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霞
內蒙古,廣袤而又綿長的中國北部邊疆,橫跨中國東北、華北、西北三大地區(qū),接鄰八個省區(qū),面積118.3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總面積的12.3%。
內蒙古自治區(qū)是中國最早成立的少數(shù)民族自治區(qū)。改革開放40年來,這塊“天似穹廬,籠蓋四野”的美麗土地,依托其智慧的人民和豐富的資源,走過了波瀾壯闊的歷程,創(chuàng)造了極為輝煌的成就。全區(qū)生產總值從1978年的58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1.6萬億元,年均增長11.7%,期間2002到2009年連續(xù)8年增速蟬聯(lián)全國第一,到2010年躋身“萬億元俱樂部”;人均生產總值6.4萬元,排名從1978年的全國第17位躍居到2017年的第9位。
改革開放40年,讓更多人得到了展現(xiàn)自己才華的機會,也獲得了發(fā)展與成就。
《民族畫報》記者巴義爾拍攝的《改革開放40年蒙古族人物影像志》,是40位蒙古族當代杰出人物的肖像志。歌唱家德德瑪,中國男籃球星巴特爾,被授予“國醫(yī)大師”榮譽的著名蒙醫(yī)蘇榮扎布,蒙古語文數(shù)字化的奠基者、內蒙古大學教授確精扎布,著有《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呼倫貝爾大草原》等代表作的作曲家烏蘭托嘎,中央電視臺評論員白巖松,……當我們把這些蒙古族當代杰出人物在改革開放40年間所取得的最重要人生成就依照編年史的方式連綴起來,我們就看到了一部與時代軌跡同步共振、與改革開放歷程密切相關的人物史乃至民族史。
在蒙古族流傳的許多民歌中,女人常常被比喻成清澈的河,蒙古女人所散發(fā)出的大河一樣的寬厚、隱忍、智慧和慈愛,便綿綿不絕,噴涌而出,它給人以安全,給人以溫暖,給人以力量。長期以來,蒙古族女性一直承擔著生產、生活方面的重擔。
德德瑪,著名女中音歌唱家。那渾厚、醇美、松弛中帶有蒙古族風情的女中音歌聲,不僅展現(xiàn)了蒙古族特有的熱情,同時也慰藉了無數(shù)熱愛蒙古族音樂文化人們的心靈。很多人都能如數(shù)家珍般地說出德德瑪在不同演唱時期的重要代表作,如《奶酒獻給毛主席》《圓蹄的棗騮馬》《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藍色的蒙古高原》《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等。德德瑪不僅是蒙古族歌唱家的代表,也是中國聲樂界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出生于內蒙古赤峰的斯琴高娃,是中國家喻戶曉的電影演員,中國電影金雞獎、《大眾電影》百花獎、香港電影金像獎、影評人協(xié)會獎、北京大學生電影節(jié)、芝加哥國際電影節(jié)、英國萬像國際華語電影節(jié)影后。從柔美大氣的玉貞到粗俗潑辣的虎妞;從苦命悲情的香二嫂到幽默詼諧的姨媽;從底層小人物的黨員二楞媽到威居朝堂的女皇武則天;從雍容大氣的大宅門二奶奶到蘭州農村的西北老娘;她亦洋亦土、亦美亦丑、亦俗亦雅。
已故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林,是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的女兒。她是我國第一個生產堆(原子反應堆)材料實驗、第一個核潛艇材料實驗、第一個原子彈引爆材料研究工作的參與者,先后多次獲獎。
……
當今社會,在中國各行各業(yè)都有著杰出蒙古族女性的身影?!案赣H的草原母親的河”,席慕蓉一語驚濤,如果把蒙古族女人比喻成河,那么蒙古族男人毫無疑問是那片流淌著河流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