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典景
(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武漢 430040)
企業(yè)進行財務成本管理模式的優(yōu)化,能夠提高企業(yè)在工程項目中投入資金的利用率,提高施工建筑項目的質量,以最大化地保證企業(yè)獲得較高的經濟利益,并促進企業(yè)形成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運行模式。本文概述了工程財務成本管理涵蓋的內容、現狀和優(yōu)化措施,對企業(yè)工程項目財務成本管理的發(fā)展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希望能夠引起企業(yè)領導對工程財務成本管理的高度重視。
工程項目成本可以分為產品成本和勞務成本,產品成本是指對工程項目進行造價評估,并合理安排測算,勞動成本是指在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為勞動力支出的成本,將產品成本和勞務成本合理安排,就能夠實現財務成本管理的目的。按照工程項目成本的經濟用途可以分為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直接成本是項目本身所需的費用,包括材料費用、租賃費用和人工費用等,而企業(yè)為了維持施工項目的正常進行所花費的成本則屬于間接成本的范疇,其主要包括施工工期、建筑質量和安全等項目管理方面的內容。工程項目成本管理需要盡可能地控制直接成本方面的支出,以維護企業(yè)的經濟利益。另外,隨著施工項目的實施,可能會出現一些難以預計的事故或問題,如質量問題、工期延后、安全事故、工程款回收等,這些事故或問題必然會造成一些其他成本的支出,而這些在工程直接成本之外的成本,并不一定隨著工程量的多少發(fā)生或增或減的變化。
工程項目財務成本管理是研究如何更加迅速高效地完成項目的一種手段,迅速和高效是指實現工程成本、質量和工期之間的平衡,以及資源的計劃、組織與控制。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實現企業(yè)的財務成本管理,并不只是為了降低工程項目的使用成本,而是由于施工質量成本和工期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本身具有較大的經濟價值,企業(yè)需要在保證工程質量和工期的前提下,實現資金利用的最大效益。
工程項目財務成本具有動態(tài)性和系統性的管理特點。第一,工程項目財務成本管理模式不是通用的,而是結合各個項目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符合自身特點的成本管理模式,這就是動態(tài)性。第二,工程項目財務成本管理具有系統性的特點,其內容是指企業(yè)在實行財務成本管理時,需要建立完善的財務成本管理體系,從而可以有效提高成功管理的效率和質量。財務成本管理的系統性與動態(tài)性并不互相制約,反而是動性特征在客觀上要求財務成本管理活動的系統過程。實現財務成本管理的系統化,能夠淡化動態(tài)性特征產生的管理費用,充分發(fā)揮成本管理的共性經驗。
目前,我國的項目財務成本管理趨于越來越好的發(fā)展趨勢,但仍然存在許多待解決的問題。比如,我國財務成本管理仍然處于粗放式經營的模式,并且部分企業(yè)的工作人員在進行財務成本管理時存在懈怠心理,致使財務成本管理工作未能發(fā)揮出最大效益,財務成本管理有明顯的滯后性,難以反映企業(yè)的實際資金運營情況。與此同時,雖然工程財務成本管理的發(fā)展隨著行業(yè)的進步,廣泛受到了企業(yè)領導者的重視,由于各地區(qū)規(guī)定不一樣,部分業(yè)主單位不允許項目資金回流,因此,仍然存在工程資金管理分散的現象,使得企業(yè)難以集中管理和調配流動資金,仍然難以解決企業(yè)的資金分流、管理分散的問題[1]。另外,要想從企業(yè)財務成本管理的特點中實現企業(yè)管理利益最大化,必須實現財務成本的精細化管理。若是無法實現企業(yè)項目資金的精細化管理,也就無法實現項目核算以及收支控制的精細化。
