學習新東西的路上。
一凡跟老師們的相處也確實好到讓人羨慕。這姑娘,是我見過第一個會給老師出試卷的人兒??!我還挺納悶兒,這古靈精怪的題目,是她從哪里學來的?“親其師,才能信其道”,這是一凡一直所堅信的,我想這也就是她為什么能跟老師相處那么愉快的原因吧!
歷史這一科目,我會把必修二、必修三整本書的年份摘抄下來,后面用幾個字或一句話概括這一年發(fā)生過什么。然后根據(jù)經(jīng)濟、政治、思想,整理成三大塊年份事跡表。我個人覺得歷史把大概時代年份捋順差不多就能記得很多知識點了。
還有一個小妙招是:我每一個時代都有比較欣賞的人物,我是那種欣賞一個人物或者東西就想去了解的人,我會在睡覺前躺在床上,把自己想成穿越過去在那個人物旁邊,或者把自己當成那個人物,用他的思想記住一些東西,也就是書本歷史知識點。
比如唐朝,我喜歡唐太宗和李白,我就把自己想成魏征和杜甫,然后以魏征的視角記唐太宗貞觀之治的知識點,用杜甫的視角看盛唐到晚唐的知識點。
這樣子你會發(fā)現(xiàn),那些知識點根本不用特意去背,就能牢牢存在腦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