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璇
到不了的地方是遠方,回不去的地方是故鄉(xiāng),我們就這樣,一直在路上。
——題記
我的外公,是一個老木匠,村子里的木器家具基本都出自他手,誰家要做木工了,必定先來叫他。外公的手很巧,什么樣的木器都能做,村子里誰家的兒子要成家了,做雕花木床,八仙桌,四門的衣柜,外公都是一把好手。
有一把木椅子,是外公做過的最好的家具,我一直記得 。
這把木椅沒有繁瑣的雕刻紋案,也不是什么名貴的木料,但它打磨得很光滑,線條流暢,沒有一根倒刺。那是八歲那年外公送給我的禮物。
那時候我還小,每每看到人家坐在椅子上搖呀搖,我覺得很是愜意,吵著鬧著,非要外公給我做一把這樣可以搖的木椅。外公平時很忙,只是拗不過我的死纏爛打,終于答應(yīng)給我做一把椅子。
外公就地取材,就在家后面的山上砍來幾根粗大的木頭。外公把木頭浸泡在水中,過了一些時間,再把木頭從水里撈出,然后在太陽底下曬,直到木頭曬干了。就在那年的冬季,農(nóng)忙結(jié)束了,外公開始制作我的木椅。
外公坐在太陽底下,拿著那把陪伴了他將近一輩子的斧頭,開始削木頭、鋸木頭。外公一會兒量一下尺寸,一會兒又拿起斧頭削一陣子,每一根木料經(jīng)過他的手,都成了一件藝術(shù)品。
直到天空中飄來第一朵潔白的雪花,外公終于把木椅做成了。他翻來覆去地瞧著木椅,又自己坐上去,搖一搖,直到滿意的笑容在他臉上溢出。
那天早上,外公把我從被窩中喊醒。他把木椅搬到我的房間,讓我坐上去試一試。我一躺下,木椅就開始上下?lián)u動,我就像是坐在搖籃里一樣,很是舒服。
從此以后,這把木椅就成了我最喜愛的東西。春夏秋冬,我都愛躺在木椅上面,搖呀搖,好像歲月靜好,現(xiàn)世安穩(wěn),日子永遠都會這樣安詳下去。
夏天,我把木椅搬到院子里的香樟樹下。陽光依舊,清風徐來,看著地上斑駁的樹影搖晃,外公則在一旁靜靜地做著他的木工活。我在木椅上,木椅在樹蔭下,樹蔭在燥熱的空氣里,空氣在流動,化作了夏天的風。外公依舊坐在小木凳上,削著木材,木屑被風揚起,在空中旋轉(zhuǎn)飛舞,揚起夏天的喧囂。
冬日,我也愛把木椅搬出來,搬到暖融融的日光里。我就像一只慵懶的小貓,蜷縮在陽光中,蜷縮在木椅上,享受著暖和舒適的陽光。
春去冬來,我漸漸長大,突然間,我發(fā)現(xiàn)那把木椅好像小了,我再也坐不下了。
又過了一段日子,我離開了這個小山村,離開了我的外公,也離開了這把木椅。
我走的那一天,外公拄著拐杖,步履蹣跚地送我到村口,我跟外公說別送了,外公則一再堅持說:“再送一段路吧?!?/p>
幾年后,我再回去看外公外婆,一進門,就看到一把嶄新的木椅靜靜地擺在外公家的客廳里,我看著那木椅,恍若隔世。
外婆說,外公已經(jīng)老得再也拿不起斧頭了,可是這把搖椅,他一直堅持做,做了很久很久,他為此曾經(jīng)好幾次把手削出血來,也不知調(diào)換了多少根木料,用了多少個晚上,才做成今天的這把搖椅。
我聽著,眼淚早已像洪水一樣,沖出我的眼眶,奔流而下……
那天中午,我與外公躺在搖椅上聊著天,看著天上飄動的云兒。清風徐來,揚起堆在角落里的木屑。
兩把木椅,搖呀搖,搖動著我曾經(jīng)的夢……
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qū)龍觀中心學(xué)校
指導(dǎo)教師:盧興治
吉吉工作室
這是一篇用情很深的文章。字里行間都浸透著外公對“我”的付出與疼愛。做了一輩子的木工,外公能想到的,能做到的,就是親手為自己的孫女打造一把舒適的椅子。雖然在外人看來,這只是一把極為普通的椅子,然而,在外公眼里,它所承載的不僅僅是自己的愛,還有“我”快樂的童年,幸福的人生。從冬初到雪落,外公的心血沒有白費,當“我”有了木椅的陪伴,無論冬夏,“我”都能在躺在上面,曬著陽光,享受著舒適的人生與靜好的歲月。只是,當“我”長大再次歸來時,當“我”看到外公為自己打造的新木椅時,“我”才恍然明白:其實,這世上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而這人正是外公。為了這把新木椅,老得已經(jīng)拿不動斧頭的外公不知付出了多少辛勞。外公其實是一直等著、盼著“我”回去,就像兒時那樣,“我”躺在搖椅上搖啊搖,外公則在一旁靜靜地做著他的木工活。外公覺得,有“我”在,于他便是晴天,便是美好人間。
【適用文題】禮物;藏在____里的愛;那一雙手……(鳴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