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寫作不是神來之筆,也非興之所至。它只是表達自我的一種方式而已。它可以學習,也可以練習。
你對這個世界和自己有著怎樣的感悟和體會,它帶著你成長和生命的印記,獨一無二,只屬于你自己,而小荷能做的,是幫你打開一扇門,把你的內心表達出來。
小荷愿意和你一起探討寫作中的困惑和問題。把你的疑惑和作品發(fā)給我,我們共同雕琢:45005078@qq.com(請注明:小荷寫作課)
小荷是個記性不大好的人,我總是會忘掉看過的書——忘掉那些韻律優(yōu)美的句子、驚心動魄的故事情節(jié)、令我落淚的情感……不過神奇的是,若是一篇小說寫得好,我便會一邊閱讀一邊在我的腦海中勾勒出小說中人物的模樣,書讀完了,這個人便在我的心中“活”了。哪怕我會忘了ta曾做過的事、說過的話,卻總不會忘記“ta”。
這樣的體驗就和我們看《西游記》是一樣的吧?現在未必記得某個斬妖除魔的故事,但師徒四人和各路妖魔鬼怪的形象卻深深地印刻在腦海中。
一篇文章歷經歲月最終沉淀下來的,是人物。寫好人物是基本功,也是最難錘煉的功夫。在一篇字數有限的短篇小說中,有人常常會把人物寫得“面目模糊”,比如寫同桌“她有一雙亮閃閃的眼睛,臉蛋兒像紅蘋果一樣,一張櫻桃小嘴笑起來很好看。”這寫的是誰呀?可以是同桌,也可以是后桌,還能是前桌。
這就叫沒有特點,仿佛流水線的復制品。那怎么才能讓人物個性鮮明,“活”起來?小荷有幾個小辦法——
最難的放前面——先有成竹在心中
刻畫一個人物,就好像是把一塊泥巴雕塑成一個人像。在雕刻之前,你要有一個形象在心中——你是想雕刻大衛(wèi),還是雕刻西施?你是想表現大衛(wèi)的健壯還是勇敢?想表達西施的柔弱還是對故土的思念?
這個方法只適用于短篇,因為篇幅所限,人物的“個性”比較單一。這就是所謂的抓住“特點”。下面的幾個寫作的小方法,是如何把“特點”表現出來。
最普通的最神奇——人物描寫
哇——小荷似乎聽到了你們失望的聲音:“還以為有啥大招呢,小學我們就會用描寫了!”
沒錯,小學我們就會描寫了,可是,卻未必能夠描寫得夠勁兒。好的描寫,在短短幾十個字內,就會讓這個人物面目清晰、躍然紙上。
1、他的大嗓門聒噪得不得了,經常給人一種一件大T恤,一條花短褲就能過整個夏天的錯覺。他很喜歡穿人字拖,拖鞋走起路來啪嗒啪嗒地敲在水泥路上,老遠就能聽見。(P14《相逢酩酊醉》)
(大嗓門、花短褲、人字拖敲在水泥路上“啪嗒啪嗒”的聲音,這些細節(jié)描寫勾勒出一個不修邊幅、大而化之的邋遢男孩。讀完這些文字,那個男孩兒仿佛就已經從路的那邊拖拖拉拉地走了過來。)
2、肖楊,我還記得最先認識你是在那個持續(xù)高溫的八月,你的鼻子是班里最好看的,眉骨突出,唯一的不足是下巴上長了根小胡須,還有不高。(P6《致肖楊》)
(這是開篇的一段外貌描寫,我們還不知道肖楊是誰,但他足以讓人印象深刻。鼻子好看、眉骨突出、個子不高,這都沒啥了不起的,要命的是“他的下巴上長了根小胡須”,對于一名中學男生來說,這個特點簡直太“醒目”!分辨度直逼媒婆臉上的大黑痦子!對,小荷要說的就是,你的描寫要能找出ta的與眾不同之處。這個人物和其他人的區(qū)分度越高,你的人物就越能給人留下印象。)
3、安和想養(yǎng)一只貓。一只純白的,安靜溫柔的貓。她無數次地幻想過,在冬天,窗外下著大雪的時候,一只貓趴在她的大腿上,舔舐著爪子,梳理胡須,而她喝著熱熱的奶茶,輕輕拱著貓咪的下巴。只可惜她沒有貓,也沒有雪。(P10《螃蟹在剝我的殼》)
