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瓊 秦牧 李國橋(通訊作者) 羅曉霞 李植源
423000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湖南郴州
新生兒淚囊炎即先天性淚囊炎,為兒童眼科常見疾病,大部分是因為先天性殘膜封閉鼻淚管下端,也有因淚道先天性發(fā)育障礙、鼻部畸形或鼻淚管骨性管腔狹窄,導致淚液排出受阻,造成微生物積聚并繁殖于盲道內,最終導致新生兒淚囊炎。新治療方法主要有淚囊區(qū)按摩法、淚道沖洗法以及淚道探通術,大部分可達到治愈標準,但小部分患兒多次淚道探通均失敗,針對這部分患兒,我院采取鼻內鏡下淚道引流管植入術治療,療效顯著,現(xiàn)將臨床經驗總結如下。
2015年1月-2019年1月收治淚道阻塞患兒15例(18眼),男6例(7眼),女9例(11眼);年齡1~6歲;雙眼患病3例。臨床表現(xiàn)為溢淚,部分患兒合并有眼部膿性分泌物,所有患眼均作過淚囊按摩、淚道沖洗、淚道探通且無效。
手術方法:全麻起效后,在患兒鼻腔內填塞浸有腎上腺素稀釋液棉條,收縮鼻腔黏膜。淚小點擴張器擴張上下淚小點,自下淚小點垂直插入表面均勻涂抹有氧氟沙星眼用凝膠(迪可羅)的7號淚道探針,經淚小管進入淚囊,觸及鼻腔骨壁后輕抵,再以探針頭端為中心,將探針向顳側緩緩轉至垂直位,緩慢向下推進探針,當行至阻塞部位時,適當把控力度,稍加力或旋轉前進,出現(xiàn)落空感后停止,將探針穿過鼻淚管進入鼻腔,鼻內鏡下可直視到探針,說明未形成假道。探針接生理鹽水沖洗管,行淚道沖洗,推注無阻力,提示沖洗通暢,退出淚道探針。分別自上淚小點和下淚小點各植入淚道引流管一端探針,并向下經鼻淚管行至下鼻道,鼻內鏡下自鼻腔通過淚道引流管鉤將引流管探針頂端鉤出鼻腔,并對上、下淚道引流管硅膠管打結,根據患兒具體情況保留適宜長度,剪除多余的引流管及探針,將淚道引流管留置于鼻腔。
術后處理:常規(guī)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典必殊)滴術眼,4 次/d,連用7 d;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噴鼻,2次/d,連續(xù)5 d,減輕鼻腔炎性水腫反應;術后觀察引流管有無脫落,術后3 個月拔管(內眥部位剪斷引流管,鼻內鏡下經鼻腔將引流管抽出),連續(xù)行淚道沖洗1次/d,共3 d,并繼續(xù)滴眼液7 d;隨訪3 個月,觀察溢淚癥狀,淚道沖洗情況,有無沖洗液反流,有無膿性分泌物反流。
效果評價:①治愈:無溢淚,淚道沖洗通暢,無黏液、膿性分泌物。②好轉:偶有溢淚,淚道沖洗有阻力,但通暢。③無效:溢淚無緩解,沖洗淚道不通。
15例(18眼)術后3個月拔管,跟蹤隨訪3 個月;治愈13 例(16 眼),好轉2 例(2眼),無復發(fā),治愈率為86.7%。
新生兒淚囊炎具有一定自愈性,可經過淚囊按摩通,或淚道沖洗多次可通暢,而淚道沖洗失敗者可于患兒6月齡行淚道探通,大部分可獲得良好效果,無須手術治療。但臨床中,我們觀察有小部分患兒在2~3 次淚道探通術后仍失敗,針對該部分患兒最終選擇手術治療。而治療成年人淚道阻塞患者,100多年來均采用了經典的鼻外徑路淚囊鼻腔吻合術,但操作復雜,手術時間長,出血量多,術后易留瘢痕,因此不易被患者接受,更不適宜治療兒童淚道阻塞。近幾年來,隨著鼻內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鼻內鏡下鼻內淚囊鼻腔吻合術治療慢性淚囊炎已有文獻報道,具有不留瘢痕、創(chuàng)傷小、易被患者接受等特點[1]。隨著微創(chuàng)手術、高分子材料的發(fā)展,結合鼻內鏡技術的成熟,鼻內鏡下淚道引流管植入術逐漸在臨床中被推廣,但依舊主要應用于成年人,兒童臨床報道較少,且兒童治療的手術時機存在一定爭議,國內學者多主張5 歲以后,國外文獻報告最小的手術年齡為17 個月,本組病例最小為13 個月,總結臨床經驗我們認為,1 歲以上的兒童淚道阻塞患者可適用。
鼻內鏡下淚道引流管植入術作用機制是利用淚道引流管植入,起到持久性機械支撐,使淚道得到擴張,恢復淚道的排淚功能[2],具有操作簡單、耗時短、術中出血量少、術后恢復快等優(yōu)點,且基本為無創(chuàng),不影響美觀,不影響患兒日常生活,并可重復施行。使用的引流管為硅膠材質,無毒、無刺激性,對組織損傷小,性質穩(wěn)定,具有彈性和韌性高,可對淚道產生持續(xù)擴張作用,具有較好的組織相容性且光滑柔軟,植入后不出現(xiàn)眼外露,利于術后護理,避免兒童牽拉導致淚小點撕裂等[3]?;純簬Ч苄g后3 個月,不會產生不良刺激,而且內眥部的引流管和淚湖中的淚液可以直接接觸,眼瞼和眼球的運動可使引流管輕輕浮動,具有導淚功能[4]。該術式術中并發(fā)癥主要有鼻腔出血,表現(xiàn)在鉤出引流管時易損傷鼻腔黏膜,但熟練操作可避免。另外,該術式是否對不同病因所致兒童淚道阻塞均有手術適應證,還有待臨床進一步的研究探索。
通過本次臨床分析結果證實,對新生兒淚囊炎淚道探通失敗患兒行鼻內鏡下淚道引流管植入術,可以有效疏通阻塞的淚道,縮短患兒治療時間,減少術后并發(fā)癥。
綜上所述,鼻內鏡下淚道引流管植入術治療兒童淚道阻塞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