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今年是《行政復議法》實施20周年。行政復議制度是政府系統(tǒng)自我監(jiān)督糾錯的重要制度平臺,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中擔負著重要職責使命。從新中國成立之初首創(chuàng)“復議”概念開始,到國務院于1990年頒布《行政復議條例》,再到199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出臺和200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的頒布,我國行政復議制度不斷走向完善,為法治政府建設提供了重要保障。
行政復議具有不收費用、門檻較低、快速便捷、實質性化解爭議的獨特優(yōu)勢,是黨和政府取信于民、服務于民的重要橋梁和紐帶。20年來,行政復議制度在法治政府建設方面充分發(fā)揮了積極功能,一方面“刀刃向內”監(jiān)督依法行政,促進法治政府建設。行政復議機關在辦理個案時直接糾正違法或者不當?shù)木唧w行政行為;同時針對共性違法問題,通過行政復議意見書、建議書、約談、通報等手段予以規(guī)范,實現(xiàn)“辦結一案、糾正一片”,從源頭上倒逼依法行政。另一方面,行政復議依法維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行政復議機關依法處理房屋征補、食品藥品、社會保障等重點民生領域的行政爭議,以便捷、高效、低成本的方式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行政復議制度正式運行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對內監(jiān)督政府自身依法行政,促進法治政府建設,對外堅持復議為民,依法維護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以2018年為例,全國各級行政復議機關依法辦理行政復議案件25.7萬件,辦結22.4萬件。辦結的案件中,符合法定受理條件,依法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19.7萬件;不符合法定受理條件,依法作出相應處理的2.7萬件。司法部辦結國務院行政復議案件2536件,其中符合法定受理條件的國務院裁決案件522件。
各級行政復議機關應當準確把握行政復議工作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的職能定位,堅持黨對行政復議工作的絕對領導,認真踐行“復議為民”宗旨,更好發(fā)揮行政復議反映依法行政狀況的“晴雨表”作用,積極發(fā)揮行政復議倒逼依法行政的重要作用,不斷提升行政復議公信力,讓每一個行政復議案件都經(jīng)得起歷史和實踐的檢驗,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行政復議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行政復議制度也需要在實踐中與時俱進,不斷完善。目前,行政復議法修訂已列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guī)劃,司法部將在全面總結現(xiàn)行行政復議法貫徹實施經(jīng)驗的基礎上牽頭起草修訂草案,進一步完善行政復議制度。
本刊本期特推出“慶?!缎姓妥h法》實施20周年主題筆會”,邀請有關部門領導和專家學者撰文暢所欲言,同時也歡迎各界讀者繼續(xù)為修訂《行政復議法》和完善行政復議制度撰稿獻計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