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華 李若男
【關鍵詞】青年;缺血性腦血管病;危險因素;分析
缺血性腦血管病又稱腦缺血性疾病,是一不同程度的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的總稱。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生活質量越來越高,人們的生活方式、飲食結構發(fā)生了改變,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發(fā)病年齡趨于年輕化,且發(fā)病率在逐年上升。青年缺血性腦血管疾病不僅對家庭生活與工作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同時還給社會與家庭帶來經濟與心理負擔,因此分析青年缺血性腦血管患者危險因素,幫助患者提高治療效果及預防疾病是有意義的。此次研究是根據(jù)我院收治的青年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進行分析其危險因素,現(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在本院辦理住院手續(xù)的青年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60例,男性40例,占比為67%,女性20例,占比為33%,年齡20歲-44歲,平均年齡(32+2.5)歲,60例患者均接受臨床常規(guī)基礎檢查,患者在性別、年齡等基本病例信息結果比較有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采集患者的臨床資料:包括性別、年齡、身高、體重和既往史、個人史,既往史包括頸動脈硬化、糖尿病、高血壓病、高脂血癥、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個人史包括飲酒、吸煙等,血液學檢驗:包括血常規(guī)、血脂、血糖、肝腎功能、凝血功能、血同型半胱氨酸;此外還需檢查的有頭部CT及MRI、雙頸、椎動脈超聲、頭顱DSA或者CTA等。
1.3評價指標通過回歸分析法對患者的臨床資料及對青年缺血性腦血管患者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
1.4統(tǒng)計學分析應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臨床資料分析:60例患者中男性40例,占比為67%,女性20例,占比為33%,年齡20歲-44歲,平均年齡(32+2.5)歲,性別占比差異明顯,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引發(fā)短暫性腦缺血疾病患者有5例,占比為8.3%;引發(fā)腦梗死疾病患者有55例,占比為91.7%。青年缺血性腦血管患者的危險因素分析:60例合并高血壓病52例,占比86.7%,高脂血癥47例,占比78.3%,頸動脈硬化21例,占比35%,糖尿病15例,占比25%,血同型半胱氨酸血癥8例,占比13.3%,飲酒35例,占比58.3%,吸煙33例,占比55%,肝腎功能異常5例,占比8.3%,左右頸動脈瘤各占1例,占比均為1.7%,煙霧病3例,占比5%,冠心病4例,占比6.7%。數(shù)據(jù)結果存在明顯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在醫(yī)學上有很多研究顯示青年缺血性腦血管病是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的一種疾病,它的病因以及危險因素人們都了解,現(xiàn)在很多研究把青年缺血性腦血管病的年紀定在18-44歲之間,發(fā)病率10%-14%。青年缺血性腦血管病的致病危險因素分為不可控制因素與可控制因素,而不可控制因素有種族、年齡、性別以及遺傳因素等。可控制因素就比較多,包括飲酒、吸煙、高血壓病、高脂血癥、和飲食習慣;根據(jù)統(tǒng)計,我國青年缺血性卒中發(fā)病概率逐年上漲,發(fā)病者的年齡越來越年輕化,占所有卒中的5%~10%。該類疾病已經對生活、工作、社會以及家庭產生嚴重影響,5年的死亡率占比1%~7%而高血壓病、血脂異常、吸煙、及卵圓孔未閉都是青年缺血性腦血管病里最常見的致病危險因素。
從本文分析的結果可以看出,男性引發(fā)青年缺血性腦血管病的概率比較高,分析主要是因為男性吸煙、飲酒和高血壓病的概率要比女性高有關,而女性的發(fā)病率較低的原因可能是和女性體內分泌的雌激素水平有關系,雌激素對血管有Sg的保護作用。另外根據(jù)臨床顯示,女性房顫也是引發(fā)青年缺血性腦血管病的重要因素,發(fā)病率是男性的兩倍,所以女性易患房顫,心源性栓塞的比例更高,此病是由于組織細胞的傳導和起搏功能逐漸喪失,導致房顫的發(fā)生率增加。
從本文中還可以看出青年缺血性腦血管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從高到低高血壓病52例,占比86.7%、高脂血癥47例,占比78.3%、飲酒35例,占比58.3%,吸煙33例,占比55%,頸動脈硬化21例,占比35%,糖尿病15例,占比25%,血同型半胱氨酸血癥8例,占比13.3%,其中高血壓可以致使動脈管壁增厚、損傷,對低密度脂蛋白中的介導粥樣硬化形成易感性增加,能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高血脂癥也是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吸煙會讓煙草中的尼古丁刺激血管痙攣;酗酒會讓酒精和代謝產物對血管內皮細胞造成損傷;除此外臨床常見的因素還有失眠、熬夜等危險因素,流行病學研究顯示青年人中15%~35%的人有失眠的癥狀。青年人群的工作和生活壓力較大,自控力差、沉迷電視劇、過度娛樂、互聯(lián)網、喝酒、應酬、夜生活、KTV、情緒抑郁、心理健康等都是造成失眠的主要原因。而且失眠、熬夜在發(fā)病機制中起重要作用,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已經變成青年缺血性卒中最主要的危險因素,不可忽視。經本文分析結果顯示,高血壓病、高脂血癥和飲酒、吸煙是引發(fā)青年缺血性腦血管病發(fā)病的危險因素,數(shù)據(jù)結果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對預防青年缺血性腦血管病存在重要意義。提高對青年人群生活方式的關注,展開健康教育,避免高脂油膩飲食、緩解壓力、加強體育鍛煉、養(yǎng)成良好飲食和作息習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