(精彩的描寫會營造出意境之美。這段文字的描寫很有畫面感,透過她描繪的畫面我們能感受到這個叫安和的女孩兒所向往、喜歡的生活,又由此可以想象得出她如這幅畫面一般,閑適、慵懶、文藝而溫暖。)
寫作和生活咋能分家捏——由事及人
在生活里,我們評價一個人的時候,通常是通過他做過的事情。在寫文章的時候也是一樣,對人物的刻畫,最離不開的也是ta做過的事和面對事情時的反應。
1、“我”表白k的紙條被他的同桌念出來之后,k一把奪過紙條,伸手在桌肚里撕了個粉碎,從此以后與“我”形同陌路。
(面對被表白,有的男生會沉默走開;有的會驚訝后不知所措;有的即便不喜歡也會妥帖地不會讓女生太過尷尬……顯然k是個害羞的男孩兒,并且他不喜歡“我”。)
2、我看見鄰居伯伯追著一個男孩子打,手里的藤條粗得嚇人,他看見我,沖我吹口哨。他從我身邊像一陣風似的飄過去了,身上有淡淡的煙草味。(P24《別扭的青春旁觀者》)
(這事兒一般人干不出來:在被老爹追打的時候看見鄰居妹妹,竟忙里偷閑地吹聲口哨,飄走時還留下淡淡的煙草味??梢娺@個鄰居小哥哥實在是“皮”得很。一連串的動作也是這段人物描寫的功臣,人物的出場干凈、利落,性格鮮明。)
3、“我”因為打架被學校通報過無數次,同學們都討厭我,可這是我抵抗不幸生活的唯一出路。我被同學孤立、嘲笑,回到教室后故意強迫同桌伸出左手出丑。同桌痛苦離開,讓“我”開始改變自己。(P42《同桌的你》)
(“我”是一個有點復雜的人物,他有成長的不幸,也有暴力的殘忍,還有幡然醒悟后的新生。)
你說啥樣就啥樣——評價性的語言
還有一種塑造人物的方法,有點簡單粗暴,但也同樣可以個性鮮明——用評價性的語言來“判斷”這個人物。
1、沈然長著一副小說中男主角的樣子,玩世不恭且自帶痞氣,正是這種男主人設說明他真的不是一盞省油的燈。雖然高中沒有同班,但據我了解,眾多女生為他前仆后繼。(P5《愿你被這個世界溫暖相待》)
2、就這樣我記住了這個男孩子,知道他愛穿黑色T恤。后來,我的夢里常常出現他,那個偷偷抽煙,愛壞笑卻有點聰明的男孩子。
(這個實在不用多說什么了……給分的閱讀理解題……)
每一個人物的誕生都是大家共同“禍害”的結果
每一個人物的成功塑造,都是多種方法運用的結果,不信看p47《我好想不說再見,最美時光里的引路人》。
峰哥:嚴厲 強悍 幽默 可愛 孩子氣
峰哥:嚴厲 強悍 幽默 可愛 孩子氣
做過的事:
凌晨五點讓我們到學校上自習。
班級成績墊底,一向強悍的峰哥被校長訓得低頭不語。
沒收我的手機;陪我們跳課間操;畢業(yè)后把手機還給我,還送了我一首詩。
評價的語言:
峰哥并不是永遠都像一個超人那樣,扮演著我們的英雄。也是在那時,我意識到,峰哥并不是無堅不摧的。
峰哥除了會帶領我們跳兔子舞,偶爾他還會向我們鬧孩子脾氣。
描寫:
峰哥瞇著他好看的桃花眼,但嘴角卻沒有什么弧度,冷冰冰地說:“這里,按照要求填寫就可以?!?/p>
峰哥在高一就定下規(guī)矩:“誰的數學成績要是不及格,我不介意每天晚自習的時候坐在你旁邊陪著學習。”說完還邪惡地挑了挑眉。
也是那一次我聽到峰哥用一種開玩笑的口吻責備著大家:“是你們飄了,還是我拿不動刀了?”
小荷說:
即使在寫文之前,你對人物有諸多設想,但最后的成文一定和你最初的設想不同。這就是創(chuàng)作呀,最初是你給了人物以生命,行文過半,你筆下的人物就有了自己的靈魂,ta會帶著你為自己書寫命運。Ta的結局不是你“設定”的,而是ta自己走向命運的終點。列夫·托爾斯泰在寫完《安娜·卡列尼娜》之后大哭一場,他說他阻止不了安娜走向鐵軌。
愿你筆下的人物能擁有自己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