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廬氏
這也許僅僅是個勵志故事,是一煲“心靈雞湯”,卻特別適合正做著“錦鯉”夢的年輕人——
老師問學(xué)生:“為什么人在冰面上行走容易摔倒?”在學(xué)生們七嘴八舌地回答過后,老師總結(jié)說:“人在冰面上行走之所以容易摔倒,一是因為冰面光滑,缺少阻力;二是因為冰面平坦,缺少坎坷。阻力和坎坷,這些看似有礙于我們前進的因素,卻反過來成就了我們,讓我們的人生之路走得更穩(wěn)健、更順暢、更成功?!?/p>
這故事,用來勸喻和激勵年輕學(xué)子確實非常貼切:人生之路,應(yīng)該勇于面對“阻力”和“坎坷”;太平順了,是很容易摔倒。
的確,人生旅途中,太平順了而摔倒的例子真的是不勝枚舉,也非常的令人扼腕嘆息。對領(lǐng)導(dǎo)干部來說,尤其如此。
有些人確實一直在“冰面上”行走,像那些從校門出來便直接進入“衙門”的青年人來說,人生一開始便走在了光滑、平坦的“冰面上”,只要不是特別平庸或者過分愣頭,再加上如果能夠有上進之心、奮發(fā)之力,在冰面上像冰上運動員似的不斷地前進,確是可以“夢想”的。只要唯謹唯諾地等因奉此,也會在其他冰上運動員旋風(fēng)般飛過之際,慣性地被推動前行。但是,也正因為如此,令他們的心性相對脆弱,遇到一點小阻力,哪怕是一點點的不順心,更不用說遭遇坎坷了,常常便承受不了。頗似契訶夫小說《小公務(wù)員之死》里的庶務(wù)官伊凡·德米特里·切爾維亞科夫那樣——此人在劇院看戲時不小心沖著一位將軍的后背打了個噴嚏,便疑心冒犯了將軍,三番五次向?qū)④姷狼福@反倒真的惹煩了將軍,在遭到了將軍的呵斥后一命嗚呼。聽到領(lǐng)導(dǎo)一句不滿,吃到領(lǐng)導(dǎo)一句批評,便惶惶不可終日,并“聯(lián)想”到仕途會戛然而止,便焦慮了、憂郁了,茶飯不香,生趣全無……
當然,也有因為“太過平順”而滋生驕嬌之心的,認為自己在學(xué)校是天之驕子,在社會上是國之棟梁,便由此滋生“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的心態(tài),不謹慎了,不自律了,乃至利欲熏心了,以權(quán)謀私了,貪贓枉法了,于是,“摔倒”了。前之李真,近之孫政才,都是如此。李真一度被稱為“青年才俊”,年紀輕輕就擔(dān)任“大領(lǐng)導(dǎo)”秘書,35歲當上省國稅局局長,可謂少年得志,前途無量,然而,就是這個“曾經(jīng)看電影《焦裕祿》而淚流滿面”的青年才俊,卻因成了領(lǐng)導(dǎo)身邊紅人而得意忘形、飛揚跋扈、驕奢淫逸、鯨吞虎噬,最后是一命嗚呼。再說孫政才也是一路順風(fēng)順水,平步青云,也正因此,他以“中國最年輕的政治人物”自居,于是乎忘乎所以,政治上野心膨脹,經(jīng)濟上收錢索物,生活上腐化墮落,最后自然也“成了甘于被‘圍獵的”“中國最年輕的政治人物”,并最終成為必須肅清的一股“流毒”。
真是可嘆可憐復(fù)可悲。
不過,行文至此,我還想宕開一層,跳開文首勵志故事的“思路”,作別一番的“演繹”。
那就是,更可悲的還在于,冰是很容易融化的,一旦融化,冰面也就會瞬間坍塌。那時候,冰面上的人就不僅僅是摔倒,而是會整個兒地跌入深淵。所以,企望在“冰面上”飛速前進,“人生中”往往僅僅止于“夢想”,或者直截了當?shù)卣f,是靠不住的。
這是因為冰本身原是最見不得陽光的。所以,不僅僅是走在冰面上容易摔倒,畢竟,摔倒了還能爬起來,可怕的是,冰融化后,會直接淹沒溺亡。
因此,“人生中”,應(yīng)該是,索性不走“冰面”,而走到堅實的道路上。在堅實的道路上行走,雖然不像在冰面上那樣可以有飛一樣的速度,但是,它能夠走得有力、走得踏實;而且,前行中還需要碰到些阻力和坎坷,以磨煉意志、錘煉心智、培育毅力、增加韌勁,更主要的是沒有冰融化而跌落深淵之虞??傊?,雖然可能會經(jīng)歷曲折和崎嶇,但只要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地走,自省自警自律著走,雖慢而能遠,雖艱而能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