企業(yè)工程質量成本就是以維護建筑質量為前提的成本。眾所周知,建筑質量在施工過程中,是受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施工材料的質量、建筑設計質量以及施工管理人員的水平等因素影響的。企業(yè)加強工程質量方面的管理,就能夠減少一些施工質量問題而造成的資金損失,如停工、返工、工程索賠等。施工建筑的質量和成本是分不開的,加強施工質量的管理必然會造成施工成本的變化,但是,這種變化是有必要的,是維護企業(yè)形象和利益的基礎。因此,不能為了節(jié)約成本而不顧施工質量,也不能為了施工質量不惜一切成本,找到兩者之間的平衡點,才能迎來工程質量和企業(yè)利益的雙贏局面。長期以來,多數企業(yè)未能充分重視和研究工程質量和財務成本之間的關系,沒能將工程質量和成本實現最優(yōu)發(fā)展,致使企業(yè)為了維護工程質量,大幅度地付出了質量成本,造成企業(yè)沒有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工程項目都是有一定施工周期的,只有在約定的施工周期內完成項目,才能有效提高企業(yè)的綜合競爭力,保證企業(yè)以較好的形象立于市場的頂端。為了保證在工期內完成施工,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在這方面花費的資金稱為工期成本?,F如今,部分企業(yè)對工期成本的重視不足,常常出現為了保證工期而造成項目成本額外增加的現象。
企業(yè)財務管理人員的素質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企業(yè)的經營情況,又由于施工企業(yè)的人員流動性強,導致許多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yè)素質不高或者實踐經驗較為匱乏,致使難以更好地實現對財務成本的事前、事中以及事后控制,從而直接影響企業(yè)財務成本管理水平和效率。
正確看待工程工期和財務成本之間的關系,是工程項目成本控制的主要目標。工期成本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項目工程為了保證工期而造成的成本費用;第二,項目工程延期而造成的場地和設備的租賃費、人力成本費用以及施工現場生活產生的相應的水電費、伙食費、辦公費等費用[2];第三,因為工期拖延而導致的業(yè)主索賠成本。工期拖延的原因很有可能是由于自然環(huán)境引起的,也有可能是施工過程中的內部因素造成。一方面,由于氣候等原因造成的工期延誤不會對企業(yè)的投資成本造成太大的影響,因此,簽訂的合同也不會對此種類型的工期延誤給予過高的賠償。另一方面,工程項目在施工過程中由于窩工、停工等內部原因而導致的工期延遲,其損失的工期成本會隨著時間的增長和管理人員處理經驗的豐富程度而逐漸減小。在這個過程中,綜合考慮施工工期成本的各個因素,可以找到一個施工工期造成的財務成本最低的理想點。
在施工過程中,材料成本約占整體施工成本的60%以上,因此,工程項目在財務成本管理過程中,加強對材料費用的管理和控制最為關鍵。材料費用管理方面,首先,需要相關材料管理部門加強材料在采購、運輸以及進出場方面的管理,在選購材料時,注重選取技術新、質量好的材料,最好從長期合作的廠商處購買材料,并遵循物美價廉的原則,優(yōu)先選取材料廠房離施工場地近的材料,從而減少不必要的損耗。其次,管理人員需要注重施工現場待使用材料的合理堆置,并通過對材料使用情況的預估進行定期盤點,實行材料核銷制度,靈活掌握施工現場材料消耗和工程進度的情況,合理組織材料的入場批次,從而減少二次搬運的費用。最后,嚴格制定科學合理的施工進度計劃和材料使用計劃,避免出現停工待料的情況,另外,施工現場的周轉材料需要及時進行回收,并且在使用完畢后及時退場,做好入庫整理,從而促進材料的周轉使用效率,并能夠有效減少租賃費用,從而降低財務成本,實現企業(yè)利益最大化[3]。
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的各項經濟活動都需要簽訂合同,從而保障施工雙方的權益。若是合同的條款制定不嚴謹,很可能會讓合同另一方發(fā)現法律漏洞,從而造成自身的經濟損失,因此,需要加強工程項目的合同管理,必須嚴密謹慎地制定合同的每一項條款,以維護自身的法律權益和經濟利益。項目施工過程中簽訂的合同包括分包合同、勞動合同、委托合同、技術服務合同以及租賃合同等多種類型,在確定合同條款的制定過程中,需要由施工企業(yè)的工程部門、技術部門、財務部門等共同協商,才能最終實現合同定稿,從而保證合同各項條款的嚴密性與周全性。另外,財務人員還應當注意,當需要進行合同內容變更時,需要嚴格保證合同變更的期限不超過合同本身的簽訂周期,并確保合同內容變更是根據施工原有合同的部分內容進行的變更。除此之外,施工合同完成變更之后,財務管理人員還要注意在第一時間將合同嚴格保管并記錄在案。
工程項目的財務管理在企業(yè)管理中的地位不可動搖,其對于企業(yè)市場競爭力的提高具有很大的作用。因此,企業(yè)高層領導人必須重視在公司上下推廣財務成本管理,加強全體員工對財務成本管理的認識,從而提高企業(yè)財務管理的效率,促進企業(yè)經濟利益最大化。另外,企業(yè)的財務成本管理與控制需要結合工程實際,不能套用模式,從而更好地促進財務成本管理的發(fā)展,希望我國企業(yè)施工建設的發(fā)展會越來越好。